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入關,爲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領大軍攻入紫禁城,當時滿人大軍十萬人但卻讓明朝百萬士兵投降,上千將領歸順,致使末代皇帝朱由檢愧對列祖列宗,選擇了上吊自殺,明朝也宣告滅亡,隨後順治帝率領清軍進入京城,清朝開始正式統一全國。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滿族人都是留著大辮子的。因為滿族人生活在山中草野間,平時吃的主要就是靠抓魚以及狩獵,因此將頭髮前部剃光後面打成辮子,在樹林中狩獵時樹藤枝蔓不會刮到頭髮,拉弓瞄準獵物時,也不會因為頭髮掉下來而遮擋視線。頭髮盤起來白天辦事不僅很方便,晚上還能當做枕頭枕著。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而且這點和他們信奉的教也有關係,他們信奉薩滿教,薩滿教認為頭髮在頭部的最上面,是人離上天最近的東西,人的靈魂就在人的頭部,所以這個部位非常重要。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因此,滿人統治中國後,為了讓漢人徹底歸順,就強制性的讓漢人剃成和滿人一樣的髮型,並且服裝也要和滿人一樣,如若不從就殺掉。最後經過數十年的推行,漢服徹底離開了人們的視線,滿族的服裝與髮飾在皇權下就這麼被推廣開來。

從上述兩點可以看出,滿人很注重文化的傳播,但是為什麼就沒有在語言文字上對漢人進行同化呢?如果都說滿族語言寫滿族文字,那麼影響就不只是清朝了,那麼以後將不會有漢人,漢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會被後代所遺忘。之所以沒這樣做,我分析有三點原因: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第一點、漢族的文化延續了幾千年,它承載的歷史底蘊遠不是滿族文化可以比擬的,滿族文字起步非常晚,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因此它不具備動搖漢族文化的能力。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第二點、古代人家庭貧困,吃飯都費勁更別說讀書識字了,因此想讓這些人都去學滿族文化根本就實現不了,也是非常不現實的。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第三點、清朝很多皇帝本身對於漢族文化就非常的感興趣並且也樂於學習,因此他們也不會下令去毀掉自己喜歡的事物了,反而漢族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傳播。

清軍入關,為什麼在頭髮和服飾上進行同化,唯獨滿語不強迫學習?

因為各種原因,漢族不僅沒有滿化反而滿族被漢化了,皇帝由於接受漢族文化越來越多,致使在康熙的時候,滿朝文武基本都說漢語了,而且乾隆還曾為自己的皇子不會說滿語大為惱火過。長久以往,清朝後來的皇帝都不見得會說地道的滿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