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安陽縣,隸屬安陽市,總面積1201平方公里,總人口92.6萬。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一、歷史沿革

1、商為相地,後為殷都。西周先後屬邶國和衛國。戰國為魏寧新中邑。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將王犢、張唐攻拔寧新中,改寧新中為安陽。秦置安陽縣,屬河內郡。西漢廢。2、西晉復置安陽縣,治今安陽市城區西南。東魏廢。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鄴縣移治今安陽市城區。

3、隋開皇十年(590年)改鄴縣為安陽縣,屬相州;大業年間屬魏郡。唐、宋屬相州。金屬彰德府。元屬彰德路。明、清屬彰德府,為府治。1912年廢安陽縣。1913年復置,屬豫北道。1914年屬河北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

4、1949年復置鄴縣,治今安陽市城區東崇義,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4年廢鄴縣,屬河南省安陽專區。1959年屬安陽市。1960年安陽縣併入安陽市。1961年再置安陽縣,屬安陽專區。1969年屬安陽地區,1983年屬安陽市。

二、地名來歷

民國《續安陽縣誌》:“相傳安陽境內之北嶺名壽安山,城在壽安之南,故曰安陽。”

三、風景名勝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1、馬氏莊園。位於安陽西21公里的蔣村鄉西蔣村,為清末頭品頂戴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2、興陽禪寺塔。俗名丈八佛塔,坐落在安陽縣馬家鄉李家莊村興陽禪寺舊址上。興陽禪寺,又稱興陽院,創建於唐代,寺內殿宇已毀,僅存此塔。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3、修定寺塔。坐落在安陽縣西北35公里太行山區清涼山的南麓。修定寺塔坐落在原修定寺內,寺院四周峰巒疊嶂,山勢巍峨,清泉環繞其間,如練如帶,景色十分優美。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4、長春觀。位於安陽縣善應鎮西約1公里處的洹河大峽谷白玉山腰,距安陽市約25公里。安陽長春觀坐西朝東,依山而建,順勢而為。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5、安陽漳河峽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安陽縣西北部的都裡鄉境內,西起都裡鎮上寺坪村,東至吳家河,南鄰馬不羅溝,北接盤金堖村。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中部通道。

河南省安陽縣,秦置縣,地名兩千餘年不變,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6、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距安陽市約15公里的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西依太行,北臨漳河,南倚南嶺,地勢高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