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天之驕子李存勖的墮落?

鄭憨子


李存勖,晚唐晉王李克用長子,屬西突厥沙佗部人,五代十國後唐建立者。

俗話說:“出名要趁早”,李存勖11歲時,便跟隨其父李克用南征北戰。在一次平定三鎮叛亂的戰鬥中立下功勳,隨其父入朝受賞。

唐昭宗看著少年英雄李存勖,高興的拍著他的背說:“吾兒將來必是我朝的棟樑之才,今後可要為我朝盡忠盡孝啊!”後來李存勖再次立功,唐昭宗得知後對身邊人說:“存勖今後功績不亞於其父李克用。”此說一出,少年英雄“李亞子”的英名傳遍五州。

902年,晉王李克用與梁王朱溫作戰連連失利,心中憂鬱不已,時年18歲的李存勖勸解道:“朱溫雖然現在兵勢強大,但其篡唐野心路人皆知;我家三代忠良,只要咱們堅持,勝利必將屬於我們。”李克用聽後精神振作,靜待時機,最終打敗了包圍太原的梁軍。

908年,李克用病逝,24歲的李存勖繼位晉王。此時梁王朱溫篡唐,建立梁朝,史稱後梁。佔有今河南、山東、陝西數省及山西、河北南部一帶,聲勢浩大。

於是趁李克用新亡,李存勖繼位不久,大舉進攻晉王所據山西之地。兩軍激戰於潞州一帶,晉軍節節敗退。後梁皇帝朱溫親臨潞州前線視察,看到晉軍勢弱,便更加輕視年輕的李存勖。轉悠了一番,擺了擺新皇帝的威儀,號令三軍用命,徑直回汴京去了。

敵眾我寡,李存勖親冒矢石,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敗澤州一路梁軍;隨後轉攻潞州之敵,一舉打敗了梁軍,取得了潞州大捷。此役奠定了晉國的基礎,聲威震動天下。

朱溫得知潞州兵敗的消息後,捶胸頓足,感憤的說道:“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啊!我的兒子們更他一比,簡直如同豬一般。”

至此後梁對晉國用兵的絕對優勢被打破,李存勖鋒芒畢露,南擊後梁、北都突厥、東取河北、西並河中,晉國走上了復興之路。

923年,李存勖在眾多軍頭的擁戴下,在鄴都稱帝,自詡是唐朝李氏的繼承者,重建唐朝,史稱後唐。

此時後唐雖然名頭很響,但也僅佔據著山西、河北、以及山東北部地區,與李家父子多年的老對手後梁相比,也就落得個平手。

但虎子對犬子,李存勖對朱友貞(朱溫四子),勝負的天平開始向李存勖這邊傾斜。923年,朱友貞聽聞李存勖稱帝,怒火中燒,起全國之兵,分多路進攻後唐,國都汴京兵力空虛。

李存勖獲知後,兵出險招,命李嗣源率精騎長途奔襲,朱友貞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城破自殺,後梁滅亡。此時李存勖乘勝兼併了岐國,剿滅前蜀,佔據鳳翔、漢中及西川之地,後唐成為五代十國中疆域最廣的一朝,李存勖水漲船高,威震南方諸國,成為一代霸主。

誰知好景不長,原本英姿勃發的李存勖,雄心驟減。重拾少時的愛好,整天和一幫伶人廝混在一起,成為了一名文藝大叔。令天聽曲,明日裡與伶人們聯訣登臺演戲,樂此不疲。甚至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李天下”。

更要命的是李存勖愛屋及烏,給受寵的伶人胡亂派發官帽,讓跟隨他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氣憤不已。這還不算,李霸主又玩起了新花樣,寵幸閹宦,猜忌功臣。並聽從宦官們的建議將國庫裡的錢分為內庫、外庫;內庫用做皇家用度,外庫為朝庭、軍隊開支。

可是李存勖與楊皇后存錢上癮,緊著將外庫裡的錢往內庫裡撥拉。最後發展到朝庭裡的官員連俸祿都發不出,當兵的連軍響都拿不上,而內庫裡的錢堆積如山,真是玩過了頭。

926年,建立後唐三年多的李存勖,終於玩過了頭,作死了自己;被兵變亂軍射殺,時年42歲。

李存勖,藝名李天下,最終成為了“天下笑”。





方城闕


李存勖一生的成敗,和他父親李克用留給他的三箭遺志有很大關係,在完成這三個遺志之前,李存勖英明神武,經常親冒矢石,打下江山,當遺志完成後,他沉迷於美色和遊樂,迅速墮落,甚至把大好江山都弄丟了。

908年正月,李克用病重,臨終前,他留給兒子李存勖三支箭,代表了他的三個遺願,第一是滅掉幽州的劉仁恭,第二是打敗契丹的耶律阿保機,第三是滅掉後梁。

孝順的李存勖牢記父親遺志,將這三支箭供奉在家廟,每逢出征就帶著這三支箭,打了勝仗就把箭再送回家廟,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913年,李存勖出兵攻打幽州,生擒劉仁恭和劉守光父子,並將兩人剜心祭拜李克用。

921年,耶律阿保機進攻幽州,李存勖親自率兵救援,將契丹人殺得落荒而逃,從此不敢再進犯。

923年,李存勖奇襲汴梁,滅掉了後梁。自此李存勖僅僅用了十五年,就出色的完成了父親的三個遺願。

然而李存勖沒有再接再厲,三年後他就死於兵變。究竟為何他墮落得如此迅速?

1.信任伶人,導致伶人亂政

李存勖多才多藝,是位戲曲發燒友。平定後梁之後,李存勖把大量的業務時間投入到戲曲事業中去。

本來皇帝也是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沒什麼不妥。但是李存勖對戲曲事業太投入,他重用伶人,讓他們參政,還大肆對他們賞賜,最後造成嚴重後果。

滅梁後,之前被梁俘虜的伶人周匝向李存勖推薦自己的恩公——梁朝的伶人陳浚。李存勖連眼皮都不眨一下就答應了。李存勖的這一做法寒了將士們的心,許多跟他打天下的將士都沒得到封賞,而陳浚寸功未立,僅憑著伶人的推薦就平步青雲,將士們對李存勖的賞罰不明感到十分不滿。

李存勖最寵信的伶人就是景進,李存勖通過景林瞭解宮外的事情,景進乘機干預朝政,陷害忠良,文武大臣都十分畏懼他。

2.重用宦官

李存勖沒有吸取唐朝宦官亂政的教訓,他使用大量的宦官,最多時達到上千人。

李存勖十分信任宦官,對他們委以軍國大事,他往各地派出許多宦官作為監軍,監視各地的將領。

這些宦官危害極大,後唐功勳卓著的郭崇韜就是被宦官的讒言害死。

3.皇后干政

李存勖的皇后劉氏出身貧寒,因此當上皇后的她瘋狂斂財。

當時李存勖將全國各地的進貢一分為二,一份進入國庫,另一份則作為自己的小金庫進入內府庫。由於劉皇后的貪婪,內府庫堆滿了金銀財寶。


有一年,國內大旱,許多百姓餓死,大臣們建議李存勖從內府庫中撥錢出來救濟百姓。李存勖答應了。

劉皇后卻不幹了,自己辛辛苦苦才搜刮到的財物怎能容他人瓜分?

