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你真的會讀書麼?

你肯定會說,讀書誰不會,從認識漢字到現在,不知道讀過多少書了,可是你真的會閱讀嗎?是不是很多時候,一本書通篇讀下來,發現自己什麼也沒有記住。有時候這個過程還很單調,就像在完成任務,而且讀完之後很少會再讀第二遍。

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是不是還在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這本書我翻過了,是過眼雲煙,還是真的有所收穫,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如果問你收穫了多少,你是否能說出個一二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讀書的時候,做好讀書筆記。每個月讀1本書,吸收10%,別人每個月讀2本書,吸收20%,時間長了,這個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很多事情,你做了沒什麼成本,你不做,時間一長,以後再想補上來,這個成本就高了。

帶著筆記去讀書,讓讀書不只“讀過”,還要把讀過的書記在腦袋裡。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1、建立屬於自己的書單。

都知道要讀經典名著,光中華大地就上下五千年了,好書、值得讀的書太多了。我們做不到每本書都獵讀,也並不是每一本好書我們都要去翻閱。

很多時候,我們更多地是被動地接受日常生活中的訊息,如何遇到自己想要讀的書,在與朋友聊天的時候,聽他說起這本書不錯,可以涉獵一下,或者是直接看各類書評、大咖推薦的書單,覺得有用的都可以填充到自己的書單中。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老生常談,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找一張紙,寫下自己的書單,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

進入書店,各種類別的書琳琅滿目,結果往往是買了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書,自己本來想要找的書卻沒有找到。用購書清單去買書,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

尋找能與自己長期共處的書,平時多做筆記,把能讓自己換髮精神的書記錄在筆記本里,“讀了它我就可以做自己”的書,把這類書作為自己的精神食糧,能夠給自己堅實的心理支撐。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2、信息一元化讓筆記變得簡單

上學的時候,老師要求英語一個本子,數學一個本子。那做讀書筆記的時候,是不是要職場類的書一個筆記本,閱讀類的書一個筆記本。不管是按何種方式劃分,你都要準備不同的筆記本,還有隨身攜帶,想想都夠讓人沮喪的。

可以試試把所有的只放在一個筆記本,隨身只攜帶一個筆記本。把想讀的書和讀過的書都記在同一本筆記本里。既可以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提供了條件,又消除了寫筆記的壓力,更有利於把讀書筆記堅持下去。

那是不是要在一個筆記本中做好分類,這樣可有利於後期查找。可是我們所做的筆記不是文獻,是供自己查閱的,相比其他,我們對時間更有印象,不按分類,按時間的順序進行書寫,後期查找時,在某段時間裡進行尋找,更容易找到。

現在這個筆記本便是你的,你按著時間順序,可以書寫任何內容,可以靈活運用速記和略記,可以隨意粘貼。只要寫上就好。

不光讀書筆記,也可以記錄下很多與工作毫無關聯的信息,即便無法直接用在工作中,可是很多信息都能對你在工作中冥思苦想的問題有所助益,也能幫助你培養髮現問題的意識,並會成為思考問題的線索。

所以不用考慮所記下的信息是不是立刻可用,只要記下便好。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把有趣的的、好看的,都記錄粘貼在筆記本上。自己親手整理的東西,帶著屬於自己的記憶,後期查找起來也更方便。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3、筆記讓讀書成果一目瞭然

一切以“能堅持下去”為先。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而且親手寫文章的好處比口頭敘述要多。

在寫讀書筆記這個前提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也會發生改變,我們會進入主動尋找書中“打動人心的內容”的工序。

寫讀書筆記可以鍛鍊我們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美國廣告大事詹姆斯 韋伯 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說道: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組合碰撞,是不會產生創意的,一個創意好不好,關鍵在於如何安排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係。而讀書筆記便是一劑解憂藥。

做筆記時,對書中的思想,只關注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即可。這不是語文考試,不用去揣測“筆者想要傳到的信息”,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內容就好,只寫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書寫的過程,也是整理自己想法的過程。不要為了堅持寫讀書筆記而走形式主義。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在讀書筆記本上,寫上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前面用〇標記,自己對著篇文章的感想(評論),前面用標記。

只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只記錄與自己共鳴的文字,寫上主觀評論。及時客觀上很重要,如果眼前的信息無法與自己在感性層面上產生共鳴,那麼再讀多少次你也不會有什麼感想。

評論寫上自己當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摘抄這一段文章的原因和自己當時的想法才是日後值得參考的貴重資料。把作者的想法和自己的話放在一起,也是感受彼此“落差”的好機會。

目前自己的評語可能只有“真棒”之類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語句,但也可以通過這件事來正視自己的不成熟,從而養成不管是什麼想法都立即寫下來的習慣。這也是練習寫作表達的一個好方法。

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存好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思考,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

讀書時所獲得的感想正是原創思考的源泉。所以無論是參加會議、聽課還是演講,是接受進修培訓還是對一些設施活機構進行參觀學習,都可以用“蔥鮪火鍋式”筆記。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4、摘抄的妙處

在摘抄的過程中,可以促進我們加深對這本書的記憶,同時也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我們會很容易發現作者經過反覆思考、藏在文章裡的機鋒。

你可能會覺得沒必要抄寫,或者可不可以只寫要點?你要知道,想要總結出完美再現作者意圖的要點是很困難的,總結要點要比抄寫原文還需要費更多的腦力勞動,也更容易讓人產生疲勞心理。

那是不是什麼都要摘抄,當然不是的,只尋找最具代表性的語句,只摘抄讓自己心動的語句。不是找那種讓人覺得“理應如此”的文章,而是覺得“這麼一說確實有道理”的內容。

對書中內容感同身受固然讓人心情愉悅,但這也代表這次讀書並沒有給你帶來新的內容,相反,如果一篇文章顛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的認識發生動搖,在抄寫和重讀的過程中仍然會讓人信服或者是感覺到震撼,這種文章才是真的值得摘抄的。


為何讀了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5個閱讀技巧給你解惑


5、養成重讀書評的習慣

讀完一本書,寫完書評是不是就結束了。當然不是,沒有時間重讀一本書,可以重讀這本書的書評,這樣可以無形中加深我們的思考。

讀書筆記是一種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

在讀書筆記這一產物中再生產出原創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鋒利,在原創文章中產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細緻、深刻的。

積極輸出可以促進思想內化。你可能會在讀書筆記時遇到“應該摘抄哪段文章”、“應該如何評論這點”這兩個問題,實際上這就是思想輸出的第一步了。

所以我們在重讀的過程中,能夠增加對之前不甚瞭解的認識,每天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收穫一些新的知識和欣喜,慢慢地,我們對書中內容的感想和理解自然也會發生改變。在不知不覺中,這些內容會融入我們的身心,深深地刻印在頭腦和身體裡,變成我們無形的財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