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蓮怎麼養 八個步驟讓你學會種植碗蓮

養植碗蓮最好使用底部不透水的瓷盆、釉盆,泥土使用河塘泥最佳,每天給它7、8小時的光照,不能一直放在室內。在初栽時澆水不要太多,夏天可早晚各澆水一次,用水前要先晾曬一天,還要在立葉抽生時追加鉀肥。另外,葉量多時要及時修剪。那麼,碗蓮的具體種植方法有哪些呢?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碗蓮怎麼養 八個步驟讓你學會種植碗蓮


碗蓮的養殖方法

1、播種時間:蓮子無休眠期,只要水溫能保持在16℃以上,四季均可播種。蓮子在溫度、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2、種子處理:蓮子外殼堅硬密實,浸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破口,蓮子的一頭有小突尖,另一頭有小凹點。把有小凹點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鉗子夾破一小口,注意不要夾傷種胚,也不要去殼。

3、盆土選擇:養殖碗蓮最好選擇底部不透水的瓷盆、釉盆。此外,容器的大小最好在直徑25-35釐米,深度20-25釐米之間,這樣既可以裝足夠多的營養土,又可以使其根鬚充分生長。河塘泥是養殖碗蓮最佳泥土,含有豐富有機質的田地泥土也可以,一般土層厚度為15釐米左右。

碗蓮怎麼養 八個步驟讓你學會種植碗蓮


4、充足光照:碗蓮是喜光植物,每天需要7、8小時的光照時間,因此一定要讓它受到充足的光照,不能長期放在室內。光照不足影響碗蓮開花,如果碗蓮的光照不足植株就會停止分櫱花芽,並且葉子還會發黃,沒有花芽,碗蓮當然不可能開花了。

5、掌控水量:碗蓮是水生植物,生長階段不同澆水量也不同。初栽時,不宜過多,水太多會阻礙幼根生長導致爛根;葉片長大時,逐漸加灌清水;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用水應晾曬1-2天,使其水溫適宜,並且應注意水質的清潔,否則易造成病菌感染,影響生長。

6、入泥:選口徑18cm~50cm,深度15cm~30cm的無底孔容器,盆內加半盆塘泥,不要施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以種子全部入泥為度,使葉片自由舒展於水面。植後保持5~15釐米水層,但千萬不可把全部展開的葉片淹沒水中。碗蓮喜光,應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幼苗嬌嫩,遇陽光日灼有的會焦枯,但一般會發芽成活。待長出7~13片浮葉後即可出現立葉。一般來說,在長出5~17片立葉後可現花蕾。現蕾早晚,視品種天氣而異,有的品種在立葉長出之前就現蕾開花。

碗蓮怎麼養 八個步驟讓你學會種植碗蓮


7、適度施肥:碗蓮喜肥,所以在栽培種植前盆土中應添加腐熟豆餅、豆麩等作底肥。立葉抽生時,可追加鉀肥促進花芽的形成。 肥料不足也是碗蓮為什麼不開花的一種原因。其實這個施肥主要看碗蓮的生長狀況,如果在生長期,碗蓮的長勢比較好,自然不需要施肥,但是在開花前期,碗蓮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植株缺少營養,無法進行花芽分化,不開花也很正常。但是應控制肥量,不要過多。如果施肥過量,應勤換水,淡化消解肥力。

8、秋冬管理:碗蓮種藕嬌嫩易受凍害,遇低溫來時應放到0—5度的地方保存。冬季是碗蓮的休眠期,不需要光合作用可加深水位安全過冬。待到來年清明前後翻盆取出蓮藕重新栽植即可。

家庭養殖碗蓮的過程中,尤其是最初栽培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碗蓮的頂芽,不要損傷。不然會阻礙正常生長,發育緩慢,甚至導致腐爛。葉量過多會影響通透性,因此在葉片長得過多時應適當摘去葉片。及時處理掉病葉、枯葉也有利於碗蓮的健康開花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