於是劉皇后拿著兩口銀盆,帶著李存勖的三個兒子,對大臣們說內府庫沒錢了,只有把三個皇子賣了籌錢。大臣們看到這場面,不敢再提救濟的事。

劉皇后對於郭崇韜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郭崇韜平定蜀地後,由於當地叛亂不斷,於是郭崇韜推遲了班師回朝的時間。

由於郭崇韜和宦官的關係很差,李存勖派往蜀地監軍的宦官誣陷郭崇韜要謀反。

李存勖本人對此半信半疑,他派人再去核實,但是劉皇后卻向使者下達了誅殺郭崇韜的命令,郭崇韜最後被冤殺。

郭崇韜對後唐有巨大的功勞卻被冤殺,在軍中引起極大的憤慨,擾亂了軍心。

4.沒有及時封賞功臣,寒了將士們的心

李存勖十分自負,他常說我以十指取天下,將軍功都歸功於自己,將廣大浴血奮戰的將士的功勞完全抹殺,也不封賞這些有功的將士。

那些沒有任何功勞的伶人和宦官,反而得到了李存勖的重賞,李存勖的這些做法使他喪失了軍心。

後來李存勖親自帶兵平叛,出發前他賞賜了將士們,但是將士們不領情,說我們的妻兒都餓死了,陛下現在才賞賜我們,你的賞賜來得太晚了!

5.橫徵暴斂,喪失民心

李存勖任命孔謙為租庸使,孔謙為了滿足李存勖的揮霍無度,經常繞過藩鎮直接向州縣催逼賦稅。

由於過度的橫徵暴斂,魏州百姓因交不起租經常有拖欠。李存勖為此責備魏州的官員。

6.天下大亂,兵敗身死

由於李存勖的荒唐,加上郭崇韜無罪被殺,在將士中產生極壞的影響。

魏州將士在軍官趙在禮的率領下對抗朝廷。

李存勖派李嗣源前往平叛,結果李嗣源帶領的軍隊也發生兵變,他們逼著李嗣源和魏州的亂兵合作。

被逼上梁山的李嗣源被迫加入亂兵陣營。

無奈之下李存勖決定親征,但是由於李嗣源搶先佔領了汴州,李存勖無奈地返回洛陽。

此時的李存勖已經是眾叛親離,從馬直指揮使(禁軍騎兵首領)郭從謙煽動士兵們造反,由於亂軍勢大,李存勖被亂兵所殺。

李存勖是又一個前期英明,後期昏庸的帝王,他的墮落讓人惋惜,本來以他的能力是可以重新統一天下的,結果他玩過頭,把自己的性命都丟了,讓人唏噓。


雨夜讀史


以天之驕子評價李存勖未免太過誇張,李存勖在歷史上確實展現了過人的軍事天賦,但他執政後期的表現無法與一個政治家相匹配,所以我覺得李存勖是一位有雄才,無大略的君主。有人說他本有機會提前結束五代十國之分裂局面,因為他做到了“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也正因為如此,他在盛壯之年選擇了效仿唐太宗晚年的隱退生活,且沉迷聲色,重用伶官,以致在“興教門之變”中身首異處。

子承父志

說到李存勖,就不得不說他的父親“飛虎子”李克用,他是西突厥的分支沙陀人,本姓朱邪。沙陀人自唐中後期內附關隴,成為大唐的一支異族強援,李克用家族也是自父親朱邪赤心開始被賜姓李,所以李克用常以唐李宗親自居。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率沙陀兵南下,助唐鎮壓黃巢叛亂,次年再次勤王,並於中和三年將黃巢趕出長安城,因此獲任河東節度使;後又於乾寧二年(895年)勤王,力克李茂貞、王行瑜、韓建三位逼宮統帥,救出唐昭宗,因此獲封晉王,得以立足太原,成就一方割據。


(李克用漫畫圖)

李克用曾在平黃巢之亂時與朱溫結下仇怨,當時李克用將黃巢趕往山東之後,追兵行至汴州(開封)遇到黃巢賬下大將朱溫,由於朱溫曾受李克用解圍之恩,故未動兵戈,設宴於上源驛飲酒敘舊。此宴雖無鴻門宴之初衷,卻因李克用酒後失態引起了朱溫的殺心,朱溫令人趁李克用酣睡之際縱火滅口,然天降暴雨使其躲過一劫。二人從此結下仇怨,未來數年內,朱李對峙攻伐的局面一直僵持不下,時至天佑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史稱後梁,李克用則以唐李宗室的身份自居,以興復大唐為名與後梁爭霸。


(朱溫劇照)

在晉梁之爭的過程中,李克用一直抱有從燕地南下伐梁的戰略思想,但在乾寧四年(897年),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叛晉,李克用討伐無果之後徹底失去了對燕地的控制權,這便使燕雲南下的計劃破產。反倒是朱溫被封梁王之後,加緊了對晉的攻伐,至天覆元年(901年)逼得李克用寫下求和書,次年梁軍已形成合圍太原之勢,晉國上下人心惶惶,叛離者眾多。且在朱溫稱帝之前,他先是將唐宗室遷入洛陽,再殺掉唐昭宗,從而立唐哀宗為傀儡皇帝,進入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過渡期,這個時候的朱溫已經發展的非常強大,而李克用屬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耶律阿保機)

李克用在窘境中選擇了聯合外族的戰略,隨之而來的則是天佑二年(905年),李克用與契丹領袖耶律阿保機拜把子稱兄弟。這兩位首領結盟的基礎正是盤踞燕地的劉仁恭,劉仁恭控制了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分界線地帶,因此成為耶律阿保機南下的阻礙,且據史料記載,劉仁恭在燕地時常向北用兵,兵過之處皆付之一炬,使得草場寸草不生,這便嚴重影響了遊牧民族的生存發展;而對李克用而言,劉仁恭的叛變打破了他原有的戰略計劃,致使晉梁差距越拉越大。故而二者結盟的第一個共識就是討伐劉仁恭,而後“共討朱溫,同收汴、洛”。

“一矢討劉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圖也;一矢擊契丹,阿保機與我把臂而盟,結為兄弟,誓復唐家社稷,今背約附賊,汝必伐之;一矢滅朱溫,汝能成吾志,死無憾矣!”——《新五代史》

