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人才強國的時代跫音

歷史又翻過了快速發展的一頁。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在創新驅動發展的今天,人才被賦予了最重要的歷史使命。

“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加強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提供人才保證……”2010年發佈的“十二五”規劃傳遞出殷殷期待。

回首“十二五”,我國人才強國戰略蹄疾步穩,人才事業發展步伐鏗鏘有力,活力迸發、成果斐然。我國人才工作步入了新時代。

改革創新步伐堅定——頂層設計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在改革的浪潮中,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頒佈《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這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也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我國人才工作的行動綱領。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推動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包括創新人才培養開發機制、人才評價發現機制、人才選拔任用機制、人才流動配置機制、人才激勵機制。

2010年5月25日,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有利於科學發展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堅持推進改革創新,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健全人才工作機制,從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學、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機制。

從黨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開始,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繼續深化這一理念。2015年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黨和國家有關人才工作的政策方針和綱領機制為我國人才工作指明瞭方向。

“十二五”時期,人社部抓住有利契機,大力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改革也得到進一步深化。

加強高技能人才建設。2011年,中組部、人社部制定頒發了我國第一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隨後,《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關於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評選表彰管理辦法》、《關於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關於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繼發佈,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2011年,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正式啟動。2015年,人社部出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這是第一部以部令形式頒佈的面向全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規章。

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其中,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已在全國109個地級市開展了擴大試點,2015年下發了《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並在全國全面推開。

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持續深化。自2014年以來,國務院已經分4批取消了211項政府相關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認可認定事項。2015年11月,人社部決定廢止《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對沒有法律依據的准入類職業,社會組織和用人單位不得實行就業准入。

改革完善博士後制度。為推動博士後事業科學發展,人社部和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博士後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5年,在博士後制度建立30週年之際,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博士後制度的意見》,創新改革設站和招收方式。

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建設也如火如荼。“十二五”期間,全國大部分省區市都已經開展了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這正成為激發我國人才機制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的新生力量。

創新沒有終點,制度改革一直在路上。

完善人才服務體系——闢通道搭平臺匯英才

政策的實施、制度的完善離不開優質的服務。

2011年,《關於支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意見》、《關於加強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相繼出臺,為廣大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業或為國服務搭建了一個日臻完善的服務平臺。

2012年,人社部等有關部門聯合出臺《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和《關於為外籍高層次人才來華提供簽證及居留便利有關問題的通知》,為引進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了簽證及居留便利。

自從2008年底啟動以來,“千人計劃”穩步推進,繼續實施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留學人員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等,每年投入4000多萬元,對高層次留學人才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給予重點資助;深入實施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每年支持40項左右,吸引上千人次各類海外人才回國(來華)服務,10000多項人才技術合作項目參與對接。2015年,又有1028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回國(來華)工作。截至2015年底,“千人計劃”已分11批引進5208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2013年,“萬人計劃”第一批入選名單正式發佈。作為與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並行的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萬人計劃”定位於國內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支持,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遴選支持1萬名左右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和高等教育領域的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萬人計劃”首批共遴選產生820人。

此外,“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服務窗口的相關政策、專家聯繫服務制度不斷完善,形成了以“一園、兩站、兩基地”為主體的服務平臺框架,且規模不斷擴大。

截至目前,全國共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011個、科研工作站3405個,比“十一五”期末分別增加865個和1247個。全國已建成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305個,其中省部共建創業園46家(“十二五”期間新建8家),入園企業總數2.2萬家。2014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3400億元,6.3萬名留學人才在園創業。此外,我國設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100個,首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20個。

統籌各類人才隊伍——提質增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聚,則事業興。

2010年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曾提出,要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大力開發、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的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抓緊培養造就一批覆合型、高層次、通曉國際規則的適應對外開放的人才。

這成為“十二五”期間的重要指引。5年間,人社部和相關部門積極統籌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以項目推動,協調推進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員等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有效地服務於人才強國戰略。5年間,我國在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提交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

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跨越。2011年,根據人社部與財政部制定下發的《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確定實施技師培訓項目、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等3個項目。“十二五”期間,這3個項目都得到了有效推進。其中,截至2015年年底,國家已重點支持40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建成500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在2015年8月落幕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代表團取得了5金、6銀、4銅和11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這是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的縮影。

對於高層次人才隊伍來說,“十二五”時期收穫頗豐。2012年和2014年共選拔970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選;2013年和2014年共選拔810多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落實特殊支持政策。萬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自2011年啟動,已累計組織超過2.6萬名專家深入基層開展服務活動近1.6萬場次,簽訂合作協議4550多項,培訓基層專業技術人才33.2萬餘人,惠及基層群眾210多萬人。2015年組織實施西部和東北地區高層次人才援助計劃,遴選31個示範項目,支持引導高層次人才投身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

青年人才不斷湧現。“十二五”期間博士後規模穩步擴大,累計招收13萬多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5萬人;啟動實施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香江學者計劃、中德博士後交流計劃等,擴大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規模,每年引進派出博士後國際交流人員達到400多人,每年參與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人員達到3000多人次。“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博士後事業達到40.1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加22.8億元。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也在進一步強化。2011年啟動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後,截至目前,人社部已累計培訓6.5萬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累計開展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項目和崗位培訓項目培訓546.6萬人次。

針對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的特培工作穩步實施,2011年至今已為新疆選拔培養2000名少數民族科技骨幹,開展15期專家服務團活動;為西藏選拔培養600名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開展5期專家服務團活動。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中國夢的締造者。人才強國,足音鏗鏘,漸行漸近。(黃曉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