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陝」字,來自於河南!說來話長,是三千年前的事情!

話說武王伐紂克殷後不過三年,姬發就死了,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姬發的弟弟周公、召(shao)公輔佐大侄子。

這個周公、召公不是後來的“周召共和”裡的周公、召公,人家是第一代周公和召公,周公叫周公旦,召公叫召公奭(shi)。周召共和裡的周公、召公是他倆二百年後的直系後裔。

周公旦和召公奭被歷史記住的唯一一件合作的大事,就是兄弟倆劃定了勢力範圍,史稱“周召分陝”。

當時天下比較不太平,殷商剛被滅國沒出幾年,殷地尚不安穩,他倆把周朝掌握的範圍大概分為兩塊地盤,一塊是老根據地,那是西邊關中一帶周朝發家之地,便於管理;另一塊是新解放區,那是東邊剛征服的殷商區域,疆域更大,人心很亂,也非常不好管理。

“陝西”的“陝”字,來自於河南!說來話長,是三千年前的事情!

當時的天下雖大,對哥倆來說,核心區域其實就是兩塊,一塊是老根據地渭河平原,一塊是新解放區中原大地,老區和新區是相連的,大概呈現一個啞鈴型,相連的那塊區域比較狹窄,叫做崤山山脈。

崤山山脈的中間有幾塊小盆地,人們把它叫做塬(原),其中的陝塬(原)在現在的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市陝縣,面積比較大,屬於地標性地貌。

哥倆商量,就以陝塬(原)為界,東邊歸創業型的周公管理,西邊歸守成型的召公管理,各司其職,安定一方。

現在的陝縣(已改名陝州區),古代就叫做陝塬(原),在不同時期也叫作陝城或陝陌或陝州,能看得出來,不管叫什麼,萬變不離其宗,都帶個“陝”字,“陝西”和“陝東”就成為了當時的地理名詞。

“陝西”的“陝”字,來自於河南!說來話長,是三千年前的事情!


後來的流傳過程中,我們看到“陝東”由於地理面積太寬大,並不適應形勢需要,被逐漸遺忘在歷史的煙塵中。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就是指的崤山以東的那六個國家,可見到了戰國時期,“陝東”一詞即被“山東”代替。

唐代開始,出現了“陝西節度使”這個地名加官名,“陝西”一詞正式確立;宋朝,改為“陝西路”;元朝,陝西行省;明朝,“陝西布政使”包括陝西和甘肅等地;到了清朝,陝甘分家,陝西就成為了今天的陝西。

直至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博物館裡,還有下圖照片中一座被保護起來的3.5米高的石柱,據說它就是當年周召分陝時所立,真要是當年所立,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了。

“陝西”的“陝”字,來自於河南!說來話長,是三千年前的事情!

“陝西”的“陝”字,來自於河南!說來話長,是三千年前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