然而在會盟時相見恨晚的背後,卻是李克用部下的暗藏殺機,他們認為耶律阿保機遲早會成為大患,應當趁機除掉,而李克用以不能背信棄義而拒絕,但是這種建議很有可能傳入了耶律阿保機的耳朵,因此在後來的背盟中說到李克用並不可靠。加之朱溫同樣看中了契丹這個外援,故而也派出使者接洽,朱溫與契丹的合作基礎恰恰也是劉仁恭這個勢力,因為他時刻威脅著朱溫的根據地。一個是懷有殺心且實力弱小的李克用,一個是實力強大的朱溫,耶律阿保機最終選擇了附梁背晉。待朱溫稱帝后,征戰一生的李克用雖有興復大唐的志向,卻在無助中一病不起,次年便鬱鬱而終,臨終前便將興復大業傳給兒子李存勖,並留下三支箭失作為遺命,一為攻克燕地、二為討伐耶律阿保機、三為誅滅朱溫。

超額完成

李存勖在五代史上屬於文武兼備的人才,他與父親一樣,自幼弓馬嫻熟、驍勇善戰,而這個“文”在前期是體現在謀略上,而後期卻完全體現在了文藝上。

李存勖隨李克用征戰多年,並在劉仁恭叛變後的請援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李克用本痛恨劉仁恭的反覆無常,在朱溫大舉進攻劉仁恭時,走投無路的劉仁恭向晉請援,李存勖認為這是晉國改變頹勢的機會,於是建議父親助劉抗梁,也正是這個決策,使得晉國重新獲得對戰略重鎮潞州(長治)的控制權。朱溫稱帝后對付晉國的第一步便是以10萬軍圍攻潞州,這一圍就是持續了數年,李克用至死也沒能解圍,至李存勖繼承王位並平息了內部奪權分裂之後,於天佑五年(908年)親自率軍大敗梁軍,解除了潞州之圍,徹底保證了晉國根基的安穩。
(李存勖劇照)


李存勖在這種機遇的把握上確實有獨到之處,天佑七年,朱溫企圖攻打成德、義武兩鎮的時候。成德節度使王鎔、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先後遣使向李存勖求援,表示願與晉國結成反梁同盟,共推李存勖為盟主。李存勖力排眾議,毅然發兵相救,並親率晉軍東進,並在柏鄉之戰中使用激將法,誘騙梁軍主將王景仁進行平原野戰,此戰中李存勖斬敵兩萬,梁軍精銳全沒,成德、義武兩鎮至此倒向晉國。

時逢劉仁恭被其子劉守光囚禁奪權,李存勖看準時機,整頓兵馬準備向燕地用兵,並以驕兵之計尊劉守光為尚父,劉守光中計後於天佑八年稱帝,史稱“桀燕”。是時,李存勳令周德威聯合成德、義武兩鎮大軍伐燕,先下涿州、進而圍攻幽州。朱溫北上解圍時落敗,惱羞成怒一病不起,撤回洛陽後又被其子朱友珪弒殺奪位。在這種有利局面下,周德威接連攻下檀、武、平、營四州,次年李存勳親征燕國,奪取幽州,抓獲劉仁恭父子,算是完成了父親的第一個遺願。

隨著朱友珪政變奪權,後梁的國內形勢也發生轉變,先是天佑十二年(915年),梁帝趁魏博節度使楊師厚病逝之機,削藩分鎮,引發魏博兵變,李存勖乘機進佔魏州(大名),親自兼領魏博節度使,隨後又攻取德州、澶州、衛州、洺州、相州、邢州、滄州、貝州等地,至此黃河以北除黎陽外,全部被晉國佔領,梁晉形勢發生逆轉。


天佑十四年(917年)十二月,李存勖解決了契丹南下入侵的問題後再次率軍伐梁,並於次年推進至黃河以南,但不幸的是大將周德威戰死,且晉軍傷亡慘重,不能一戰而定,因此形勢轉化為晉軍主攻、梁軍主守的對峙局面。天佑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諸鎮勸進,在魏州稱帝,史稱後唐,此時的後唐已經擁有十三個節鎮、五十個州。稱帝的同年,李存勳以李嗣源為前鋒,自己親率大軍伐梁,最終在李嗣源直搗黃龍的戰術下,攻破後梁都城汴州,梁帝自殺,後梁滅亡,至此算是完成了父親的另一個遺願。


而對於李克用討伐契丹的遺願,李存勳並沒有主動出擊,反而是契丹軍南下時才受到李存勳的反擊。如天佑十四年(917年),壽州刺史盧文進叛附契丹,並引契丹軍南下。據傳言這次契丹軍共有五十萬,但真實情況可能只有五萬左右,此戰由李嗣源出戰,大敗契丹軍,斬獲契丹士兵萬餘。時至天佑十八年(921年),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勾結耶律阿保機,引契丹軍南下,意圖背叛李存勖,結果被義子王都囚禁。王都繼任節度使,不久便被契丹軍圍困在定州。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所有軍隊南下,空國入寇。天佑十九年(922年),李存勖率領五千騎兵先進,打退契丹軍,擒獲契丹阿保機的兒子,李存勖一路領兵追殺,契丹軍敗逃時落水溺死者眾多,這也算為父親出了一口惡氣。


當後唐滅梁之後,一些割據政權如岐國、楚國、吳越國、閩國、南平國等紛紛入貢稱藩,唯獨前蜀卻不肯臣服。李存勖先派使臣修好以作麻痺,後於同光三年(925年)任命李繼岌為主帥,統領六萬大軍征討前蜀。前蜀臨時組織的三萬兵馬被唐軍擊潰於三泉,蜀中因此震盪,各處藩鎮紛紛來降。隨後前蜀中書令王宗弼發動政變,囚禁王衍、獻城投降,前蜀所轄十個節鎮、六十四州、二百四十九縣正式劃入後唐領土。與此同時,為安撫人心,李存勖對前蜀舊臣多加赦免留任,主動歸降者還賜國姓李,李存勖的這一舉措,使得處於後梁直接統治下的河南地區,全都接受了後唐的統治,成為兼併戰爭後穩定局面的重要措施。

自甘墮落

李存勖在開創後唐時表現出超群的智慧,但局面趨於穩定之後,他覺得已經超額完成了父親留下的遺命,應該好好享受生活了,且在此同時暴露出愛財的心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李存勖恰恰又有一位同樣愛財的皇后劉氏,這個劉氏非常受李存勖寵愛,因此被李存勖特許了發佈政令之權,皇后的政令可以代表皇帝,各級官府必須遵從,因此劉氏成為李存勖斂財的好幫手。在皇后的幫助下,由國家層面頒發的稅收政令變得苛刻,且出現了眾多“官辦”商鋪,成為各級官員討好皇后的工具,如袁象先、溫韜、張全義這些降將都是通過厚賂劉氏而得到重用。而劉氏又是一個只進不出的貔貅,在國家災荒,府庫拮据,糧食短缺時,大臣們請求李存勖開內庫賑災,劉氏出面阻攔,堅決不準,可謂是一個女人壞了一位英主的名聲。



李存勖除了愛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戲曲藝術,並且具有很高的造詣,當今很多戲班子仍奉李存勖為“戲曲之祖”,由於自身的喜愛,故而對伶人極為寵信。這個愛好在他創業之時就已有之,還曾因任用伶人楊婆兒為刺史而貽誤戰事。在稱帝之後更加喜歡伶官,這些伶官能夠陪著李存勖研討藝術,故而多被授以重要官職,諸如刺史之類更是伶官遍佈,而官職只有那麼多,給了伶官,拿著浴血奮戰的將領就沒有更好的任命,因此多存不滿。


