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醫「精誠」志願服務隊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紀實

6年前,還是幾個人的理想,6年後,已成為1300多人的志願行動;

6年前,他們不甚熟悉,甚至素不相識,6年後,他們有了共同的名字——荊州市中心醫院“精誠”志願服務隊,有了共同的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有了共同的目標——服務社會、服務醫院、服務健康;

6年前,他們還只能幫助一兩個人,6年後,他們的足跡遍佈荊州的大街小巷、城市鄉村,用一點一滴的無私奉獻,點亮了文明之光,溫暖著許多人。

他們是荊州市中心醫院“精誠”志願服務隊。自2012年成立以來,隊員由最初的不足50人,發展到現在的1300餘人;志願服務項目也由最初的幫扶特困病患,向助醫、助殘、助學、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健康扶貧等多領域、深層次延伸。

他們的凡人善舉,得到了團中央、團省委、省婦聯以及荊州市文明辦、團市委等多部門的肯定與表彰,先後獲得“2018年全國春運‘情滿旅途’活動先進集體”“湖北省春運志願服務優秀志願者組織”“湖北省本禹志願服務隊”“荊州市志願服務先進組織”等稱號,一大批志願者榮獲省、市優秀志願者等榮譽。

從荊州市中心醫院“大醫精誠、格物致知”核心價值觀中萌發的志願精神之火,正在他們手中越燒越旺,在荊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描繪著荊楚大地最美麗的文明色彩。

荊醫“精誠”志願服務隊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紀實

志願服務隊為李宇軒設立“金秋助學”項目,承擔其大學本碩博連讀期間的全部學費。

愛之緣起 從一個人到一支隊伍

說起“精誠”志願服務隊,不能不提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隊長周小勇。

在荊州市中心醫院擔任放射醫學技師的周小勇,早在學生時代就十分古道熱腸。“覺得常在新聞中出現的‘志願者’一詞很新鮮,又有些遙不可及。”

2006年,剛參加工作一年多的周小勇,遇到了一個讓他決心投身公益事業的病人。“一個在醫院實習的學弟小林,才20來歲,就確診患上了淋巴瘤。他一直堅強地和病魔抗爭,但因經濟條件所限,治療費用成了最大的困難。”周小勇不忍心看著學弟的生命過早地凋零,決心盡力去幫助他。

向醫院領導彙報、發動科室同事捐款、在醫院策劃舉辦慈善晚會……通過周小勇的積極奔走,為小林募得善款近4萬元。

小林的後續治療得以進行,最終康復出院。他後來感激地給周小勇發短信:“謝謝你們給了我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重獲健康後,我也會做像周哥一樣的人,幫助別人。”

讀著短信,周小勇感動得熱淚盈眶:“你付出一點點,就能給別人帶來那麼多。”從此,一顆善良的心與志願活動發生了命中註定般的“化學反應”。周小勇加入了一些志願組織,敬老、助殘、助學、義務植樹、獻血……但凡與公益有關的活動,他都積極參與、樂此不疲。

漸漸地,周小勇的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點贊者、致敬者和同行者。同在放療科工作的同事王衛鋒和張豔,就是周小勇在公益路上的最佳搭檔,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精誠”志願服務隊的“鐵三角”。

王衛鋒坦誠地表示,最初接觸志願服務活動,是出於對周小勇的朋友感情,但不知不覺,行動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在做志願者的10餘年裡,他付出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最自豪的莫過於,女兒驕傲地對小朋友們說:“我爸爸是志願者,他幫助了很多人!”

“在志願服務過程中,人們互相傳遞著真誠,感受著信任,分享著快樂。”張豔感慨。

荊州市中心醫院開展志願活動由來已久,這裡一直不乏熱心社會公益的醫護人員。在周小勇、王衛鋒、張豔等人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越來越多的科室參與到志願服務中。服務對象也從醫院內的貧困重疾患者,拓展到社會上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只是苦於沒有統一的組織,大家往往各自為政,活動規模和受助對象數量都十分有限。

開展志願行動,只有凝聚集體的力量,才能擔當更大的責任。“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志願服務組織!”周小勇說出了醫院眾多志願者們的心聲。

荊醫“精誠”志願服務隊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紀實

“小莉開講”走進社區,為老人提供健康服務。

愛之傳承 從排憂解難到精準幫扶

2015年3月,荊州市中心醫院領導班子因勢利導,由院紀委書記張玥牽頭,將醫院自發形成、零散的志願服務隊伍整合,化用“大醫精誠,格物致知”的醫院核心價值觀,名為“荊州市中心醫院‘精誠’志願服務隊”的志願服務組織成立了。

統一的隊徽、隊旗、隊服,嚴格、規範的規章管理制度——從此,荊州市中心醫院的廣大志願者們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園。

“人活著並不是只為了自己,人生最大的價值在於奉獻。”張玥說,“一方面,社會上有許多人需要得到關愛;另一方面,醫院廣大幹部職工願意奉獻愛心。而‘精誠’志願服務隊的成立,則為愛心的傳遞架起了橋樑。”

有了第一步,荊州市中心醫院的“公益熱”徹底聯動了起來。

“周小勇:獻血量1500ML;劉應佳:獻血量1000ML;陳雪:獻血量1000ML;張玥:獻血量600ML……”家住洪湖的貧困患者胡三軍手中有一份特殊的名單:“這些都是我的恩人,除了捐款,他們真的是用一腔熱血救了我的命!”

