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人每天都在吃的“毒品”,联合国都没法禁止

咖特树原产于埃塞俄比亚的山区,传入也门约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莫桑比克等国均有咖特的种植与消费。古代的阿拉伯人曾用咖特叶作为酒类的代用品,所以咖特又被称为阿拉伯茶。

咖特含有一些阿拉伯茶碱,具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咖特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每100克咖特中含有324毫克维生素C。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证实,咖特会引起一些人身体方面的疾病:胃炎、口胶炎、食管炎、牙周疾病、食欲减退和失眠等,而且还会加重营养不良。而咖特中的丹宁酸则会产生肝毒素。

不过,咖特也有它积极的一面:能够减轻疲劳、令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精神乐观、增进沟通能力、提高想像力、让人妙思泉涌,而且会令人格外自信。

也门着名作家阿布杜勒·卡里姆·拉兹希曾说过:“咖特是我们的鸦片,是统治我们的绿色教长,是我们社会活动的中心,是一切的关键,你无法解释它能解释一切。”就像西方国家到处有酒馆一样,也门也到处都有咖特馆。

也门人每天都在吃的“毒品”,联合国都没法禁止

咖特(学名:Catha edulis)为卫矛科巧茶属的植物,又名阿拉伯茶(Arabian tea)、巧茶、也门茶、埃塞俄比亚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东非罂粟,或音译作恰特草(chat)、卡塔叶(khat/qat)、卡特草、叶霜红,东非常青灌木,叶子味苦涩,久嚼略带甘甜。

叶含兴奋物质卡西酮,可嚼碎食用,用叶可制茶或酿酒。分布在热带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中国西双版纳有人工引种栽培。

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II类软性毒品。很多国家已将其列为兴奋剂或受管制药物,严禁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从2013年开始,国家已经将其列入毒品的严打范围之内。

该物种由瑞典探险家、东方学家、生物学家彼得·福斯科尔(Peter Forsskål)于1775年命名。

也门人每天都在吃的“毒品”,联合国都没法禁止

摩加迪沙人将其捆成束用以在长长的夜晚招待的客人,饮茶、谈话和咀嚼。

据估计,全球有一千万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阿拉伯茶在。,它主要是在非洲之角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种植,那里的阿拉伯茶咀嚼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习俗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也门咀嚼的传统只涉及男性;女性咀嚼阿拉伯茶不那么正式,不那么频繁。研究人员估计约70–80% 16岁--50岁之间的也门人,至少有时咀嚼咖特。也门人估计每天花费1.46千万小时咀嚼咖特。研究人员还估计,这花费占他们收入的17%。

也门人每天都在吃的“毒品”,联合国都没法禁止

现在在也门,咖特被认为能减轻感冒、发烧和头痛等症状,并且能消除抑郁。它似乎能提供身体能量和耐力,增强精神和意志力。"咖特振奋了精神"是一句俗谚,在今天,估计有超过90%的也门男子常嚼咖特,在那些可合法使用咖特的周边国家,它也同样受欢迎。它早已与该地区的文化深深缠绕在一起。

咖特的咀嚼一般始于午餐之后,不论是在家、在办公室,还是在公交车上,每个人都带着他自己的那份。在商店里它也等着被售卖,就像伦敦或纽约街头售卖的三明治一样。咀嚼咖特是一种生活方式,分享咖特是种令人愉快的公共活动,使它成为所有社交场合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