不僅如此,李存勖給予伶官出入宮禁特權,群臣想要面聖,有時還要巴結伶官通報,如景進這樣的伶官,發展成為李存勖的心腹,時常為李存勖監視大臣們的行為。在開創功業後,難免會有忌憚文武功高的大臣,李存勖的這種用伶官監視群臣的做法愈發嚴重,如李嗣源、李從珂這些宗親功勳都成為他打擊的對象。與伶官同樣成為禍害的便是宦官,後唐建立後,李存勖詔命各地,讓將前朝宦官送回京師洛陽,以致宮中宦官激增到近千人。這些宦官有的擔任諸司使,有的充作藩鎮監軍,都被李存勖視為心腹。他們恃寵爭權,肆意干預軍政,凌慢將帥,使得各藩鎮皆憤怒不已。



李存勖的結局也非常富有戲劇性,被他猜忌的李嗣源前往開封駐紮,李存勖便準備親征,而由於他早已眾叛親離,帶出去的士兵不受控制而相繼離散;待他再回師京城的時候,由他一手提拔的伶人郭從謙發動了兵變;而在中流失負傷之後,他極為寵愛的劉皇后只端了半碗乳漿給他,然後便帶著金銀財寶匆忙逃走,一代傑出的軍事家就這樣悲慘死去。

其實李存勖的悲劇並不是偶然性的,他自甘墮落的原因理當有內有外,外部原因是他超額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已成為開國皇帝,他常以唐太宗為榜樣,因而在事業有所成就後,就效仿唐太宗的退休生活;而在宦官的吹捧、戲子的腐化下,他也迷失了自己,更失去繼續擴大事業的野心。外部原因則是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親人、功臣弒父叛主的事情層出不窮,這讓李存勖的心中不免產生危機感,這種危機感遠比對外征戰更為恐怖,因此他排擠功臣,重用戲子,接觸身邊人的威脅,但他演了一輩戲,卻將自己演義成最為悲劇的那一個。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棍哥觀史


李存勖是個值得一說的人物,歐陽修的《伶官傳序》是不得不提的,但且放一放。先且看清人的詩: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這首七律氣勢雄偉,氣魄宏大,謳歌的正是李存勖和他的老爸李克用。李克用是打著擁唐旗號的,與朱溫自然是死敵。在李克用去世的908年,朱溫可是高興壞了,一高興就容易輕敵,所以被一個才23歲的後生(實際年齡22歲)打的大敗。李存勖是怎麼戰勝朱溫這個狡詐的敵人的呢?根本原因也正是利用了朱溫的輕敵,他戴孝出征,發誓報仇雪恨,繼承父親的擁唐滅朱的遺志,戰術上採取千里奔襲加伏擊的打法,出其不意給敵人重創,由於戰事發生在三垂岡這個地方,所以史稱三垂岡之戰。值得一提的是,李存勖的老子也與三垂岡頗有淵源,三垂岡之戰近20年前路過此地並設宴,其時伶人們唱的歌正是上述詩中提及的《百年歌》,一首感傷人生易老芳華易逝的歌曲。

但上述詩歌只寫了李存勖的前半篇,他的後半篇,主要是做了皇帝后則是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們就要探討一下,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讓朱溫感嘆自己的兒子與他比簡直是蠢豬的神人,究竟是怎麼作死的?

第一、把興趣當做事業,而且是最高的事業。

做了皇帝后,李存勖眼看著自己已經擁有十分之七八的地盤,認為天下無戰事,剩下的都是些成不了事的人,於是開始放縱自己的慾望。由於他喜好戲曲,精於音律,這樣一來,他在自己這個興趣兼特長上想發揮一下也是自然的,於是,便逐漸發展到與伶人們日夜廝混在一起的地步,當時也沒人敢監督他,所以也只好任他由著性子胡來,李存勖自己也唱戲,藝名“李天下”。

第二、用人不明。

整天與伶人們廝混,能有什麼治國思想呢?這個真沒有,都荒廢了。這個時候的李存勖,是誰讓他高興,就讓誰做官,甚至做大官,比如實權職務的刺史。而對於他認為不忠心不可靠的官員,則貶斥之,由於伶人們,當然也包括宦官們拉幫結派,孤立打擊了很多有才德的大臣,其中突出的例子就是戰功赫赫的郭崇韜因讒言致死。郭崇韜的死,實際也讓李存勖的好日子到了盡頭,因為對於這樣一個功臣下殺手,讓其他重臣寢食難安,埋下了動亂的直接原因。

第三、惡妻敗國

李存勖選擇老婆的眼光很一般,可謂只重衣衫不重人,對於人品的考察接近於零,否則就解釋不了他要劉氏這麼一個貪婪至極但長相甜美能歌善舞的女人做皇后。即使你是朝廷大臣貪財都可能不會誤國,至少不會馬上亡國,但是作為被李存勖嬌寵的皇后,一貪財就必然誤國甚至亡國了。在錢的作用下,不能幹的事也能幹,能幹的該乾的也不能幹了,國家能不亂嗎?大臣能不離心離德嗎?

李存勖是個讓人感嘆的人物,當然可以做更深入的分析,但其敗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懈怠,所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自古就是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而至於李存勖寵幸伶人並不會導致他的直接敗亡,因為他是一直寵幸伶人,只是在做皇帝后變本加厲罷了,寵幸伶人只要有度,不給這些伶人以權柄,不讓這些伶人干預參與政事,也不會到身死國滅的地步!所以,李存勖的失敗,根本原因是懈怠,首先就是精神懈怠,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放鬆了對敵人的警覺,認為自己已經最牛了,應該享受並徹底發揮自己的興趣了,歐陽修《伶官傳序》所謂“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真可謂至理名言。



通鑑智慧傳承—兔珞遙


歐陽修曾評價李存勖,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李存勖謀略過人,驍勇善戰,其父李克用病死後,他繼承了晉王位,佔據的只有一個太原

在位期間,南擊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使得晉國逐漸強盛,就是死敵梁太祖朱溫都不得不感嘆,生子當如李亞子

