不傳謠,不信謠,《王者榮耀》謠言告破

從五月開始炒得沸沸揚揚的"《王者榮耀》負優化"事件,終於在近期,以原博主向騰訊道歉並賠償10萬元損失費的形式落下了帷幕。從最開始的大V發聲,到粉絲傳播、事態升級,再到騰訊官方回應、造謠者刪微博致歉,歷時近四個月。而直至現在,一度被"帶歪"的輿論卻依舊餘波未平。有人說這是騰訊樹大招風所引來的必然爭議,但實際上這不過又是當今互聯網造謠成本低廉的一個具體體現罷了。

負優化謠言始末:何起何終?

我們先來簡單還原一下事件的時間線。

5月2日晚,一位名叫"小白MTX"的紅V發微博聲稱《王者榮耀》會針對各個廠商的機型收取"優化保護費",隨後又在3號和7號轉發原博,繼續發表不當言論,稱"保護費八位數起"、"《王者榮耀》會根據交沒交保護費提供三個版本"。一時間,關於此事的議論甚囂塵上。隨後,騰訊遊戲官方微博在5月7日迅速發佈回應聲明,否認"收取保護費"的說法,並闡明技術細節進行闢謠。同時,騰訊向造謠者發起訴訟。最終,博主"小白MTX" 刪除了造謠的相關微博,主動向騰訊提出和解且賠償10萬元,並於8月27日正式發佈關於造謠事件的道歉聲明。

不傳謠,不信謠,《王者榮耀》謠言告破

謠言的背後:技術優化並非易事

在真相面前,謠言是經不起推敲的。而事實也證明了,《王者榮耀》"收保護費"、"負優化"的可能性皆為零。

騰訊早已嚴正聲明,《王者榮耀》及騰訊遊戲從未與任何手機廠商在技術層面進行付費合作,更不存在"鉅額保護費"一說。站在騰訊的角度來講,"不交費就不優化"將直接使該類手機使用者的遊戲體驗變差,進一步影響遊戲的運營情況和產品口碑。用戶才是遊戲的生命來源,"保護費"的做法可謂是本末倒置,不符合商業邏輯。站在手機廠商的角度來講,"保護費"是一筆沉重負擔,在與遊戲廠商的平等合作關係中,不可能有手機廠商願意接受這樣的"霸王條款"。

而關於"負優化"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騰訊也明確說過自己不存在任何對手機終端"負優化"的操作。據瞭解,目前《王者榮耀》對遊戲體驗的優化是通過安卓"多核多線程技術"來實現的,即利用智能安卓手機CPU多核架構的特性,將負載繁重的任務分攤到各個核心上,達到並行計算,以提升幀率和穩定性。

一般情況下,在運行遊戲時,手機工作線程被系統調度到大核,就可以讓遊戲運行更加流暢和高效;但如果系統把遊戲的重要線程調度到小核,就會出現多任務和手機系統搶佔資源的情況,從而使遊戲出現掉幀或不穩定的現象。

直白點說,就是高幀率模式可以讓你的手機高效集中運行,而多線程優化正是在高幀率的基礎上讓遊戲體驗更加流暢。但多線程技術的效率和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手機系統對《王者榮耀》主要線程的硬件資源分配和調度。

目前,市場上各個安卓機型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從硬件配置到系統版本均有不小差異。綜合而言,要對這麼多有差異化的機型都實現多線程優化絕非易事:每一個機型都需要經過多次、長期、針對性的技術和聯調測試,成功後才能最終開放優化,而非一蹴而就。可以看出來,騰訊光是為了適配、優化這些機型就已經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了,遑論單獨把某個不交保護費的廠商拎出來大刀闊斧"負優化"一番呢?

事實上,《王者榮耀》採用了一種對用戶更為友好的辦法:優化好一款機型就放出一款,在最可能的限度上提供最優質的用戶體驗。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為止,《王者榮耀》多線程技術優化已經覆蓋了市面上的絕大多數機型,是毫無疑問的業內第一。

不傳謠,不信謠,《王者榮耀》謠言告破

國民遊戲的擔當

其實,無論是在"謠言事件"發生之前還是之後,騰訊的研發團隊都一直在努力優化《王者榮耀》,除了開放更多適配機型、修復卡頓等問題之外,還有小到IOS鍵盤輸入優化、大到美術優化等等,只為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而作為一款半年流水過百億,僅海外版便有1300萬日活,從2016年開始便佔據移動遊戲收入榜半壁江山至今的"國民遊戲",《王者榮耀》還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開設《王者歷史課》,借遊戲講歷史,做文化普及;面對未成年人沉迷,不僅加入了成長守護平臺,更是專門組建了多達200人的"主動客服"團隊,以電話的形式去探尋那些借用大人賬號來繞開防沉迷限制的孩子們;去年還發起了長城修繕活動,認捐了1000米長城的修葺費用……

不傳謠,不信謠,《王者榮耀》謠言告破

這些事情,論及其社會影響,無疑是正面的,是代表著整個遊戲界對外散發出的積極信號,可謂雙贏。

騰訊的"原罪"

可惜,很多人看不到那些正面信息。在網上的各種輿論中,騰訊是有"原罪"的,"黑騰訊"一度是互聯網的"政治正確"。對騰訊的類似捕風捉影但核心邏輯經不起推敲的謠言,近年來一直不絕於耳,TGP當年只是更名為WeGame卻能立馬被網友帶到不正當競爭上去,《堡壘之夜》被引進後因為審批、內部測試和本地化的空檔期等問題沒及時上線也一度被惡意傳成為了保護競品而被雪藏,直到遊戲正式開放測試後,謠言才不攻自破。再到這次《王者榮耀》的"保護費"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哪怕是騰訊已經發出了合情合理的公告,網友們都更願意相信網上那些無憑無據的"我聽說",沒闢謠就是確有其事,闢謠了就是被公關了,"多數人暴政"在與騰訊相關的帶節奏事件上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在部分網民心目中,彷彿騰訊只要失敗了一寸,國內的遊戲界乃至整個IT界就會好上一丈。

可現在遊戲界的環境如何,大家心裡自然是有數的。騰訊到底做了什麼努力,玩家與業界也都看在眼裡。

從最早期支持國產獨立遊戲的"翼計劃",到努力引進國外精品單機遊戲與3A大作、讓WeGame出海、與SE達成戰略合作,再加上最近《王者榮耀》推出的"最嚴防沉迷"措施,哪怕這些在本質上都是商業行為,可它們確實在為騰訊逐漸地掙回了一些口碑,也的確會給將來的遊戲界帶來益處。

不傳謠,不信謠,《王者榮耀》謠言告破

如今,玩家和業界對騰訊的口碑評價已經在慢慢逆轉了,理性看待的聲音正在重新成為主流。因為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在當下的環境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騰訊為改善大環境作出的努力,也可能會讓整個中國遊戲行業都成為受益者。

在目前的外部重壓下,如果說還能有公司願意且有能力為國內遊戲界搏來些許希冀和改變,騰訊必然是其中之一。而若要真正度過這段艱難期,顯然也不是僅靠騰訊一家的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的是整個行業的齊心協力,包括所謂的"業內人士"、"行業大V"和普通玩家。

回過頭來看這次的"小白MTX"造謠事件,可以得出的深刻教訓是,輕信他人、隨意發表不當言論不僅會擾亂遊戲界的輿論環境、讓被造謠者名譽受損,更會傷害到自身的利益。而身為玩家的我們,也應該理智、寬容一些,凡事要經過求證後形成自己的判斷,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中國的遊戲環境變得更美好,少些虛假謠傳和惡意謾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