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天價菜單」里的長江蟹爲何是冤大頭

1

話說,那一年正值大唐朝的黃金週。江南秋高氣爽之餘,陽澄湖畔偶也有煙雨濛濛。官場失意的李白,來到蘇州一座名叫金唐市的古鎮。

秋風送爽,把酒持螯,歷來被文人雅士視為至樂。李白自然也不例外。會須一飲三百杯,端酒掰蟹之後,詩仙忍不住吟出剛剛寫就的名篇“月下獨酌四首”:“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詩人持螯舉觴之態,疏狂高傲之狀,躍然於我們面前。

當一縷細白的蟹肉和爽利的美酒在舌尖上不期而遇,那一刻,李白覺得自己遭遇的不順心事全都不是事了。

一千多年後,梁實秋為這一場景做了一個解說:“有蟹無酒是大煞風景之事”。

2

鏡頭回到這一個剛剛過去的黃金週。追著詩仙李白的步伐,去陽澄湖品嚐大閘蟹,人們也是很拼的。

40萬“天價菜單”裡的長江蟹為何是冤大頭

這個國慶長假,蘇州陽澄湖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每天4 萬人蜂湧擠上蓮花島,去品純正陽澄湖大閘蟹。往年,上島乘坐的是農家小快艇,每艘坐 10 人,幾百艘快艇來來往往,人員時有落水,這是拼命的節奏。今年,陽澄湖上添置了30 艘 100 客以上的大船,吃蟹終於不要玩命了。

話說,這吃蟹確實也是從玩命開始的。魯迅先生曾曰:“第一食蟹者為天下勇敢之最”。

敢於第一個吃螃蟹,被形容為膽子大“愛拼才會贏”的人。

大禹治水時,有個叫巴解的督工在陽澄湖邊治水,工棚口的火堆引來黑壓壓一片“夾人蟲”,上岸不由分說,行兇咬人,咬斷稻田稻根。巴解想出個妙法,在工棚邊開溝築壕,灌進沸水,然後升起火把,“夾人蟲”席捲而來,紛紛跌入壕溝中被燙死。燙熟了的“夾人蟲”渾身通紅,鮮香美味四溢。眾人不敢食用,只有巴解大著膽子第一個品嚐了“夾人蟲”。從此,陽澄湖蟹就上了餐桌,成為美味佳餚。

恍恍幾千年過去,為了感激敢為人先的巴解,後人把巴解的"解"字下面加了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並塑巴解像於崑山巴城。

因為有了巴解第一個吃螃蟹,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玩命吃蟹的人。

40萬“天價菜單”裡的長江蟹為何是冤大頭

8人吃掉40萬元的“天價賬單”

9月21日、9月23日是蘇州陽澄湖大閘蟹、沙家浜陽澄湖大閘蟹的開捕日。而在此前的9月19日,上海四十多萬天價菜單,忽然炸響互聯網。賬單出自虹古路669號“西郊5號”飯店,用餐人數8人,結賬時間為晚上10點多,所點菜品20項,菜單上除了山珍海味,扎眼的還有大蟹:一隻八兩重的長江蟹,單價2800元,八隻蟹花了22400元。

雖說“西郊5號”店老闆真能掰,居然拉來阿拉伯富豪背鍋,但大多數老百姓說,這是用螃蟹水灌我們智商麼?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是,且慢!李白當年把酒吃蟹的古鎮金唐市站出一個人,“蟹王”張建龍一聲斷喝:四十萬菜單裡的蟹,肯定是貨不對位,這個季節沒這麼大的蟹!

買單的“阿拉伯富豪”肯定是冤大頭了。“蟹王”可不是浪得虛名,這位蘇州市人大代表,養了一輩子陽澄湖大閘蟹,如今還讓女兒繼承他的事業,培養起了“女蟹王”。他旗下的金唐市水產專業合作社、水產品公司,是江蘇省唯一的陽澄湖大閘蟹出口基地,是拿到了金晃晃的出口證PASS的。

長江蟹和陽澄湖大閘蟹有什麼淵源?“蟹王”此言緣何有此底氣?