同光元年四月,在魏州稱帝,史稱後唐,並於同年十二月滅亡後梁,盡取河南、山東等地,定都於洛陽,成為史上當之無愧的五代霸主

然而十六年艱苦征戰換來的萬里河山,僅僅維持了4年,就眾叛親離,他在兵變中被箭射死,終年42歲,葬於雍陵

之所以落得如此狼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崇尚戲子,不但喜歡看戲,還迷上了演戲

他不理朝政,經常粉墨登場,並給自己起了一個藝名叫李天下

他不但寵信戲子,使得戲子干政,當官職有了空缺時,經常以身無寸功的戲子補缺,讓隨同他身經百戰的將士們寒透了心

在李存勖的縱容下,戲子們肆無忌憚,竟隨意強搶守城將士們的妻女,一時間人心惶惶,軍隊上下怨聲四起

終於在公元926年3月,李嗣源宣佈自立為帝,進兵洛陽。李存勖連忙率軍進攻,結果走在路上,士兵們就逃走了一半

李存勖無奈,便回到洛陽準備據城固守。這時候,他一手提拔的戲子郭從謙趁他吃早飯時,發動政變,李天下就此劇終喪命

可見,戲子誤國,絕不是危言聳聽

放下這位古代娛樂界大佬的歷史,再冷眼看一看,現今這些屢屢亮瞎我們雙眼的當今娛樂圈

君不見,有多少天之驕子,為了追星而荒廢學業者。一夜成名,天價片酬,名車豪宅,暗箱操作,潛規則之類名詞的都已司空見慣,耳熟能詳,種種怪亂象,不勝枚舉

幾乎讓我們的神經都麻木了,聲色犬馬,玩物喪志,誰還去聆聽來自歷史斷層下沉痛的哀鳴

一個民族的強大與繁榮,從來依靠的都是民眾的努力,依靠的都是科技的發展,而不是娛樂和明星

演員歌手應該只是一份職業,而不是整個社會的榜樣,更不是全民追捧的偶像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用歐陽修的話做這個問答的結束語吧



wxdo3o4


李存勖的一生的確令人驚歎,繼位之初僅有太原一地,15年之後已是掃滅後梁,坐鎮洛陽,大小諸侯無不稱臣的一代開國之君。

可是僅僅三年後卻是因為率軍平叛,被叛軍一箭射死,眾將只是圍觀,不見有任何舉動,可謂是眾叛親離。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存勖快速覆滅?

在弄清這個問題前,我們看下李存勖崛起時,倚仗的是什麼?

出身沙坨的李存勖幼時便熟讀《春秋》,懂得尊卑,瞭解世事。李克用剛死之時,託付兄弟李克寧與張承業輔佐晉王李存勖,然而李存勖本身卻極為抗拒,甚至有意將王位讓與掌管整個河東的李克寧。

李克寧不願接手的原因已不可知,但是當時的河東,在後梁開國帝王朱溫的壓迫下,只餘一座孤城。

大部分軍隊又全部集中在周德威的手中,手中還握著的潞州也被困一年多,旦夕之間,便會改換門庭。而且晉陽(太原)在沙坨族的掌控下,倚仗手裡的傢伙事兒,那是橫行不法,胡作非為。李克用在世時,不時接到告發,李克用卻用一套歪理打發了事。

今四方諸侯,皆懸重賞以募勇士。吾若束之以法,急則棄吾,吾安能獨保此乎?

一副爛攤子的模樣,有點頭腦的都不願接。

李存勖不得不接位,繼位之後,他首先做的就是任用李存璋整頓軍紀,凡是在晉陽城內仗勢欺人的主犯,一律斬首。周德威返回來的前夕,市井肅然。而周德威的大軍歸來,更是讓河東的局勢瞬間穩定了下來。

此時李克寧便又動起了頂替的心思,被李存勖及母親曹氏三下五去二乾脆利索的砍掉了腦袋。這下李存勖的位子坐的更加穩當,也威服了一干李克用留下的久經戰場的老將。

但是,僅僅是威服而已。

李存勖整頓好內政後,力排眾議,堅決救助被圍的潞州。

汴人聞我有喪,必謂不能興師,人以我少年嗣位,未習戎事,必有驕怠之心。若簡練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憤激之眾,擊彼驕惰之師,拉朽摧枯,未雲其易,解圍定霸,在此一役。

此時,潞州的夾城之戰不僅沒有結束,而且進入到了關鍵時期。城內兵困糧乏,連書信都派發不出去。李存璋只得在城門樓上設酒宴吃喝,迷惑後梁軍,不曾想中箭負傷。

而李存勖也知曉潞州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但並沒有立刻發兵援助。李存勖在整頓內政之後,刻意修好契丹,並希望借兵,平定潞州之圍。

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也小家子氣,全民皆兵的遊牧民族只給了不足千人的小隊。

李存勖卻沒有計較,因為他並不是圖契丹的人馬,畢竟騎兵不能用來攻打潞州城外的圍城。他是依靠“重金卑詞”安撫住契丹,阻止契丹在他全力平定潞州時,偷襲他唯一的基地。

一切理料順當之後,李存勖出兵兩萬有餘,於夜間到達潞州外圍,而後趁清晨有霧遮掩,驟然殺出。事後,的確如李存勖所預料的一般,李存勖兩萬多人馬一舉擊潰朱溫大將康懷英的八萬人馬。解除了潞州之圍,打通進取河朔三鎮的通道,將一死局生生變成了奇蹟。

李存勖在這期間,無論戰略意圖和對未來的規劃,應該說是眼光長遠且獨到,根本沒有任何能夠質疑的地方。

或許,李存勖敗亡的根本緣由不是昏庸無能或者是荒淫無道,也許另有原因。

之後,李存勖滅幽州劉仁恭父子,平魏博之亂,稱帝於魏州,爭德勝城,戰楊劉渡口,攻鎮、定兩州,取兗鄆之地,最後以五千精兵輕取開封,一舉滅掉後梁,建立後唐。期間,奇計迭起,攻無不克,甚少敗績。

而在此期間,也就是初入開封的路上,李存勖遇到了一個人,發佈了一條命令。

是日,賜樂工周匝幣帛。周匝者,帝(李存勖)之寵伶也,胡柳之役陷於梁,帝每思之,至是謁見,欣然慰接。周匝因言梁教坊使陳俊保庇之恩,垂泣推薦,請除郡守,帝亦許之。

李存勖似乎在此時忘乎所以,開始昏聵起來,竟然無緣無故封了一個伶人為郡守,為什麼?

我們再看,梁朝文武官屬於馬前謁見,陳敘世代唐臣陷在偽廷,今日再睹中興,雖死無恨。帝諭之曰:“朕二十年血戰,蓋為卿等家門無足憂矣,各復乃位。”(李存勖一句話竟然將後梁的官員全部留任?)

帝御元德殿,梁百官於朝堂待罪,詔釋之。壬午,段凝所部馬步軍五萬解甲於封丘。凝等率大將先至請死,詔各賜錦袍、御馬、金幣。帝幸北郊,撫勞降軍,各令還本營。

李存勖的所作所為無不是在顯示一個意向,那就是招降納叛,收攏人心,穩定朝局。

那為何短短三年就禍從天降,眾叛親離?

眾所周知,李存勖創立的後唐,僅是五代十國之中第二代,之後還有後晉、後漢和後周。

排在後面的三個朝代,不是後唐皇帝的親屬,就是其部下。

後周的開國之君郭威也位列其中,那麼他是如何從一個殺人犯一躍成為一國之君呢?

