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让人绝望的悲剧 绝望之处在于我们都心知肚明,谁都赢不了

这是个让人绝望的悲剧 绝望之处在于我们都心知肚明,谁都赢不了

迷途迦摩摄影

有一些书,像吸力强大的深渊,让你一头扎进去,沉溺,窒息,感觉要被吞噬掉,更像一跤跌进恶梦中,想爬出来,总有什么力量把你往下扯。

文、摄影by迷途迦摩

我们看书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觉:哦,这样的文章,我也能写。

这样的书很多。比如三毛的所有作品,比如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

但有些书,看了之后,只能心悦诚服,觉得:啊,这书写得真好啊,老子写不出来。

比如《悟空传》。

还有一些书,则像吸力强大的深渊,让你一头扎进去,沉溺,窒息,感觉要被吞噬掉,更像一跤跌进恶梦中,想爬出来,总有什么力量把你往下扯。

比如《一九八四》。

看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有好多天,我觉得不能写任何东西,手指在键盘上的敲打,没有一个声响还有意义。

《一九八四》其实是《动物庄园》的成人版。看这样的书,如果你清楚地认识它,读懂它,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立场,需要有自己成熟的思想体系,需要有像毛毛虫一样,就算在灰尘里打滚也要活下去的渴望,才能不被它吞噬。

这是个让人绝望的悲剧 绝望之处在于我们都心知肚明,谁都赢不了

温斯顿,一个表面上循规蹈矩、安分老实的人,心里总是冒出希望体制崩溃的想法。他希望统治者的头头,“老大哥”,挂掉,这个统治力量,挂掉,世界重新洗牌。这是个思想犯。他在具体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反抗社会的想法,他依然尽力为体制做本分之内的工作——不断地根据现实的发展,篡改历史,毁灭过去。虽然这些事他并不喜欢,并且在心里嘲笑,但他依然工作着。他心里所有的反抗欲望,都自我控制在异常狭窄的范围,甚至,如果,没有另一个思想犯裘丽亚的主动,连沉闷的生活里唯一一件快乐的事——偷情,都不会发生。

温斯顿和裘丽亚偷偷地纵情欢愉,这本身就是个罪过。因为这代表在情感上,肉体上,做了自由的选择。而在一个不但是办公室、公众场合,甚至连每个人的卧室里,都有一个既能二十四小时不断播报“新闻”、又能二十四小时对每个人进行监控的电幕的国度,在一个睡梦中说呓语都受到监视的国度,任何个人化的行动,个人化的情感,个人化的意志,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个世界,除了“英社”、除了“老大哥”,什么都可能是坏的,什么都可能是需要消灭的。何况你还想玩婚外情,而且是为了追求心灵上的放松和体验吃禁果的愉悦。

这不由让我想到,通讯加密技术特别好的WhatsApp被限制掉的事。诸如微信,QQ,你在上面说的每一句话,每一条语音,每一张照片,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你莫名其妙的呈堂证供。在手机成为人类一个延伸器官的当下,你手指的每一次痉挛,都有可能成为你的罪证。看小说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正是来自于现实世界里的实证。WhatsApp的受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局不希望有任何思想,是在它们的眼皮之外出现的。

“君子之心,似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蕴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是中国古代人的处世原则,“英社”接受了前半部分,他们要对每个人的“心”明察秋毫。这还不算,对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完全不能容忍。你不能玉蕴珠藏。对老大哥的最大忠诚就是你应该有的才华。这你不能藏。直白地说,就是你不能藏私货,你不能有自己的任何想法。你的想法,只能是“老大哥”告诉你的那些。

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老大哥”忠实的信徒,工作无可挑剔,但他在睡梦里喊了“打倒老大哥”。这就是他的不对了。虽然他在梦里的呓语,喊得都算不上有才,纯粹只是一句干巴巴的口号。但他的儿女告发了他,结局很不妙。就像今天,你的工作做得再好,但如果你在微信、微博或QQ空间,弹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嗯,你可能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总之一句话,在“英社”的统治下,你不能有“英社”的想法之外的任何想法。如果有,你就是思想犯。你就要坐101号牢房。你就会生不如死。直到把你改造死——哦,不是,在没被改造好之前,还不能死。

温斯顿,如果单纯只是出轨偷情,那还简单。因为,核心党员,只要有机会,也干这样的事。他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在于,在生出偷情的欲望和找到偷情的机会之前,他对核心党员奥勃良那个微妙的眼神所产生的错觉。他居然认为奥勃良和他一样,厌倦了“英社”无孔不入的统治。当然,他的感觉可能是对的。但奥勃良的做法显然是相反的:奥勃良设了个小陷阱,把温斯顿投入了101号牢房。

严刑。

拷打。

这一套只能长话短说。因为在这小说里,严刑拷打的过程,在有过锦衣卫历史、看过淋漓尽致的帝王家法的中国人看来,写得还算小儿科,完全没有想象力。最起码,都没有像莫言描写的“檀香刑”那样的大套路让人屁眼紧缩。

不过,在檀香刑之下,人就去球了。“英社”的伟大目标,不是用五花八门的方式,消灭你的肉体,而是整得你不但认罪,而且心悦诚服,在心悦诚服的情况下体无完肤,最后变成真正的行尸走肉。举个例子,打个比方,就是,你坚持2+2=4,但要在一番大保健之后,你发自灵魂深处地认同“英社”的结果:2+2=5。这还不算。如果哪一天“英社”说2+2=6了,你还不能有一丝丝诧异,你会认为就是6了,而那4也好,5也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是的,当“英社”说,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时候,你要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疑问。比如过去人们生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比如过去人们写诗作文不会获罪;比如骆宾王痛骂武则天,武后居然没有杀他的头,还称赞得不得了……如果“英社”说这完全没有存在过,那就是真的。如果你质疑,你就是还没有改造好的思想犯,101等着你光临。

从101出来,温斯顿就脱胎换骨了。感谢“英社”让他获得了新生。

他最后爱上了老大哥。老大哥就是“英社”的头头儿。

这是个让人绝望的悲剧 绝望之处在于我们都心知肚明,谁都赢不了

这本书是一个魔咒。就像悟空头上的金箍儿,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它出版于1950年。但作者奥威尔在1950年所描写的许多东西,使人觉得,作者不但是个牛逼的小说家,而且是个牛逼的科学家:

1、双重思想;你在现实里条件反射地知道2+2=4,但有任何需要的时候,不需要经过任何困难的切换,你会知道2+2=5。这个比金庸小说里的任何一种功夫都难学会,但现在走江湖的,基本都靠这个功夫傍身;

2、不断地修改历史,使之符合当前最新的“老大哥”讲的话,削足适履的政策,终于落到了实处;

3、电幕。从这个电幕上,“英社”的核心成员可以看到人们在做什么,甚至想什么,包括你睡觉的时候,可以随时对你发号施令,安排生活和工作。这个电幕无处不在,大街上,走廊里,商店里,甚至每个人家里的卧室里,做爱的床边。这个最特么的有前瞻性,只是现在的电幕没有奥威尔预测的那么大。

总的来说,这是个悲剧。主人公没赢。

因为他赢不了。谁都看不到赢的希望。

所以,这是个让人绝望的悲剧。绝望之处在于,我们都知道,我们都心知肚明,我们都赢不了。

PS:

本文所据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2016年9月第16次印刷,英国奥威尔(Orwell.G.)著,董乐山译,中国版本国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40163号,ISBN 978-7-5327-4799-3


本文作者

迷途迦摩(desertedkama):书虫 。装逼犯。业余摄影师。不自由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