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房地產市場會一直火爆嗎?熱度還有多久?

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壓力之下,前陣子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基調,緊隨其後的還有棚改政策的高調降速與調整。

中央發聲,地方調控!看起來此次中央政府是下了決心要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花大力氣遏制房價,這次至上而下的房地產調控力度強於以前。

然而雖說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猛漲態勢得到了較好的控制(部分城市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三四線城市卻仍然是後知後覺,量價表現均要遠遠好於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伴隨著這幾年城鎮化速度加快,贛州的房價也有了很大的漲幅,直至今日章江新區已經再難見到萬元以下的房子了,這樣的消息,對於還沒買房又必需要買房的人來說可不算一個好消息。

特別是對於那些在一二線城市工作卻又買房不起的遊子們,本來還有一個賺了錢回老家買房的退路,但現在看來,如果房價再這麼漲下去恐怕要連老家也回不去了。

那麼,贛州房地產市場會一直這樣火爆下去嗎?房價上漲的衝動與勢頭還能走多久呢?

筆者認為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會有“涼意”襲來。


贛州房地產市場會一直火爆嗎?熱度還有多久?


三四線城市開始受導一二線城市的調控壓力

繼一二線城市房價觸頂後出現橫盤或是下跌的情況,一些火爆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房價正在成為調控新的重點。

客觀來說,近兩年贛州的房地產相關主管部門其實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怎奈突然釋放出來的需求量太過於強大,短短一年不到就把贛州樓市庫存從嚴重過剩給幹到了嚴重短缺。

放在如此“飢渴”的市場,嚴厲的調控政策看來作用也是有限了。

不過,在我們國家,房地產市場形勢從來都是需要傳導的,不管是政策帶來的壓力還是市場的情緒,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情況往往會滯後於一二線城市。

只是一個本來就風生水起的市場你突然讓它卑躬屈膝,心裡自然是十分不願意的,它還想多過幾天的好日子,但其實已經有了“內傷”。

殊不知旁人看到的活力四射,其實已經開始發虛了。

棚改政策有了微妙變化

眾所周知,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被推高,除了炒房客原因之外,最大的推手應該是國家的棚改政策和去庫存精神了,這兩項政策讓那些原本不需要買房的群體一下子都變成了剛需。

過去兩年,贛州的棚改力度空前,受益於政策帶來的紅利,本地產生了一大批土豪級需求。

但這也是有限的,當棚改政策悄悄降溫之時,當贛州市場從去庫存轉向保供應,當需要重新安置的剛需也解決了住房問題之後,樓市供需也會慢慢發生變化,市場很難持續保持上漲態勢。

供應量開始回升

考慮到當前贛州樓市供不應求,政府也加大了土地供應,今年上半年,僅經開區便出讓住宅用地12宗1109.44畝,同比增加157%。

近兩年來,包括恆大、中海、中梁、碧桂園、保利、新力、嘉福、綠地、聯泰、美的、金科等房企都已經紛紛在贛州拿地,年尾開始,贛州一手樓盤的供應量會有明顯提升。

未來消費者可以重點關注一下市場內新增樓盤數量,畢竟經濟的規律總是離不開“供需”二字,當贛州樓市供需平衡了,房價自然也就穩定了。

炒房客正在擠出市場

一個火熱的市場背後總是少不了“投機者”,不可否認,在贛州炒房已經造就了多個創富神話,而這也帶動了更多的資金和人衝入這個市場,住宅的投資價值被無限放大。

曾經有一位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老闆對筆者說過,贛州正在進入全民炒房時代!

這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這兩年,真正剛需客如果想要買到“一手且性價比高”的二手房卻實很難很難,大部分好的房子已經在炒房客手中倒過手了。

而如今,市場中的炒家們正在變得謹慎,售出的房源已經開始超過收購,除非非常好的房源,一般炒家都不會輕易出手了。

為了配合國家“房住不炒”和“讓房子迴歸住房屬性”的政策,未來贛州市可能會進一步加大管理措施,讓一些鑽空子,踩邊線的炒房客失去“土壤”。

當炒房客真正離開的時候,才是贛州的樓市真正冷靜下來的時候。

綜上所述,在以上提出的幾點理由支持下,再配以持續高壓的房貸利率政策,筆者認為贛州樓市這一波持續二十多個月的“高潮”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悄悄退去,屆時,贛州樓市會感到一絲真正的“涼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