在《宋史▪張永德傳》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初,魏人柴翁以經義教裡中,有女。後唐莊宗時備掖庭,明宗入洛,遣出宮。柴翁夫妻往迎之,……女悉取裝具,計直千萬,分其半以與父母。令歸魏,曰:"兒見溝旁郵舍隊長,項黵黑為雀形者,極貴人也,願事之。"問之,乃周祖也。父母大愧,然終不能奪。他日,語周祖曰:"君貴不可言,妾有緡錢五百萬資君,時不可失。"周祖因其資,得為軍司。

一個無名的宮女竟然有價值千萬的裝具,她的錢財從何而來?

如果說是偷盜而來,對於史上有名的吝嗇李存勖夫婦,怎麼能夠不發現?

如果不是偷盜而來,那麼無名宮女的錢財定然來自於賞賜。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李存勖夫婦對待屬下的賞賜根本沒有節制的。(據記載,李存勖授意伶人一次性的納入宮女一千餘人)

那麼這裡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李存勖的錢財從何而來?郭威這種倚仗錢財上位的人,為何篤定能夠憑藉錢財上位?當時朝政究竟出現何種局面,致使李存勖創造出這種惡性循環?

還是在《宋史▪張永德傳》中,記錄了李克用斂財的一種手段。

後唐武皇鎮太原,急於用度,多嚴選富家子掌帑庫。或調度不給,即坐誅,沒入貲寧。

這還是在有賢名之稱的張承業手中發生的事情。

那麼這種斂財手段的弊病,張承業不可能不知,李存勖也不會沒有耳聞。

事實上,李存勖的確吸取了他父親的教訓,沒有如此急功近利。

那他是如何聚攏財富的呢?

三種。恢復租庸調製,收取官稅。以戰養戰。收取各國的朝貢。

進項有多少和每日常規消耗有多少呢?

具體數字不詳,但是可以從後唐明宗李嗣源與範延光之間的話去推斷。

上問見管馬數,樞密使範延光奏:“天下常支草粟者近五萬匹。……,其郵傳之費、中估之直,日以四十五貫,以臣計之,國力十耗其七,馬無所使,財賦漸消,朝廷甚非所利。”上善之。

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國家養馬太多,試計一騎士之費,可贍步軍五人,三萬五千騎抵十五萬步軍,既無所施,虛耗國力,臣恐日久難繼。”

那麼李存勖養馬有多少呢?

太祖(李克用)在太願,騎軍不過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也就是說,僅是騎兵的一項李存勖每日的消耗為45萬貫。這還沒有將他的步兵和官員的消耗,以及他毫無節制的遊獵和賞賜伶人囊括在內。

可見,李存勖每日的消耗之大。

李存勖在他南征北戰的15年內,他根本沒有去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有忠直宦官張承業在替他打理,他只需在缺錢的時候,伸手索要即可。

但是,張承業經常是拒絕李存勖的要求,張承業認為李存勖要錢是為了賞賜伶人和無用的寵幸之人,拒絕支付。這就激起了兩人的矛盾和猜忌,甚至李存勖想要除掉張承業。李存勖的所作所為,得到了賢良的曹太后的遏制,派人帶話給張承業,說。“已經打過了,您老就不要生氣了。”第二天,曹太后和李存勖親自登門拜謝張承業。

這個小插曲,必然會讓李存勖的心理產生一些波動,但就此說李存勖開始吝嗇,太過勉強。但至少會讓李存勖大手大腳的毛病產生一定的影響,換句話說也許這就是李存勖吝嗇起源的一個因素,也是他無法獲得將士支持的原因之一。

922年,李存勖稱帝的前夕,張承業病逝,享年76歲。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張承業和李存勖兩人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張承業極力阻止李存勖稱帝,應該或者也許扶植真正李唐王朝的後人繼位。李存勖婉言拒絕,說“此事是眾人的意見,不可違。”

李存勖經濟上能夠掣肘他的人,消失了。

李存勖開始肆意妄為,後果是顯而易見的。

這時候,另一個張承業式的人物出現,李存勖冊立的劉皇后。

她的出現,可說是李存勖的喪鐘已然敲響,劉皇后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入府拜父,收受饋金。

河南尹張全義在唐昭宗時期,就是一位理財理政的能手,他和陳州刺史趙犫(抽)供應了後梁太祖朱溫的大部分軍糧。李存勖和劉皇后駕臨洛陽,李存勖授意劉皇后拜張全義為義父,張全義惶恐不安,遂獻出大量財物,作為見面禮,饋贈於劉皇后。

這種事情,在一般的朝代,情景正好相反,由皇上或皇后賞賜於臨幸的朝臣,可見劉皇后也是一位吸財能手。

第二件事,遍撒珠玉,羞辱功臣。

在前蜀王衍被滅之後,宰相率百官懇求李存勖撥款慰勞出征的將士,因為平蜀第一功臣郭崇韜被殺,將士都生出謀反之心,宰相因府庫空竭,無計可施。劉皇后竟然拿出兩個銀盆和首飾盒,拉著兩個兒子,以此來打發朝臣。

第三件事,飲鴆止渴,勞燕分飛。

劉皇后在李存勖中箭倒地,大量出血,口喊口渴,竟然命人端來一碗奶酪,加速了李存勖的死亡速度。

李存勖一死,劉皇后便扔下李存勖的屍首,跟隨他人,逃了出去。

在此之前,李存勖得知李嗣源叛亂,準備帶病會開封禦敵,他卻因手中無財帛無法安撫治下的將士,只得口頭承諾,一旦滅蜀收繳上來的金銀運返到京,立刻發放。

實際上,關於蜀國的戰報,他早已看過。

糧三百五十三萬、錢一百九十二萬貫、金銀共二十二萬兩、珠玉犀象二萬、紋錦綾羅五十萬。

一個屹立天府之國二十多年,僅有如此少的財帛,根本不足以賞賜相抵李存勖許下的諾言。他的許諾是,凡是跟隨他返回開封的將士,他將全部拿出滅蜀獲得的四十萬金銀賞賜。

然而,即便如此卻無人相信。

因為過往,他把錢財和權位大都賞賜給了宦官和伶人。

最後,李存勖死於伶人郭從謙的箭下。

當然,每一個開國之君都不是庸才,最少在初期他是眾星捧月之所在,這個時期之內無不是殫精竭慮,反覆謀劃磋商,集眾人才智而達到破敵於千里之外,後期卻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以及個人的私慾,使得維持統治的基礎財富出現捉襟見肘的局面,使得上下猜疑猜忌,最後自相攻伐。

最後,我們看看五百多年後的另一個開國之君是如何看待李存勖的。

朱元璋:所謂李天下者,其斯人歟?上下之分瀆至於,安得不亡?


