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专家彭森:智慧城市建设中要注意三大关键问题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雪)近日,在第九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2018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创新峰会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做了精彩的致辞。

经济体制改革专家彭森:智慧城市建设中要注意三大关键问题

在致辞中,彭森分享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也对今后智慧城市的建设给出了中肯具体的建议。

当前,我国各地正在掀起一个建设智慧城市的新潮。据统计,全国100%以上的副省级以上的城市,超过75%的地级城市和超过30%以上的县级城市都已经明确提出或者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而在城市转型发展过中,智能科技手段显得尤为重要,数字经济方式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改善生态质量环境。

彭森特别指出,天津在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已连续两年成功举行了世界智能大会,将智能科技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打造天津智港,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视角的城市战略。

因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智能科技正在和继续改变城市的发展的模式和服务方式,网格化的智能管理和环境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指挥系统都是城市治理智能化的典型体现。

同时,智能科技也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在天津智能工厂已经遍布146个行业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天津有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发展智能科技。可见,天津在智能技术落地和智慧城市建设上领先的不止一点。

此外,彭森发表了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看法和见解,并给出了以下三点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具体来看,这三点分别是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在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方面,应注意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世界城市发展的共性规律,也要尊重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的个性。既要通过户籍、土地、行政管理、规划、投融资等领域的机制改变来释放城市化的红利,也要通过智能科技和智慧化手段让改革的方式更直接,操作更简便、效果更明显,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今年5月,天津发布了“海河英才计划”,让城市的建设者成为城市真正的一分子,这就是一种机制性的改革。

在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学校、智慧医疗、智慧电力、智慧工厂等等。要从总体出发,协同推进城市的智慧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发挥服务引领的作用,尤其做好数据的宏观统筹。智慧服务、智慧应用,数据是基础,要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更好地利用智能手段、智慧手段,为全体城市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特别要促进有利于社保、医疗、健康、教育、养老以及与衣食住行民生领域有关的智能化资源的高效配置。

三是要务实推进国际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科技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非常重视运用智慧方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在生态环保、城市治理、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双方企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推进可持续城市化的合作。我们要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实现高水平的国际经贸产业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的方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