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和企業退休標準是否相同?有什麼依據?

地之北1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科教文衛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企業單位是指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

就目前來講,事業單位退休標準與企業單位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但國家正在努力消除這種差距。2014年10月1日推行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使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行並軌就是從根本上縮小差距的重要舉措。

一是繳費基數的不同。自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標準與企業單位一樣,都是28%,單位繳20%,個人繳8%。然而,僅管繳費標準相同,可是繳費基數卻不相同。事業單位無論是單位繳納部分,還是個人繳納部分,都是自己工資總額的100%,這樣進入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的錢都是100%的足額。而企業員工就不同了,只要企業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可達到100%足額繳費,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不要說達不到足額,一般都是按最低檔次來繳納。由於繳費基數的不相同,儘管繳費標準是相同的,最終事業單位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都會企業職工高出很多。

二是個人賬戶儲存額不相同。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養老金的高低由退休時的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繳費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等因素來決定,即使繳費年限相同,因為繳費基數、繳費工資不相同,個人賬戶儲存額就肯定不相同,所以退休時計算的養老金待遇肯定不相同。

三是事業單位退休工資由本人繳費年限、退休、退職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特別是比企業人員企業退休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 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退休時的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現在正處於事業單位中人10年過渡期,計算養老金仍然按照2014年9月份的工資標準計算,主要是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按國家規定的比例計發的,也是我們說的事業單位中人的預發養老金。不過2018年下半年中人正式養老金應該可以補發和兌現。到時候中人正式養老金由於繳費基數、繳費工資等比企業高,養老金肯定要比企業人員更多。

四是企業年金和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也是不同的。由於企業員工在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時都沒有按照個人工資總額的100%來繳納,那麼在繳納企業年金時也不可能是100%來繳費,所以企業年金也會比事業單位人員的職業年金更低。

由此可見,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退休標準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沒有區別的。但國家正在努力釆取措施逐步消除差距。作為退休人員要有一個好心態,有一副好身體,知足常樂,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葉公來幫忙







一:2014年以前:事業單位養老保隱險個人不用交費,是由國家財政統一為個人交費;交費是按個人檔案工資的100%交費;交費的檔次是按中、高檔次交納費用;

企業交費:共交納28%,企業(單位)交納20%、進入社會統籌資金帳戶,個人交納8%、進入個人社保帳戶;交費比倒、按本地上企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計算;交費檔次、是根據企業效益好壞、由企業自定,大都是按低檔次交納,效益好的大型國企交納的檔次屬中等檔次;

二:2014年開始,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與企業並軌,個人開始按企業的標準交納“五險一金”,國家財政不在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交納“五險一金”;實現了制度上的公平、公正與平等;

三:2024年以前,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仍按原規定享受退休養老保險的待遇;

①:退休金是按本人檔案工資的100%計算;他們在職時、工資是企業人員的2倍左右;

②:由於事業單位是由國家財政全額的比例交納“五險一金”,因此、他們個人帳戶上的資金高於企業人員150%左右,

企業人員:

③:1>:退休時計算養老金、是按本地上年度企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一60%計算;

2〉:由於企業交納的20%社保費用打入社會保險統籌資金帳戶內、不在職工個人帳戶上,退休時企業職工個人帳戶上的錢很少,計算退休金所佔的份額就很少,退休金自然就很少;

三:2024年以後:

機關、事業與企業人員“五險一金”的交費制度同等,退休金的計算方法同等;所不同的就是你個人的工資高低差別、是個人交納社保費用檔次的高低不同,關健是企業的效益好壞與個人的收入水平、決定你退休時的退休金的高低!


海海147035523


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雙軌制,一直被大家詬病了很久。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一般比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要高出1到2倍。

但是說來也奇怪,國家已經實現養老保險並軌了,為什麼差距還那麼大呢?

從2014年10月開始,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開始參加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待遇新辦法是按照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辦法來進行的。

雖然說國家還有十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老辦法、新辦法比較退休待遇,但多數情況下還是新辦法退休待遇高,所以要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但是計算結果仍然是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比企業高出一倍以上。一種待遇計算方式為什麼會算出兩種結果呢?