唐代丹藥


天之驕子李存勖,他因立下豐。功偉績,使其起死回.生,便一番墮落。他把一盤即將失敗的死棋,下活了的的一個人,也是又將這盤活漆再次下死的風.雲人物。

李存勖是幾個國家,幾個朝代的超級勇猛之人,他的父親是大名鼎盛的晉王李.克用。李克用是唐朝末期是代表實力軍閥的之一。但是卻跟當時同樣的軍閥關係後來又來滅唐的朱溫是有著不死即不休的敵人的對立關係。因為朱溫篡唐,建立了後梁。李.克的晉.國成為了北方具有最大的割據勢力。李打著復興唐朝的虛假名義,又堅持使用唐朝的年號,所以朱溫一定要消滅這個虛偽的朝。兩方大戰過後,朱這邊佔據了強大的優勢,但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李克用竟.然病.死了,我們前面講到的李存勖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他繼承父親位子的時候年僅二十四歲,後梁的大軍臣民們軍心不穩,因為新的主帥登基,又是如此年輕,他們咄咄逼.人,不光是這樣,家族內的長輩和兄弟們也是很不服氣,做出反抗而發動了叛亂。按理說,他這一個.小.子面對這麼大的反.對,應該被暗殺被處理掉才對,可是事情總是出奇的令人驚訝。

李存勖沒有那麼簡單的任由處置,他先是找到了作為監軍的張承.業和父親的養子:李存章等很多人的支持、。後來又下手為強的殺死了想要叛亂但還未出手的叔父李克.寧和父親的養子李存顥等人。這樣下來,首先內部的矛盾就解決了。

在與外界的戰鬥中,他親自率領軍團作戰,每每都是勝利,一下就壓制住了後梁的軍隊骨幹,化解了晉國的危機。再後來還一同兼併的、了河北,生生擒拿了劉仁恭父子兩人。因為劉仁恭曾經是李克用的部下,對他們有知遇之恩,但是最後他們還是背叛了他,就算是李克用臨死前,還忘不了他這個叛變的奸臣。

隨後,李存勖以少勝多,敗給了契丹,同時也穩固了北方的邊疆土地。再後來,他在魏州稱了帝王,繼續用著“唐”的國號,也就是後.唐期,就在同一年,他父親的仇人後.梁被他滅掉了。當時的梁b晉b吳b蜀四分天下,後.唐期一個打兩個而且都滅.掉了,天啊下啊就四分然而他已經得到了三分,很有統一天下的勢氣。

這時候重點來了,李存.勖認為可以坐享其樂,高枕無.憂了,他就喜歡看戲,所以整日與戲子為伴,這就開始不管理朝廷政事了,整個都要荒廢掉了。

最後李糊塗到什麼地步呢,他竟然不去考慮為他一同打下江山的將士軍團們的辛勤功勞,反而還更加變本加厲的欣賞戲子們的表演。郭從謙本身是一名戲子,因為唱歌極其優秀,所以熱愛戲劇的李啊存勖就收留了他。李存啊勖後來知了道他不僅能唱,而且也擅長打鬥,就讓他留了下來做了親軍的領導人。

郭從謙造反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就是太任性了。李存勖數落了戲子一通,一馬當先,帶領著侍衛衝殺了過去,在亂戰中,擁有多年征戰經驗的李存勖卻在這個時候被射傷了,正中他的面門。侍衛急忙跑進了宮裡跟作為他妻子的劉皇后說了這件緊急的事情,但是這位劉皇后正在收拾金銀.財寶,準備伺機逃跑,她聽說丈夫中了箭,不但不去探望,反而只是端了一碗乳.汁水,讓侍衛拿給丈夫喝下。結果,李啊存勖喝完這碗乳.汁後,就命歸西天了。也是很悲慘的,被自己提拔上來的戲子造反殺害,反而自己的皇后也想要離他而去,拋下他。也是很悲催了。

想當年年紀輕輕的李存勖在人們的質疑中脫穎而出,十幾年的征戰奮鬥,贏得了人心和勝利,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犧牲。但是就在他勝利之際,他偏偏就不按.路子出牌,足足消耗掉了人們對他的敬佩和信任。最後悽慘地死去。這也都是他自己作妖出來的事情,不能怪罪別人,也是讓後人們哭笑不得。


我來讀歷史


唐朝末年,群雄並起,開啟了我國曆史上另一個混亂不堪的局面,五代十國。這段時間,各路人馬紛紛嶄露頭角,梁太祖朱溫便是第一個開啟這亂世的人,他本該奉詔入京保護皇城,結果非但沒有,還順手把皇位變成了自己的,於是第一個朝代後梁誕生。

但是朱溫上臺以後暴虐無道,欺壓百姓,最終被人打敗,而推翻他的人便是曾經敗於他手的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


別看李存勖接管晉國的時候,年紀尚輕,且內外交困,但他可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奇才。初上臺,首先取得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等人的支持,而後搶先行動,在府中埋伏甲士,擒殺李克寧、李存顥等人,初步穩固了國內政局,然後發兵潞州,出奇兵一舉擊潰後梁大軍,解了潞州城長達數年的圍困。使晉國軍隊士氣大振,同時也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晉國局勢穩定之後,李存勖開始向外看,他進軍的第一步,把矛頭對準了幽州劉仁恭父子,用計謀使得劉守光滋生驕狂之心,然後聯合各路人馬一舉擊潰燕軍以及來支援的後梁大軍,攻破幽州,擒獲劉仁恭父子二人。在此期間,李存勖還打敗了契丹的十萬大軍。穩定了大後方的前提下,李存勖開始了與後梁的對決,最終,經過楊劉之戰、胡柳陂之戰、德勝之戰、同州之戰、鎮州之戰、定州之戰,李存勖率軍攻破後梁都城汴州,梁末帝朱友貞自殺身亡。後唐正式取代後梁成為第二個王朝,李存勖在位初期,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


可嘆天之驕子李存勖,只會打仗,不會治國,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短短三年,便分崩離析,而他自己也眾叛親離,最終死於伶人之手,令人惋惜。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李存勖的墮落呢?

首先一點,是因為李存勖的性格不太適合做皇帝,常言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而李存勖卻放任朝堂不管不顧,實在難為一代帝王。第二,李存勖打了天下之後反而變得荒淫無度起來,對於朝中的政事是不管不顧的,並且只顧著自己貪圖享樂,而且強迫大臣們陪他一起玩樂,在自己登臺唱戲的時候,如若大臣們沒有迎合他,恭維他,就會惹來殺身之禍,弄的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過於寵幸,依賴伶人,甚至把國家政事交到伶人手裡去處理,在這些人的管理下,整個後唐的朝政可以說烏煙瘴氣,一點都沒有朝堂的樣子,用歐陽修的話來說:“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最終,李存勖在醉生夢死間,被“數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巴山夜雨話歷史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領略一個風雲人物,他因立下豐。功偉績,使其起死回.生,便一番墮落。他把一盤即將失敗的死棋,下活了的的一個人,也是又將這盤活漆再次下死的風.雲人物。


