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拱星墩的由來

  • 現在人們把蘭州市五里鋪以東地方叫拱星墩,其實它原來的地名叫“空心墩”。據說,早在1862年,在現拱星墩前街與后街之間築有一個大土墩,用來作為防禦工事。遇事鳴鑼報警,人們聚集墩上。因這個墩緊靠黃河,為了取水,就在土墩的中間挖了一條通黃河取水的暗道。後來,人們便把這個地方叫“空心墩”,當時“空心墩”還有大、小之分,大“空心墩”是指拱星墩前街地段,北臨黃河,南靠皋蘭山尾。這裡有一塊碑,上刻勢凌龍尾。小“空心墩”,又叫天邊月牙墩,是指現在氣象局一帶。1916年,甘肅督軍張廣建將土墩進行了修整,認為“空心墩”這個地名不好聽,就改為拱星墩,並在墩上寫了拱星來朝四個字。拱星墩這個地名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蘭州拱星墩的由來

    蘭州拱星墩的由來

    蘭州拱星墩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