首先,就是我們的繳費指數了。繳費指數等於當年的本人繳費基數比當年的社會平均繳費基數。

機關事業單位都是按照本人的應發工資扣除國家規定的不屬於繳費基數範圍的補貼津貼後,來交納社保的。繳費基數的範圍一般在60%到300%的社平繳費基數之間。

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一般工資待遇比較低,大家會按照低於百分之百,甚至60%的基數交納社保。而且還有一些違法單位,即使高工資已按照60%交社保。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高一些,國家也按照法律規定交納社保。多數情況下,繳費指數會非常高,副高級職稱的教師的繳費指數能達到1.5到1.7。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就能夠相差50%以上了。

第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

實際上視同繳費指數,都是由省級部門統一制發的標準,按照退休時的職務職稱級別來確定的。視同繳費指數,一般跟實際繳費指數差不多。

另一個就是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時間了。過渡性養老金一般是針對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間進行計算。事業單位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間是2014年10月之前。而企業退休人員,計算時間一般是1996年之前。相差18年。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指數是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而且還有特別保障作用。而企業退休人員多交的18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由於過去經濟增長的相對貶值,拿不了多少錢。

所以,這一部分退休金待遇也非常大。待遇差距可能在40%到50%的社會平均工資之間。幾乎相當於70%到80%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了。

第三,還有職業年金。職業年金相當於另一份個人賬戶養老金,你說企業也有企業年金,但是是企業主動建立,絕大多數退休人員是享受不到的。

第四,退休後還有一部分改革性補貼並沒有被取消。一些地區的住房補貼等待遇,每月也有八九百,甚至上千元。

不過畢竟各地的經濟情況千差萬別,總體來看,事業單位跟企業退休人員相同工齡條件下對比退休待遇差距1到2倍是非常常見的。

畢竟各地的養老金計算都是有法律法規規定,這一點是不會出錯的。因此,如果我們羨慕機關事業單位的高退休待遇,建議還是好好學習,努力通過公開招考,考取相應編制,然後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退休,就可以享受相應待遇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還是很難做到的。


暖心人社


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標準比較特殊,確實有部分人的退休待遇與企業員工的退休待遇略有不同。但是,2015年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員工的退休待遇計算公式是一樣的。因為,2015年國家出臺了“養老金並軌”方案,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明確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統一實行統賬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按照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原則計發基本養老金。

但是,養老金並軌實行的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因此,是否相同具體還得看企業退休標準是與事業單位中的“老人”、“中人”,還是“新人”對比。其中企業與事業單位中的“老人”和“中

人”的退休標準完全不同,而與“新人”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是一樣的。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或下載【家+社保APP】,更多社保問題找保叔準沒錯。

什麼是老人、新人、中人?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中的“老人”、“新人”和“中人”是如何定義的呢?區分他們很簡單,主要看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還是改革後退休。

1、老人:指2015年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員,他們原待遇維持不變,並參加今後的養老金待遇調整;

2、新人:指2015年改革後新參加工作的人員,他們將來退休時,基本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之和;

3、中人:指2015年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是目前數量最大的群體。對他們“逐步過渡”的政策,主要有兩條:

① 增加過渡性養老金: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髮給過渡性養老金。

② 設定一定期限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以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隨著“中人”逐漸退休、“新人”越來越多,過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漸居於主體地位,體現了平穩過渡的改革方針。

企業員工的退休標準

以福建省(除廈門)的企業退休標準為例:

1、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按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確定。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為:

退休年齡應以週歲為標準確定計發月數。

2、過渡性養老金。1995年底前參加工作且1995年底前有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月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1.3%

企業和事業的退休標準對比

1、企業與事業單位中的 “老人”的退休標準對比:

二者退休標準完全不同。“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員,他們原待遇維持不變,也就是繼續按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其中,基本退休費、生活性補貼兩項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列支,其他項目原渠道列支。

2、企業與事業單位中的“中人”的退休標準對比:

退休標準也是截然不同。“中人”是指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的退休人員,其養老金實行新老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新、老辦法計算公式分別為:

新辦法待遇月計發標準=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職業年金;

3、企業與事業單位中的“新人”的退休標準對比:

①相同點:二者的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是一樣的

②不同點:企業職工養老退休的,1995年底前參加工作且1995年底前有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月發給過渡性養老金。而“新人”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這塊。

③公式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存儲額等都會影響到核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退休金相關問題,歡迎關注保叔的頭條號【家加社保】,或者下載【家+社保APP】找保叔哦。

家加社保


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待遇比企業退休金待遇高沒道理,那些個養魚的,養雞養鴨的,種草種樹的,唱歌跳舞的,看門倒水的,打打針,吊吊藥水瓶的,難道比企業造飛機密導彈的,造各種機械的,造各種輕重生產生活用品的貢獻還要大嗎?簡直是本末倒置,亂了主次,除了有意造成混亂和分裂,又當作何解釋。


金土3


00

在水一方55272916

既然國家富裕了,養老金富足,光說空話沒有用,男滿30年工齡,55歲就用該自願退休,他們辛勞了大半輩子,人生過了大半,上有老,下有小,於情於理都應該這樣,這才是真正的國家富強。國家的發展,難道就是不考慮他們的實際貢獻,現在是自己繳費,社保充其量是辦福利。


中國普通民眾代言人


退休工資的差異在替代率上,事業單位的替代率80一90%,企業的替代率在42一48%,人為制定的替代率把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和企業退休工資分成了天地之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