李存勖是幾個國家,幾個朝代的超級勇猛之人,他的父親是大名鼎盛的晉王李.克用。李克用是唐朝末期是代表實力軍閥的之一。但是卻跟當時同樣的軍閥關係後來又來滅唐的朱溫是有著不死即不休的敵人的對立關係。因為朱溫篡唐,建立了後梁。李.克的晉.國成為了北方具有最大的割據勢力。李打著復興唐朝的虛假名義,又堅持使用唐朝的年號,所以朱溫一定要消滅這個虛偽的朝。兩方大戰過後,朱這邊佔據了強大的優勢,但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李克用竟.然病.死了,我們前面講到的李存勖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他繼承父親位子的時候年僅二十四歲,後梁的大軍臣民們軍心不穩,因為新的主帥登基,又是如此年輕,他們咄咄逼.人,不光是這樣,家族內的長輩和兄弟們也是很不服氣,做出反抗而發動了叛亂。按理說,他這一個.小.子面對這麼大的反.對,應該被暗殺被處理掉才對,可是事情總是出奇的令人驚訝。


李存勖沒有那麼簡單的任由處置,他先是找到了作為監軍的張承.業和父親的養子:李存章等很多人的支持、。後來又下手為強的殺死了想要叛亂但還未出手的叔父李克.寧和父親的養子李存顥等人。這樣下來,首先內部的矛盾就解決了。


在與外界的戰鬥中,他親自率領軍團作戰,每每都是勝利,一下就壓制住了後梁的軍隊骨幹,化解了晉國的危機。再後來還一同兼併的、了河北,生生擒拿了劉仁恭父子兩人。因為劉仁恭曾經是李克用的部下,對他們有知遇之恩,但是最後他們還是背叛了他,就算是李克用臨死前,還忘不了他這個叛變的奸臣。


隨後,李存勖以少勝多,敗給了契丹,同時也穩固了北方的邊疆土地。再後來,他在魏州稱了帝王,繼續用著“唐”的國號,也就是後.唐期,就在同一年,他父親的仇人後.梁被他滅掉了。當時的梁b晉b吳b蜀四分天下,後.唐期一個打兩個而且都滅.掉了,天啊下啊就四分然而他已經得到了三分,很有統一天下的勢氣。


這時候重點來了,李存.勖認為可以坐享其樂,高枕無.憂了,他就喜歡看戲,所以整日與戲子為伴,這就開始不管理朝廷政事了,整個都要荒廢掉了。

最後李糊塗到什麼地步呢,他竟然不去考慮為他一同打下江山的將士軍團們的辛勤功勞,反而還更加變本加厲的欣賞戲子們的表演。郭從謙本身是一名戲子,因為唱歌極其優秀,所以熱愛戲劇的李啊存勖就收留了他。李存啊勖後來知了道他不僅能唱,而且也擅長打鬥,就讓他留了下來做了親軍的領導人。


郭從謙造反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就是太任性了。李存勖數落了戲子一通,一馬當先,帶領著侍衛衝殺了過去,在亂戰中,擁有多年征戰經驗的李存勖卻在這個時候被射傷了,正中他的面門。侍衛急忙跑進了宮裡跟作為他妻子的劉皇后說了這件緊急的事情,但是這位劉皇后正在收拾金銀.財寶,準備伺機逃跑,她聽說丈夫中了箭,不但不去探望,反而只是端了一碗乳.汁水,讓侍衛拿給丈夫喝下。結果,李啊存勖喝完這碗乳.汁後,就命歸西天了。也是很悲慘的,被自己提拔上來的戲子造反殺害,反而自己的皇后也想要離他而去,拋下他。也是很悲催了。


想當年年紀輕輕的李啊存勖在人們的質疑中脫穎而出,十幾年的征戰奮鬥,贏得了人心和勝利,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犧牲。但是就在他勝利之際,他偏偏就不按.路子出牌,足足消耗掉了人們對他的敬佩和信任。最後悽慘地死去。這也都是他自己作妖出來的事情,不能怪罪別人,也是讓後人們哭笑不得。


水墨鄂州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強盛的唐王朝爆發了“安史之亂”,持續時間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不單單嚴重破壞了唐王朝的經濟發展,而且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權威,導致“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四分五裂,藩鎮割據,截止到唐朝末年,出現了兩支較為強大的割據勢力——盤踞在河東地區的李克用軍事集團和盤踞中原地區的朱溫軍事集團,兩大軍事集團互不相讓,互相攻伐,左右著中國的歷史發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之間的故事。

李克用因病暴斃,在逝世之前留給李存勖三支箭,用於激勵李存勖,後唐莊宗——“戰神”李存勖繼位之後,勵精圖治,整頓軍紀,終於消滅了世仇——朱溫。公元908年,在沙場上征戰一生的李克用暴斃而亡,其子李存勖繼承了李克用的晉王之位,李克用在彌留之際將三支箭留給李存勖,他叮囑李存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遺憾——打服處於後方契丹、誅殺劉仁恭父子、滅掉逆賊朱溫,李存勖繼位之後建立後唐政權,同時將李克用留下的三支箭供奉於祖廟,時刻激勵自己不要忘記父親的囑託。李存勖登基之後,在政治上,嚴懲貪汙腐敗,撤銷冗官、昏官,選賢任能;在軍事上,他大力整頓軍紀,提拔勇猛善戰之人,使得後唐軍事力量大增;在經濟發展上,提倡與民休養生息,省刑薄稅,使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經過一系列措施,後唐社會安定,國力大增,反觀後唐的政治對手——後梁,朱溫繼位之後,沉迷於酒色,採用殘暴、恐怖的手段統治後梁,後梁國力日漸衰落。公元914年,李克用親率大軍擊敗劉守光、劉仁恭父子,隨後用劉仁恭父子二人頭顱祭奠李克用,公元917年,李存勖又指揮大軍大敗契丹,消滅了後唐北部的邊患,至此李存勖具備了討伐後梁的全部條件,公元923年,李存勖指揮大軍討伐後梁,並於同年十月消滅後梁,至此李克用留給李存勖的“三支箭”,李存勖全部造成,如果李存勖能夠將這種勇猛勢頭持續下去,或許中國“五代十國”的時代早就結束了,可是歷史卻和我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一代梟雄李存勖既然被殺了,這是為何呢?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李存勖雖然在軍事上頗有天賦,但是在治國理政上卻有著巨大的缺陷,李存勖在消滅後梁之後,志得意滿,寵信伶官,朝政日益腐敗,李存勖也死於兵變。李存勖和唐玄宗李隆基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李存勖自幼精於騎射,善於謀略,驍勇善戰,但是李存勖又精於音律,喜好戲劇,他在繼位之初,雖然建立了後唐政權,但是彼時的後唐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契丹、劉仁恭、朱溫三大軍事集團始終威脅著後唐政權,宛如芒刺在背,內憂外困,李存勖還能夠時刻警惕自己,不忘報仇雪恨,一雪前恥,在政治、軍事上頗有作為。李存勖在陸續消滅了劉仁恭、契丹、後梁之後,彷彿就失去了目標,逐漸開始放縱自己,李存勖在消滅了後梁政權以後沉溺於戲曲,不能自拔,逐漸荒於政事,寵信伶官,聽信讒言,殺害功臣,後唐政權日益腐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使得李存勖離心離德,臣子心生怨恨,公元926年,李存勖死於兵變,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