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十二金仙为何只有文殊、道行称天尊,其他只是叫真人道人?

封神榜十二金仙为何只有文殊、道行称天尊,其他只是叫真人道人?

《封神演义》中为何只有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两人叫天尊,其他的多叫真人什么的?

元始天尊座下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等12人列为十二金仙,虽师出同门,但看其称号不尽相同,多数叫真人,还有叫法师、道人、什么子的,但文殊和道行与天始一样都叫天尊,感觉很厉害,是不是这二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只能说,在不同的小说中,其作者的具体设定不同。

在《西游记》中天尊的地位极高,但凡被称为天尊的,无一不是一方仙界之主。在天尊之上,还有大天尊,更是一个世界的主宰。

封神榜十二金仙为何只有文殊、道行称天尊,其他只是叫真人道人?

在天尊之下,是普通天仙,在天仙之下,还有地仙、神仙等等,可谓等级森严。

在《封神演义》中,也有非常森严的等级,但是,其体现不是在“天尊”这个名号上,而是在其修为上。

比如,元始天尊叫做天尊,可是,他的弟子文殊,也叫做文殊广法天尊,还有一个弟子叫做道行天尊。

可是,原著中说了,元始天尊乃是混元大罗金仙修为,而文殊与道行,则不过是金仙修为,他们中间还隔了一个大罗金仙(即准圣)境界。

《封神演义》的作者在给十二金仙取名字的时候,基本上秉持三个原则:

封神榜十二金仙为何只有文殊、道行称天尊,其他只是叫真人道人?

一个,如果是该人物有一定历史原型,那么用原本的名字,比如广成子、赤精子、,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仙人。

第二个,如果该人物是佛教人物,那么在取名字时会略作改动,比如拘留孙佛被改成惧留孙,文殊菩萨被改成文殊广法天尊,普贤菩萨被改成普贤真人,观音菩萨被改成慈航道人。

四人中,文殊在封神大战中的表现最为亮眼,尤其是在万仙阵中带头出战,大破太极阵。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原作者特别为文殊取名为广法天尊,以示尊崇。

第三个,如果是《封神》原创人人物,取名则比较随意,像黄龙真人、太乙真人称之为“真人”,道行天尊称之为“天尊”,灵宝称之为“大法师”,道德真君称之为“真君”。

作者为使文章鲜活,在取经时刻意用不同称呼,其实,无论他们被叫做什么,都是道派仙人,都是金仙修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