4年前,年僅25歲的胡三軍在荊州市中心醫院被確診為“亞急性重型肝炎”,需要接受昂貴的“人工肝”(肝臟血漿置換)治療。費用問題,讓胡三軍的治療一時陷入僵局。

得知這一情況,“精誠”志願者服務隊很快發起募捐,科室其他醫護人員也紛紛奉獻愛心,籌集了善款1.8萬元;醫院方面還減免了大部分費用。

胡三軍有近9000元的輸血費用難以負擔,“精誠”志願者服務隊向社會愛心人士發起倡議,並組織志願者獻血。社會關愛湧來,總獻血量達到了13000毫升,幫助他解決了用血費用。

精準扶貧號角吹響以來,懷揣仁愛之心,“精誠”志願者服務隊活躍在醫院內外,義診送溫暖、講座送健康,以醫療救助開展精準幫扶,風雨無阻。

走進病房,總有一些患者的困境讓人唏噓不已。但是,因為有愛,生命的奇蹟又不斷在上演:募集6萬元救助白血病患兒小佳欣;募集7萬元救助花季少女陳萬敏;募集3萬元救助癱瘓的腫瘤患者王剛……這些行動是該團隊扶貧濟困的縮影。從線上到線下,從病房裡到病房外,“精誠”志願者們用一場場愛心接力,幫助眾多貧困患者渡過了難關。

2016年,松滋高考狀元李宇軒考上北京大學。一家人來不及欣喜,就開始為學費發愁。“精誠”志願者服務隊得知後,專門為宇軒設立了“金秋助學”項目,承擔其大學本碩博連讀期間的全部學費,還為在北大醫學院學習的宇軒提供了實習崗位。“他們的傾情相助,讓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醫者的擔當,也更加堅定了我選擇學醫的決心。我會用成績來回報他們,回報社會!”

小宇軒的肺腑之言,正是“精誠”志願者服務隊追求和嚮往的目標——愛如一盞燈,點亮了一根燈芯,照亮了一方天地。當被點亮的愛的燈芯越來越多,被照亮和溫暖的區域就會越來越廣闊。

荊醫“精誠”志願服務隊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紀實

情滿旅途、暖冬行動,春運期間,志願者們為旅客提供幫助。

愛之茁壯 凝聚社會向善力量

“我們用愛,築造完美現在,千萬溪流匯聚成大海……”悠揚的歌聲迴盪在耳畔,演播廳的燈光映紅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為了感召更多的人關注和關愛自閉症孩子,由荊州電視臺《江漢風》欄目主辦,荊州市中心醫院“1+”志願聯合會特邀參與的“聆聽另一片星空——自閉症孩子專場音樂會”溫情上演。

“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所承受的苦痛,觸動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儘管工作繁忙,荊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饒定虎總會抽出時間參加志願活動。他說,孩童的成長寄託著國家的希望和未來,看著孩子們在一次次活動中,逐漸找到自信、克服內心障礙,是他參加志願服務的最大收穫。“每個人都需要愛,給予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分外有意義。”他希望,在志願服務隊的愛心傳遞下,喚醒更多人心中的文明正能量。

隨著荊州市中心醫院“精誠”志願服務隊影響力的日益提升,為了凝聚各方向善能量,形成公益合力,醫院不忘合理運用資源,積極接觸社會上熱心扶貧事業的企業和樂善好施的愛心人士,著力吸納社會力量,“1+”志願聯合會應運而生。

作為“精誠”志願服務隊的首個二級志願服務組織,“1+”志願聯合會成員包括院內醫護人員、來自社會各界的志願者及愛心企業等。聯盟成立之初,旨在關愛、關注自閉症患者,如今,已將服務對象延伸至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困難弱勢群體。聯盟已成功開展了“關愛自閉症兒童”“關愛留守兒童”“健康大講堂”“關愛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社會志願服務活動,成為荊楚大地一個特色鮮明的志願服務品牌,將愛心的火種播撒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

聚沙成塔。6年間,“精誠”志願服務隊志願服務範圍在擴展,志願者在成長,組織也越來越專業化、規範化。

在醫院召開的第一屆志願者理事會上,荊州市政協副主席、市中心醫院院長毛精華和醫院黨委書記黃雙龍當選名譽理事長,紀委書記張玥任理事長,醫院志願服務隊伍進一步規範與壯大。

