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市值縮水超40億美元,馬斯克走下神壇?

馬斯克又迎來人生中的一段“至暗時刻”。

在特斯拉私有化失敗後,身為CEO的馬斯克“黴運”並未散去:其在9月6日晚參加美國最受歡迎網絡直播節目之一的《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時,竟然對著鏡頭抽起了大麻煙;第二天,兩名特斯拉高管宣佈離職,其中包括人力資源主管和首席會計官。

受此影響,特斯拉股價在7日一度暴跌超過 10%,市值縮水超過 40 億美元。而高盛研報預測,特斯拉股價未來半年將會大跌30%。

這一切充滿了戲劇性。今年2月初,由馬斯克一手主導的 Spaqce X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成為人類宇宙探索的全球英雄,一度被世人“封神”。但如今,隨著爆出一系列醜聞,這位“浪子”似乎正一步步走下神壇。

眾人看傻眼了:

一日市值縮水超40億美元

在數十萬觀眾面前抽起大麻煙,馬斯克的行為令人看呆了。

9月6日,在接受JoeRogan的Podcast直播採訪時,馬斯克應對方邀請吸了一口大麻,之後還在鏡頭前喝起了威士忌。該節目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網絡直播節目之一,馬斯克的採訪直播在五小時內吸引了近45萬觀眾。

一日市值縮水超40億美元,馬斯克走下神壇?

值得一提的是,該直播視頻在美國網絡上引起爭議。有人指出大麻在美國加州等地是合法化的,但也有人認為馬斯克在採訪中代表著特斯拉CEO,違反了特斯拉員工商業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規定。

隨著事件發酵,馬斯克遭到了美空軍的調查。CNBC報道稱,一位美國軍方官員7日透露,美空軍已經開始調查此事,因馬斯克的SpaceX與美空軍有多項價值不菲的合同。《福克斯財經網》報道指出,持有美國政府安全許可的人是被禁止吸食大麻的,這也是空軍進行調查的核心問題。

而眾多分析師認為,此事影響惡劣,如此動作對特斯拉和它的股價來說,無異於自殺行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伴隨著馬斯克當眾抽大麻煙的消息,是特斯拉一天內兩位高管宣佈離職。

9月7日,特斯拉人力資源主管 Gabrielle Toledano 主動請辭,首席會計官 Dave Morton 在任職僅一個月後也選擇離開。在公司命運攸關的時刻,兩位大將同時離去,不得不令人懷疑特斯拉內部軍心渙散到了何種地步。

尷尬的是,這次只是特斯拉離職潮的“冰山一角”。據媒體統計,去年特斯拉約有20名高管離職;在過去五年左右的時間,特斯拉約有50位高管離職,其中既有行政高管也有技術高管。

受事件疊加影響,特斯拉股價在7日一度暴跌超過10%,市值縮水超過40 億美元

私有化夢碎:

17天“退市夢”化為泡影

當然,更令馬斯克“心灰意冷”的是之前特斯拉私有化失敗。

8月7日,馬斯克發佈推文稱,將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對特斯拉進行私有化,該價格較當時股價溢價逾20%,並稱該私有化的資金已經落實。按照每股420美元來計算,特斯拉的價值將達713億美元。

消息發佈後,特斯拉股價飆漲7%,隨後交易暫停一個半小時,當日收漲11%,空頭損失慘重。

可以說,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槓桿收購交易。如果特斯拉最終在420美元價格被私有化,那麼對應的市值在820億美元,算上通貨膨脹的話,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一筆私有化交易。

然而,隨之而來的質疑聲令馬斯克頭疼不已。

8月10日兩位投資者起訴馬斯克及其特斯拉公司涉嫌利用欺詐性的“私有化事件”來人為地操縱股價。數天後,馬斯克發推文回應外界對資金的質疑,聲稱關於私有化的問題上正與金融顧問銀湖資本、高盛等溝通,他還表示特斯拉私有化資金來自沙特。

但很快遭到了“打臉”。銀湖資本回應稱目前沒有參與特斯拉私有化交易,高盛並未確定是其正式顧問,只是正在與特斯拉對話。更有消息傳出,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正在洽談投資特斯拉競爭對手Lucid Motors。

8月15日,有消息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特斯拉發出了傳票,涉及該公司私有化和馬斯克關於融資的言論。

為了平息市場質疑,馬斯克於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聲淚俱下回顧了過去所面臨的巨大壓力,稱過去一年是他職業生涯中“最艱難、最痛苦的一年”。但馬斯克的哭訴並沒有得到市場的同情,鑑於私有化資金仍未有著落,摩根大通大幅下調特斯拉股票目標價近40%。

直到8月24日,馬斯克宣佈放棄私有化,僅維持了17天的“退市夢”宣告破碎。

危機根源:每分鐘“燒掉”7430美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通過這一系列挫折,不難一窺這家造車“巨無霸”背後的窘境。

先是產能問題。去年7月,馬斯克曾向外界承諾,到當年年底,Model 3的產能將達到每月2萬輛的水平,但是在當季財報公佈後,真實數字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3個月裡,Model 3總共出產了2425輛,在該季度的第一個月裡,僅僅生產了260輛,這些數字均與馬斯克之前給出的承諾相去甚遠。

進入2018年後,外界看空特斯拉的言論甚囂塵上,圍繞的關鍵便是Model 3的產能問題。直到8月1日,特斯拉發佈了第二季度財報,表示已成功實現了每週5000輛Model 3的產能目標,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其產能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但起碼稍稍令人安心。

相較之下,外界最為擔憂的特斯拉財務問題卻並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根據特斯拉的2017年財務報表顯示,去年該公司花費了34億美元自由現金流,較2016年增長一倍多。截至2017年底,特斯拉賬上還有34億美元流動資產,其中1.5億美元為現金形式,其他為應收賬款、存貨等。

就債務方面來看,特斯拉截至2017年底共有230億債務,其中94億美元為長期債務,而短期債務也高達76億美元,所謂短期債務,在會計上的定義是在未來12個月內需要償還的債務。

因而根據流動資產和負債的配比粗略來看,特斯拉在2018年面臨的資金缺口高達20多億美元,財務狀況確實非常吃緊,特斯拉成立至今沒有在任何一個財政年度中實現過全年盈利,在過去的9個季度中,8個季度出現虧損。

彭博分析師預測,特斯拉每分鐘“燒掉”7430美元,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在過去6個季度中持續為負,所以特斯拉的現金儲備一直處於消耗中。截至第二季度,特斯拉的現金儲備為22億美元,較今年第一季度末的26.7億美元,又消耗了4.7億美元。如此“燒錢”,特斯拉的資金危機成為了外界津津樂道的話題。

到中國建廠:還需一筆“天量融資”

“燒錢”不易,資金從何而來?特斯拉把目光投向了中國。

5月初,特斯拉在上海註冊了一家新公司,這是特斯拉首個美國以外的工廠,當時就被外界解讀為是特斯拉即將國產化的前奏。

7月初,馬斯克親自到訪中國,參加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的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計劃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年產能50萬輛工廠。之後在北京,特斯拉宣佈將擴大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規模,深化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