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題考試,考生卻提前交卷,皇帝大怒:你是在藐視朕嗎?

為了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被髮明出來,之後成為封建社會的主要選官制度。

當然,科舉考試製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都會有一些小方面的改動,例如唐高宗時期就增添了殿試科,由皇帝親自對會試優秀者進行考試,得勝者為狀元!

皇帝出題考試,考生卻提前交卷,皇帝大怒:你是在藐視朕嗎?

北宋建立後,繼續沿用通過科舉考試選官這一制度,為朝廷選拔了大量人才。可以說,科舉制度發展到非常成熟的境界,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了,但還是免不了鬧出一些笑話,成為我們今天茶餘飯後的談資。

殿試用三題,為以先納卷子,無難犯者為魁。

據《玉照新志》記載:北宋初年錄取狀元是看誰先交卷,王嗣宗和陳識同一時間交給趙匡胤,趙匡胤為難了不好定奪,出了個哭笑不得的損招——讓他倆對打,結果王把陳揍趴在地上得了狀元。

能怪誰呢?皇帝定了先交卷的為狀元,應試者也沒有辦法,你總不能怪皇上吧?那就怪陳識自己沒有好好練功咯,導致最後打輸了,狀元之位也丟了!

皇帝出題考試,考生卻提前交卷,皇帝大怒:你是在藐視朕嗎?

趙光義繼位後,他跟哥哥的想法不同,覺得慢慢作答的人更顯沉穩,遇事才會不驚慌,於是又有一位考生倒黴了。

有一年,宋太宗趙光義在主持殿試考試時,一位名叫錢易的考生想要佔提前交卷的便宜,不到半天就答完三道題,然後匆匆忙忙趕去交卷。

不料想,宋太宗趙光義卻對此事感到非常的憤怒,自己辛辛苦苦想出三道題目,你竟然不到半天就答完,“你是在藐視朕嗎?”

皇帝出題考試,考生卻提前交卷,皇帝大怒:你是在藐視朕嗎?

就這樣,這位名叫錢易的倒黴考生非但沒有通過殿試,反而連進士的資格都丟了。不過,他卻因此博得一個“才子”的美名,甚至有人說他的才能不在李白之下。

過了幾年,錢易又去參加了科舉考試,感覺自己肯定能夠得第一的,但因為主考官不公,只得了第二名。錢易感到憤懣不平,於是上奏指責朝廷科舉考試多有弊端,只會瞎指揮。宋真宗看到奏表後,感到非常不高興,於是又將他降為第三名。

如此有才學之人,卻一連遭受到那麼多倒黴事,也是夠委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