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侧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阳光雨露

“市委、市政府将下大力气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定不移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昨天上午,市委书记马晓晖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一席话,不仅显示出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更是为全市民营企业发展提振信心、加油鼓劲。

民营经济,是湖州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不仅诞生了一批享誉全国的地方特色品牌,更是无中生有地催生了吴兴童装、南浔木业、长兴蓄电池、德清钢琴、安吉转椅等多个颇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已达35万户,其中企业9.5万户(小微企业7.9万户)、个体工商户25万户,近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0%以上,创造了全市50%以上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占据了80%以上的进出口额,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全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对面听一听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分析研究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马晓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尽管面临着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宏观政策环境变化, 1至8月份,天能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在专注传统蓄电池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谋划推进新能源产业、蓄电池回收等产业发展,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率先发言,话语中既有对当前复杂环境的客观分析,也有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民营企业家高兴江、周志江、张加勇、徐树根、管永银、杨国民、徐敏利先后发言。发言中,大家注重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自己的企业为切入点,逐渐放大到全市的民营经济,既谈当前困难,也商解决途径。有的企业家提出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及复杂多变的外贸环境下,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建议同行业企业抱团发展,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有的企业家提出中小企业在用地指标、融资成本等方面要一视同仁,建议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各项“减负降本”政策落到实处;有的企业家表示,企业发展壮大与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小企业发展也将直接影响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建议更加关注现有产业的配套企业,成立产业基金扶持发展潜力大、势头好的中小企业,做好延链、补链文章;也有企业“直言不讳”谈及企业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不约而同,几位企业家都谈到了苦练“内功”。大家表示,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高瞻远瞩做好战略规划,把准行业发展趋势,持续练好“内功”,为做大做强打下扎实基础。

针对企业家们提出的税收、金融、土地、人才、政策等实际问题,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回应并做好具体问题的记录跟踪,确保政企合力、攻坚克难。前段时间,我市还在广大企业中扎实开展了“问难帮困稳增长”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市、区县联动对全市规上企业走访实现了全覆盖,市领导牵头走访排摸的142个问题已经协调解决了70个。

马晓晖明确要求,要认真梳理各位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分门别类交办到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要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做到“马上办”,努力帮助解决。“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土壤、养分,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法治环境,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安心、舒心、顺心地在湖州投资兴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