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丨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基本路徑:基於實踐,再往前一步

成长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基于实践,再往前一步

最近,我主持召開了全區班主任論壇交流活動。在領略了各位班主任的獨特管理藝術之後,對當前班主任群體如何在現有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獲得專業成長,有了以下三點思考。

師愛:從本能到理性

師愛,一直是班主任在經驗交流時最為津津樂道的主題,諸如“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愛是走入孩子心門的鑰匙”之類的說法比比皆是。特別是很多班主任講到了藉助一些特殊的日子送給特殊學生特殊的愛的案例,這種做法很值得肯定。

問題是,學生被“愛”感動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最理想的當然是學生從此變了一個人,由“問題學生”一下子變成“五好學生”。只是這樣的結局往往只出現在理想的教育神話中,在真實的教育實踐中很少見到。

大多數的結局是,學生暫時“好”了幾天,然後“濤聲依舊”,甚至有可能擦乾眼淚繼續走老路。這種把感動作為師愛“成效”的做法,至少說明很多班主任尚未真正理解師愛的內涵。

在我看來,一個“會愛”的班主任,至少應做到三點:

一是“因生給愛”,就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愛;二是“愛要得體”,就是教師施愛的方式、方法要適當;三是“師愛有道”,就是班主任的愛心應該是源於本能、拋卻功利、追求專業的理性之愛。

也就是說,師愛源於本能之愛,但又超越本能。真正的師愛,應該把“感動”作為教育的開始,然後藉助科學、理性的教育策略,讓“感動”持續發酵、內化、昇華,並最終成為改變學生認知和行為的力量。

對於一個班主任來說,理性的專業之愛才是師愛之道,從“有愛”到“會愛”才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正道。

經驗:從技巧到策略

有位班主任,每晚睡前都給女兒講故事,女兒在這些故事裡學到了不少做人道理。受此啟發,他嘗試把故事引入班會,藉助故事來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實驗很成功,不僅學生在小故事裡“悟”出了大道理,而且曾經最為枯燥的班會也成了學生最喜歡的課。

在論壇中,他分享了幾個小故事,出示了他針對故事設計的小問題,並重點介紹了故事帶來的良好“效應”。

因為我正在主持省規劃課題“敘事型主題班會”的研究,而這位班主任“以故事為主”的主題班會與我的研究方向極為一致。於是,我便聯繫他,希望在班會設計問題上和他進行深入溝通。

電話中,他坦率地告訴我,他感覺以故事為主組織主題班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只是在靈光一現的時候借用某個故事來說明問題,就是個小技巧而已。當我問及他有沒有成熟的課例和實施策略時,他不好意思地說,他只是憑感覺臨時性使用,並沒有想到怎樣選擇故事、使用故事,更沒有打算構建策略、形成體系。

像這位班主任一樣,在實踐中以自己的智慧獲得某種教育經驗和技巧,並“小打小鬧”地在班級中隨性進行零散嘗試的人很多。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讓他們在某一個方面小有收穫,但是卻很難實現個人成長的重大突破。因為一個班主任如果過於倚重靈光突現的金點子,而不對具體的經驗做法進行系統整合,就很難實現教育效果的整體性、全局性和效益性。

也就是說,從技巧到策略,是對教育經驗進行優化提升的過程,也是班主任成長必須邁出的一步。

理念:從“治病”到“樹人”

在交流中,班主任往往把自己改變了某個“放蕩不羈的古惑仔少年”,調教好了一群“危害四方的害群之馬”,扭轉了某些“走向歧途的問題學生”之類的問題作為經驗的亮點。常規的格式是,先介紹學生的問題有多麼嚴重,自己怎樣運用智慧和技巧進行診治,然後就是問題一掃而光,學生變得光明燦爛。

應該說,對個別學生進行個別教育是班主任的職責之一,但不能成為主要職責,更不能作為班級管理成功的證據。原因有二:

一方面,班主任需要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其主要的精力和卓越的成就應該在於,以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影響和引領全體學生,讓他們儘可能成長得一帆風順。

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樹人而不是治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問題解決在未發生之前。問題學生的出現在所難免,我們可以積極地去改變問題學生,但是絕不能夠把這作為班級管理的全部和追求,更不能因此而遮蓋了我們在班級管理理念上的欠缺與不足。

神醫扁鵲和他兩個哥哥醫術差別的故事現在已廣為流傳。對於班主任來說,做一個像扁鵲的大哥一樣默默無聞的真正“神醫”,還是做一個扁鵲般聲名顯赫的“名醫”,不僅事關教育追求的境界,更關乎教育理念的高低——教育是“治病”還是“樹人”。

師愛、經驗和理念,是班主任的三大核心素養,這三個方面的完美改變和提升,對班主任的專業成長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基於實踐,再往前一步,就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基本路徑。

成长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基于实践,再往前一步
成长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基于实践,再往前一步

欄目:工作筆談

作者:孟令香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教育體育局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