“精誠”志願服務隊將原有的一支隊伍,拓展為內科志願服務隊、外科志願服務隊、“夕陽紅”志願服務隊、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門診志願服務隊、博士義診志願服務隊、護理宣教志願服務隊、行政志願服務隊、後勤醫療志願服務隊等9支專業的志願服務分隊。他們當中,有耄耋之年的老者,有朝氣蓬勃的學生,有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有醫生、護士,還有曾經的患者和普通市民。

“6年來,每一個腳步我們都走得踏實。艱難過、沮喪過、也興奮過,但更多的是感動和感謝。”在張玥看來,從啟蒙到成熟,如今的“精誠”志願服務隊更需要尋找和思考志願服務的未來。

愛之延伸 創新培育源頭活水

春運,一次彙集人員最多的大流動,紛沓的腳步從四面八方湧向車站,嘈雜、擁擠、忙碌。

不少外地的乘客,由於對路線不熟悉,躊躇著不知道要坐哪一條線路的公車。身著“紅馬甲”的“精誠”志願服務隊員們主動上前提供幫助,為他們指路導乘;看到提著大包行李的乘客,“紅馬甲”熱情地幫助其乘客提行李,維持排隊秩序;看著在寒風中等車的乘客,“紅馬甲”送上暖心薑茶,驅散了乘客們的寒意,溫暖了乘客們的身心。提行李、取車票、送站臺……一天下來,荊州市中心醫院“精誠”志願服務隊的隊員要跑上數十公里,為的就是讓乘客們安穩地踏上旅途。

憑藉在春運中工作紮實、成績突出、社會反響良好,“精誠”志願服務隊被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應急管理部、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2018年春運“情滿旅途”活動先進集體,是全省衛計系統唯一獲得表彰的單位。

6年來,“精誠”志願服務隊先後被團省委、荊州市文明辦、團市委等多部門授予湖北省春運志願服務優秀志願者組織、荊州市志願服務先進組織、荊州市優秀志願服務品牌、荊州市婦聯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市級“青年書香號”等榮譽稱號;姜邵捷、周小勇、王衛鋒等個人也分別獲得省、市優秀志願者等殊榮。今年以來,團中央、省婦聯有關負責人專程來到荊州市中心醫院,參觀考察該院先進的志願服務管理模式,對該院志願服務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決定在全國、全省範圍內予以推廣。

在門診大廳,“紅馬甲”正在為患者就醫“導航”,搭起醫患“連心橋”;在紅綠燈路口,“紅馬甲”正在勸導市民遵守交規、文明出行;在養老院,“紅馬甲”正在給老人量血壓、梳頭髮、剪指甲;在社區,“紅馬甲”正在為居民免費義診,給獨居老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物資;在學校,“紅馬甲”正在為留守兒童免費體檢,並送去學習用品……醫院內外、街頭巷尾、田間隴上,“精誠”志願服務隊隊員們用一言一行,敲響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文明之鐘,成為這座城市最耀眼的紅色風景。

對於“精誠”志願服務隊今後的前進方向,張玥表示,“精誠”志願服務隊已經形成一套“以體現公益性為己任,以廣集社會力量為途徑,以自願參與為原則,以醫患和諧為目的”的志願者長效管理模式,未來,將向著專業化、項目化、規範化、制度化“四化”發展。

以醫院內分泌科健康講師、“精誠”志願服務隊員趙世莉牽頭組織的“小莉開講”為例。“小莉開講”是荊州市中心醫院健康宣教公益文化服務品牌,以“荊州最美健康教育師”“荊州楷模”“荊州市最美家庭”獲得者——內分泌科護士趙世莉名字命名,主要成員為醫院熱愛公益事業的醫護人員,旨在讓醫護志願者們深入到群眾身邊,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為建設“健康中國、健康荊州”文明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組織該項目近2年來,“小莉開講”走進福利院、學校、社區、鄉鎮、企事業單位,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在校學生、社區居民和鄉鎮村民宣講健康知識、開展健康體檢、發放健康資料、指導健康生活共28場次。“小莉開講”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所到之處,均受到再次邀請。通過制度化、常態化、項目化的管理,“小莉開講”吸引了300名志願者加入到公益活動中來,對推動衛生健康行業青年志願服務,引導行業青年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有益探索。

目前,針對部分老年患者子女不在身邊的現狀,“精誠”志願服務隊正在著手準備“愛與陪伴”項目。為獨居的患病老人以及病重的臨終老人,提供親情化陪伴服務,為老人進行心理疏導,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在志願服務中詮釋醫德醫風,讓社會公益走進千家萬戶,讓公益成為常態、成為社會生活方式,為荊州建設國家級文明城市貢獻力量!”談到未來,張玥眼裡閃耀著自信的光芒。(通訊員 周小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