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父母的控制行為體現在與孩子互動時的各種細節中,小花特別諮詢了知子花專業心理諮詢師杜麗娟老師,為大家總結了下面這六條,也許在你從沒意識到過這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1. 總說別人家的孩子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有一次我去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問到他們的壓力來源,有一個孩子說他的壓力是“別人家的孩子”,頓時全班都沸騰了,爭先恐後地附和,表達他們被“別人家的孩子”深深地傷害著。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要做的是用心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特點,幫他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家孩子”的複製品。

同時,父母也要接受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頂尖人物,但這並不能否定孩子的一生,他仍然可以過得快樂幸福。

在親子相處中,要擺正對孩子的期待,最好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他對自己人生的期待是什麼,父母要做的就是傾聽、引導、陪伴和尊重。

2. 敷衍地對待孩子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嗯、啊、這樣呀、好了 我知道了”,類似的親子對話你熟悉嗎?

如果你經常這樣與孩子“溝通”,你會發現,慢慢的,孩子不願意再和你講話了,轉而也開始用“嗯、啊、知道了”之類的來敷衍你。

溝通是打開心門的鑰匙,一旦我們丟掉這把鑰匙,我們和孩子的心就被隔開了,所以當孩子和我們講述他的喜怒哀樂和日常小事的時候,請認真傾聽、用心回應,這是他們在尋求與我們建立溝通的渠道。

3. 在孩子面前抱怨甚至詆譭自己的配偶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動不動就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他爸多麼的不顧家、孩子他媽多麼的不體貼,只能讓孩子內心對於父母越來越不確定、無法信任,進而就沒辦法放心去愛了。

要知道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愛,在這樣愛的氛圍中,孩子能獲得安全感、對愛的感知和確認。

夫妻之間有問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更不要拉攏孩子在家裡建立一個小的陣營去對抗另外的家庭成員。

父母要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彼此相愛讓孩子知道如何愛與被愛;有問題以成人的方式溝通解決,讓孩子學會如何從容有效地處理他遇到的問題;夫妻之間彼此欣賞,讓孩子學會如何智慧地與身邊的人相處;經常和孩子談論配偶身上優秀的品質,讓孩子內心因著家的滋養而變得豐盈、平和、大氣、勇敢。

4. 對孩子言而無信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很多父母為了達到一時的目的隨口給孩子許諾,但自己並沒有當真,孩子找你兌現承諾的時候,不僅會遭到拒絕,甚至會遭到批評說教。

比如,父母為了督促孩子學習,會承諾孩子“如果你考好了,我就給你買XXX,帶你去XXX玩”,孩子拼死拼活的把成績提高了,開開心心地回來和你兌現承諾,你卻說“就提高這麼點就值得這麼高興?你看那誰誰家的孩子,這次是不是比你考得還好?你不能驕傲呀,而且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能為了禮物學習……”或者磨不過孩子,但是買的東西去的地方和時間方式等卻不是當初承諾的。

你以為這是很正常的教育溝通,但你會發現,孩子慢慢的不再信任你,甚至學會了對你、對別人撒謊,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後果。

曾子不欺子的故事我們都在語文課本上學過,希望我們把承諾當真,即使這承諾是給孩子的、你覺得無關原則甚至無關痛癢的,當然,父母在給孩子許諾的時候也一定要慎重。

5. 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有些父母覺得為了維護家庭的和諧、保證孩子不長歪了,需要既嚴厲又慈愛的管教,所以父母分工明確,一個負責唱白臉一個負責唱紅臉,這是對“既嚴厲又慈愛的管教”的誤解。

這隻會幫孩子慢慢學會投機取巧,利用父母的紅白臉。比如成績考砸了、闖禍了,就去找那個一直扮演慈愛包容角色的,被嚴厲的一方批評了就拿慈愛的一方做擋箭牌,而不是把心思和經歷放到面對和解決問題上。

父母在教育理念和實際的教育行動中應該保持高度一致,這才能真正的幫孩子樹立規則意識,讓他明確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底線是什麼;寬嚴相濟是父母身上同時應有的,而不是完全獨立的分攤到雙方身上各一種風格。

6.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侮辱孩子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犯錯的時候恰好是親子關係、家庭教育的良機,處理好了,親子關係更融洽、孩子會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獲得成長;但如果處理不好,會使親子關係惡化。

比如發現孩子偷錢,我想每個家長都會為此煩惱甚至生氣,如果這個時候口不擇言的說孩子是小偷、小時候偷小錢大了偷大錢、或者給孩子貼上道德缺陷的標籤,那和孩子之間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這個時候不妨先問清楚孩子為什麼要拿錢,然後接納孩子的情緒,再告訴孩子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怎麼處理。

比如:我知道你很想去買XXX,但是私自拿爸爸媽媽的錢是不對的,你自己肯定也能感覺到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心裡不是輕鬆、快樂的是不是?如果下次遇到你特別喜歡的東西,你很想要,可以直接和爸爸媽媽說,我們可以一起商量這個東西可不可以買,雖然並不是你想要的東西爸媽都會給你買,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愛你。


對待孩子六忌!否則將是雙輸


親子關係,其實是非常奇妙的一種關係。別總是盯著孩子的問題,而要多反思自己;也別總是去後悔,而要放手給孩子更多的信任和鼓勵。

因為親子關係中,沒有輸贏,只有共贏或者共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