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明智的抉擇:讓兒子做了13年的文盲!

皇太極死後,孝莊太后與順治帝孤兒寡母步履維艱,多爾袞攝政飛揚跋扈,眼看著帝位岌岌可危,母子性命危在旦夕,精明的孝莊做了一個所有人都驚愕的決定...

1643年皇太極突然病逝,皇長子豪格與皇太極的14弟多爾袞為了皇位開始展開激烈爭奪,雙方相持不下。最後雙方妥協的結果是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6歲的福臨登基,年號順治,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輔政。

孝莊太后明智的抉擇:讓兒子做了13年的文盲!

福臨的母親是皇太極的五宮后妃之一的永福宮莊妃,即後來多爾袞鬧出諸多傳聞的孝莊皇太后。這一年孝莊32歲,多爾袞31歲。至於後來孝莊到底有沒有“下嫁”給多爾袞,這也是清朝歷史上的疑案之一。不管怎麼說,皇太極死後,大清王朝的權利掌握在了多爾袞的手中,期間,多爾袞的封號由攝政王,逐步加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1648年更尊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

1650年多爾袞狩獵途中死亡,已經13歲的順治皇帝開始親政。然而令人愕然的是,這位少年皇帝竟然看不懂奏摺。有人甚至說他是一個傻瓜皇帝!他怎麼就成了“傻瓜”了呢?多爾袞攝政的7年,順治帝都經歷了什麼?

其實,順治帝還是很聰明的,只是他不識字而已!

這也就引來另一個疑問,身為皇帝,就沒有人教他讀書識字嗎?答案是,還真沒有,而且這也是孝莊故意而為之的。

孝莊太后明智的抉擇:讓兒子做了13年的文盲!

按理,順治繼位後才6歲,朝廷就應該為他請來學識淵博的師傅學習文化知識。孝莊太后也向朝廷提出過,但多遭到多爾袞的拖延不辦。所以,從順治繼位開始,由於沒有請到老師,他也只能每天的瘋玩了,從不學習,以至於到了十二三歲,還是文盲一個。

精明的孝莊太后當然知道自己的兒子需要學習。其實她也有自己的考慮,當時的多爾袞權勢熏天,而且三十來歲,年輕力壯,經過幾年的攝政,原來和自己爭奪皇位的那一波人都被趕出了權利中心,多爾袞行事已經飛揚跋扈、肆無忌憚,順治皇帝的帝位可以說是岌岌可危、甚至生命都有危險,只要多爾袞起了念想,她娘倆隨時有可能淪為階下囚。

有一說,認為孝莊太后和多爾袞之間發生曖昧,也主要是為了保住自己和順治的地位。

於是,聰明的孝莊意識到,多爾袞不願意讓順治學習,就是怕他將來長了本領,威脅到他“太上皇”的地位,所以,乾脆孝莊就不讓順治學習,等將來有機會再做打算。

就這樣,順治帝每天就玩耍或者騎馬射箭,直到他13歲親政,才出現了這樣一個皇帝看不懂奏摺的難堪局面。

孝莊太后明智的抉擇:讓兒子做了13年的文盲!

多爾袞死後,孝莊太后開始安排給順治帝惡補文化課,在典籍《北遊集》中順治帝也講述了自己開始奮發讀書的故事“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至晚。然玩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後諸書,讀了九年,曾經嘔血”。可以看出此後的順治是奮發圖強,讀書到吐血,作為一個忙碌的皇帝,每天要處理許多軍國大事,只有晚上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可以讀書學習,這種辛苦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話說多爾袞暴亡後,順治帝親政,他將多爾袞開除宗室,剝奪所有封典,所有家產人口均入官。不僅如此,他又下令將多爾袞的陵墓平毀掉,殘忍的砍去多爾袞的腦袋,鞭屍示眾。順治帝的這種瘋狂舉動,除了發洩多爾袞對自己的壓迫外,大概也有替他的母后孝莊不得已委身“下嫁”的一種報復。

——全文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作者互動。有意外驚喜!

——更多精彩有趣的歷史故事,請關注頭條號“麥說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