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最近随着COD15的吃鸡模式上线,比较党又开始了和PUBG之间的比较,而肉眼可见的玩家开始奔向了COD的吃鸡。

即使是在这个吃鸡退热的时期,也依然吸引了不少的玩家,除去情怀之类的因素,在诸多的低成本廉价吃鸡里,依托《使命召唤》本身的游戏品质推出的吃鸡模式,带来的综合游戏体验甚至能够高于PUBG。

其实想想都知道,不说别的,在高画质下的流畅度、稳定性,画面色彩构建和谐舒适,加上枪械丰富度、情怀加成和黑色行动人物加持,似乎开始杀出了一条路。

今年的搞事情游戏之《COD15》,搞事情吃鸡模式似乎还是挺不错的。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当然无论怎么说,首先他是《使命召唤》,而使命召唤最熟悉的射击手感和方式本身就有些不一样,然后加上血量之类的设定后很明显的会出现不适。

简单的说,首先《使命召唤》系列的射击的打击感有些不让人满意,放在单机里还好,因为杂兵三枪一个定理所以影响不太大,但是在联机游戏里不一样。

通过命中声效、效果、画面等综合组织的打击感,是玩家判断是否命中并且调整枪支的重要依据,然而COD做的并不好,不如PUBG。

所以会出现击中了满意实感、不知道到底中了几枪的情况,虽然一如既往的加上了击中后会出现白色X标识的设定,但是在混战中很容易无法判断。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玩过COD的都知道,并且也应该记得,被重装兵统治的噩梦,手雷榴弹什么的都用上。

在多人对战里,首先要有血量就不能三枪死,要平衡威力玩家血量、增加伤害承受能力提升游戏的可持续性,加上防具,就出现了,好像面对重装兵一样的感觉——当然也可能单纯的因为枪马。

然后200的HP设定和移动打药,让很多玩家可能会相对的不适应这种情况,打死人需要更多的子弹。

当然,比起塔科夫还是要好很多,毕竟要平衡游戏性,但是突然从吃鸡转过来肯定会不适应,老COD玩家可能会觉得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其他玩家来说就不一定了。

不过这样的好处就是,游戏体验可以相对好一些,生存率会高一些。

而普通模式则是150HP,之所以大逃杀的HP更高可能是提高容错率和生存率,提升存活时间增加游戏性。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除去打击感、生命值带来的容错率问题外,相比PUBG而言画面细节和内容丰富度都要好处很多,当然愿意很简单,COD系列由现成的可以用。

无论是黑色行动系列的枪还是人物皮肤,拿来就用,载具也是一个道理,加上并非单独研发的游戏,而是《COD15》的附加品一样的模式,借助COD扎实的基础做到了足够好的画面和细节度。

诸如舔包的伤害解开的包的拉链、尸体上松开的防具扣子等,包括狙击枪的狙击镜在未开镜的时候可以看出周围的景色的反射。

而整体的画面与其用真实来说,不如说是养眼,无论是暖色调、绿色的草木还是沙子的色调,视觉感受非常舒适。对于游戏来说,比起真实度,有时候这种舒适感才是保证玩家游戏体验的要素。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作为一向因为剧情而受到欢迎的COD,在这次注重了游戏性,常规的多人模式中的诸多设定里更类似《守望先锋》而不是常规的FPS游戏。

其中的道具、回血等理论上会让人想起R6,可是这种比起细节战术性来说更重视直接对射和碰撞的玩法更加的类似于《守望先锋》,然后其中的元素再以物品的形式加入到大逃杀模式中,什么拉索快速移动、飞斧杀人等,丰富道具武器和手段。

而且从节奏感来说,更类似于《战地》系列的快节奏对打,和以前的COD联机有所不同,以前的COD联机更接近于CS的状态,无论是二战还是现代战争的(CDO OL不算),以对射为主,游戏内容其实丰富度不够,加上地图都偏小人数也少。

当然现在的常规匹配中也是小地图,但是游戏内容比以往丰富,可玩性就增加了。

总体来说,搞事的《使命召唤15 黑色行动4》确实搞的不错,用增加游戏内容、丰富手段的方式增强了可玩性,虽然说射击的打击感手感什么的确实有些欠佳。

不过从此开始COD开启了转型,联机为主、剧情穿插活动内容等,类似于R6的机制,并且应该是打算做长线的联机游戏。

当然这次《战地5》和COD15区别已经这么大了,要是谁还拿来比的话那就真的该去找杨教授了,不过按照这个趋势PUBG有点悬,毕竟COD的品质和影响力双重BUFF下,其大逃杀模式长远来说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