我們先跟著大閘蟹的生命旅程走一圈。

3

章太炎夫人湯國梨有詩:“不知陽澄湖蟹好,今生何必在蘇州”。

蘇州城內河道縱橫,又稱為水都、水城、水鄉,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遊記》將蘇州讚譽為東方威尼斯。蘇州古城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贊為“鬼斧神工”。

蘇州湖蕩密佈,最著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和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太湖水北洩入江和東進澱泖後,經黃浦江入長江後通海。

再說大上海。上海開埠前,蘇州河一直叫吳淞江,開埠後,由於外國人發現可以乘船從這條河到蘇州,所以叫它為蘇州河。

在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如今的“滬上”,已當之無愧遠東第一大城市,毫無疑問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明代以前,吳淞江是太湖的主要入江出海通道,黃浦江是其支流。吳淞口位於今上海市區北部,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原先是吳淞江的入海口,故稱之為吳淞口。

故事從吳淞口開始。

吳淞口是江海交匯處,半淡半鹹水域,用科學指標說,鹽度為18-26/1000,正好非常適合蟹的繁殖。

每年的立冬後的十一月,經過漫長洄游旅程過來的青年男女蟹群,在吳淞口這個河口淺海交匯處的半鹹水域召開集體婚禮,開始交配繁殖,雄蟹將精液輸入雌蟹的納精囊內。整個交配過程歷時數分鐘至1小時,雄蟹交配後即死亡,完成悲壯的族群生生不息的最後一個環節。雌蟹一般在交配後7至16小時進入排卵期,至第二年3月開始抱卵期,4月初,即進入產卵期。受精卵附著在雌蟹腹肢的剛毛上,逐漸與越來越多的受精卵疊加,變成一個球狀集合體並脫離母體。在東海潮汐的推動下沿上文提及的蘇州、上海的江海河湖路線圖,緩緩但堅定地滾進內河、湖泊……,在漫長的跋涉過程中,會根據上蒼安排好的時間表,改變體態。其中一部分,成功地抵達了人生(不,是“蟹”生)的“清華北大”——陽澄湖。

這個時候必須要講一講陽澄湖。

40萬“天價菜單”裡的長江蟹為何是冤大頭

陽澄湖是由古太湖在逐步演變、淡化過程中分化出的陽澄湖群的一箇中心湖泊,南北長17公里,東西最大寬8公里,湖岸曲折多褶,岸灘延伸寬闊,湖底平坦,底質堅硬,獨特的湖貌特徵和周邊環境為湖區提供了豐盈的營養物質,從而為陽澄湖大閘蟹生長髮育提供了最好的溫床。

其獨特之處是大閘蟹長期在水質清澄、湖底質硬的水草叢中覓食攀爬,久而久之形成了“青背、白肚、黃毛、金爪”的特徵。

陽澄湖位於長江與太湖之間,其不可描述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水系,使陽澄湖成為“吞吐性”湖泊,水流有順流型和逆流型,兩種流型共有五種流態:順流型有西進東出、西進南出和西進北出;逆流型有北進南出和東進南出兩種流態。這兩種獨特的水流走向,極大地便利了陽澄湖大閘蟹獨特的洄游路徑。

卵團一般在第二年3至5月份間孵化,幼體又經過多次體型變態。時間表是這樣:在河口淺海浮游35天以上,經5次蛻皮,然後進入大眼幼體期。此時能夠浮游及底棲生活,並能逆流上溯至湖沼。大眼幼體經6至10天后蛻殼而成幼蟹,可以開始爬行生活。

幼蟹在陽澄湖生長一年後,成熟而身體強壯的陽澄湖大閘蟹,在10月份霜降後才開始洄游!它們會按照上蒼植入在其生命基因中的導航圖,發瘋似的開始長征,出湖口,入大江,向著江海聯接處的吳淞口進發,去完成族群生命的輪迴與延續。

陽澄湖,西南離蘇州市區約10公里,東距上海市約60公里,北離長江約30公里,即便以直線距離計算,蟹的一生,也要經歷兩個“百公里旅程”:前半生,是從吳淞口洄游進陽澄湖;後半生,又從陽澄湖回到江海交匯處的吳淞口。

於是,我們把常熟金唐市的“蟹王”張建龍的結論回過頭來劃個重點:10月份,才是河湖裡的大閘蟹洄游到長江之時,由於長江裡餌料不夠充足,即便到10月份,大閘蟹基本也無法長到八兩重(含長江自產蟹)!那麼,9月19日晚就爬進了“西郊5號”飯店的所謂八兩重大閘蟹,買單者,不是冤大頭又是什麼?

40萬“天價菜單”裡的長江蟹為何是冤大頭

本文轉自中國財富幫(微信號:cfbond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