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米歇爾羅蘭對中國葡萄酒的建議,到國內首個單一葡萄園規程發布

歡迎點擊左上方【葡萄酒在線】,關注我們公眾號,這裡有國際國內熱點的葡萄酒資訊和專家觀點,還有有趣好玩的美食美酒旅遊活動

圖文:陸江 | 葡萄酒在線

近些年來中國國產葡萄酒發展迅速,各個葡萄酒產區的相繼崛起,不少葡萄園和酒類生產企業在一些衝動或是沒那麼衝動的業內外資本的推動下,陸續建立發展,在市場上獲得一定認可。中國葡萄酒產區在國內葡萄酒行業人士們的勤奮努力和積極進取之下,在國際葡萄酒界也獲得不少尊重和重視。

不少葡萄酒廠的產品質量在國內外葡萄酒大賽裡獲得認可,越來越多的國產酒巨頭也把品質作為重點來關注。 儘管成績斐然,不過中國葡萄酒產區也面臨其它新興產區發展時的相同問題,粗放型管理生產帶來發展瓶頸,以及產品同質化現象。

从米歇尔罗兰对中国葡萄酒的建议,到国内首个单一葡萄园规程发布

前些年我在聽到一些產區在談打造自己的產區葡萄酒典型性時,會覺得有點怪怪的。因為產區典型性應該是隨著對產區風土條件的深入細化認知,品種篩選和技術積累到一定成熟程度,然後慢慢自發形成,並從本產區的不同葡萄園和酒莊出產的產品裡總結出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共同特質和風格,這才是產區典型性。

而現階段大部分產區對當地風土的認知不夠,以及種植釀造技術積澱的不足,葡萄品種選擇比較盲目,都導致了無法總結靠譜的典型性,甚至有些把某些品種帶毒病症特質或缺陷不足當成了典型性。

从米歇尔罗兰对中国葡萄酒的建议,到国内首个单一葡萄园规程发布

今年3月,世界級釀酒大師、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飛行釀酒顧問米歇爾羅蘭,在北京的一次研討會上也提到了這點,他說到了發現風土條件的重要性,從大的範圍到小的風土,他特別對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方向上提了建議:現階段發展思路該從大範圍粗放風土認知管理,向小地塊(單一園)風土特點的發現和潛力挖掘進行轉換。

从米歇尔罗兰对中国葡萄酒的建议,到国内首个单一葡萄园规程发布

今年5月我去香格里拉產區走訪時,眼前一亮,這不就是我走過的中國產區中,單一葡萄園小地塊風土表現差異最明顯最豐富的產區。 很近的地塊,出產的酒會有完全不同且特質差異鮮明的表現,我腦海裡立刻提醒我,這地方是我瞭解的中國產區中很適合適用類似勃艮第產區葡萄園等級管理體系的地方。“太適合了!”。勃艮第葡萄園等級體系應該是我接觸到最能體現細化小地塊風土表現的產區管理體系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