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這兩個15歲的少年的故事竟將決定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前途

中年女子克里斯汀在美國國會山鄭重其事宣稱,把潮溼的記憶在燈光下暴曬:


本文改自胡曼荻女士文章

現實中的一場羅生門,在美國上演。三十六年前的記憶,翻出來的過程,被電視臺直播,網絡直播,一個時段,基本上美國各大傳媒的頻道,均鎖定一場國會聽審,機場甚至飛機上,人們全神貫注觀看,本來的正劇,演變成鬧劇,劇中的男女主角,當年的少男少女,已步入中年。

36年前,這兩個15歲的少年的故事竟將決定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前途

中年女子克里斯汀在美國國會山鄭重其事宣稱,把潮溼的記憶在燈光下暴曬:

當年的我,15歲的花季少女,在一所女校上學,女校通常會和男校聯誼,開舞會啊,開派對啊,我認識了叫布瑞特(Brett)的男孩,他比我大兩歲,我們會在一些派對上見面。三十六年前,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一生。

那晚,我去參加一個派對,我不記得日子了,也不記得在哪裡了,記得有幾個朋友在那裡,我本來在樓下,然後去樓上的洗手間,沒想到忽然被不知什麼人拉入一間屋內,定睛一看,是布瑞特和他的好朋友馬克(Mark),布瑞特把我按在床上,要脫我的衣服,我要喊出聲,布瑞特用手按住我的嘴巴,我無法喘氣,很懷疑他會誤殺我。馬克和布瑞特在屋子裡大笑,把歡樂建立在我的痛苦代價上。我不記得是如何回家的,但是,從此我心中便出現了陰影。

當晚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樓梯、床和兩個男孩子的狂笑。我百分百肯定那個布瑞特對我做了性騷擾,讓我一輩子有難言之恥,只敢和幾個少數的閨蜜分享,後來只能和我的心理醫生分享。

突然的一天,我看到那個叫布瑞特的傢伙,被提名要當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我覺得他這麼差的人品,怎麼能勝任這個終身制的法律界至尊職位,為了履行我一個選民的義務,我寫信給我的議員,沒人搭理我,但是有一天突然媒體人在我家門口出現,逼得我不得不曝光。

克里斯汀說到動容處,潸然淚下。當被問到她對此事多有把握,她堅定地說:100%。

克里斯汀退場,布瑞特登場,眾目睽睽下,他開始發飆,義憤填膺陳述:

我是被誣陷的,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我從來沒有對克里斯汀和任何其他女人女生做過任何猥瑣的事情,自己從小有記錄的習慣,36年前我的日曆表上,我每天為學習拍得滿滿的,不可能有時間參加什麼派對,根本不知道為何這個克里斯汀抓住我不放。我偶爾會喝啤酒,我喜歡啤酒,但從來沒有因喝醉過而喪失記憶。這是民主黨的陰謀論,就是為了陷害我,他們可以掌權。

一場羅生門,她說,他說,迥然不同。國會這麼重視,美國民眾這麼關心,因為,這個叫布瑞特的男孩,學習很好,家境很好,機會很好,出身優越,父母就是法官,從小出人頭地,進入耶魯法學院,當上地區大法官,被稱為卡瓦諾法官,一路走得順風順水,被提名做聯邦大法官,一個終身制的職位,對美國法律制定舉足輕重,民眾有權知道他的過往,他不過在經過一場工作面試。

三十六年前的事情,原本,孩童時期的荒唐事,如果做過,承認了,都可以理解,不過是過眼煙雲,沒有人糾結。克里斯汀是個富家女,布瑞特是個官宦子弟,兩人都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後代,卡瓦諾給自己塑造的是完美形象,好男人的形象:好父親、好丈夫、好學生和好法官,不容一絲瑕疵。有趣的是,在他高中畢業的黃頁書上,他曾肆無忌憚地談論喝酒、女孩和性,少不更事,口無遮攔。他說自己到了大學還是處男,刻苦努力。他的耶魯同學說他經常喝醉,有多次酒後失態的行徑。人生漫長,誰都可能犯錯,年輕時做一些荒唐事,並不可恥,浪子回頭金不換,世人都有容忍性。卡瓦諾的自畫像和同學朋友對他的描述出入太大,才是問題。

最詭異的是,克里斯汀提到一個目擊證人,這個叫馬克的少男,曾經是布瑞特最好的朋友,如今亦為中年男,是個作家兼導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裡面記載著他少男時的瘋狂舉動,書中有個和他一起喝酒泡酒的哥們,雖然沒有直呼其名,看起來像是指布瑞特。克里斯汀既然敢提馬克是證人,至少她是有底氣的,如果陷害汙衊,誰也不會找個對方最好的朋友做證人。不過馬克說他什麼都記不得了,雖然他寫過幾本書,來記錄他的迷茫掙扎的過往,他也不願意出來作證,只是寫了個證明信,交給國會。

羅生門背後,共和黨把它上升為民主黨的陷害,民主黨當然想借機不讓一個極端保守的共和黨當上大法官。那個叫克里斯汀的女孩,如今被稱為福特博士,她的這個姓,便是名門後代,如今是一所加州大學的教師,歲月的滄桑在她臉上刻下痕跡,五十一歲的她,看起來像個老太太。卡瓦諾法官本來是判案子的,每天在決定別人的命運,如今被國會公開盤問,反而有些不知所措,表現不盡人意,他顯得暴躁、猶豫、遊離、不敢面對問題,旁顧其他,避重就輕,似乎不具有偉人氣質。

美國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門的領袖,並主管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美國最高司法官員,領導最高法院的事務並在彈劾美國總統時主持參議院。同時,按近現代傳統,大法官還主持美國總統的宣誓儀式!

作為當事人,可能他們也不曾想到,36年前,兩個懵懂的15歲少年的故事將會成為未來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這個世界最強大國家司法前途的決定性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