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者說|守護美麗的環資審判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1

高郵湖,北接洪澤湖,南連長江水,風光秀美,資源豐富,是高郵人最引以驕傲的名片,區域位置極其重要,生態價值極其珍貴,是江淮生態大走廊最核心的區域。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近年來,環境問題逐漸成為民生之患,生態建設是新時代的民心所向,高郵湖承載的環境壓力日益沉重,面臨的破壞活動頻繁發生。2013年12月,經省法院批覆,高郵法院專門組建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統一集中管轄高郵湖周邊高郵、寶應、江都3縣市區涉及環境資源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2

懲治從嚴,嚴懲重罰

把刑事制裁作為第一抓手

今年6月4日,最高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全國法院服務保障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最高法院發佈的十大案例中的第一個,就是高郵法院一審判決、揚州中院二審維持的“德司達公司、被告人王佔榮等汙染環境案”。

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特別強調:兩級法院參考德司達公司逃避支付的危險廢物處置費用和造成的環境損害後果,判令德司達公司承擔罰金2000萬元,充分體現了對於嚴重汙染環境犯罪嚴懲重罰的司法導向。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嚴懲重罰就是我們的態度,就是我們審判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活動的司法標準。近三年,高郵法院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案件141件,三年翻兩番,共判處被告人188人,罰金3000多萬元。

其中,汙染環境罪11件,主要打擊非法排汙、土煉油等犯罪活動;濫伐林木罪15件,24個被告人非法砍伐林木1960顆、527.66立方米;非法狩獵、非法捕撈罪52件,59人因獵捕青蛙、飛禽和水產品受到刑事制裁,高郵湖水域及溼地是此類犯罪活動高發區域。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3

修復從先,增殖放流

把生態恢復作為第一理念

今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這一天的上午9點40分,高郵湖上,水面中央,美麗的水花隨波綻放,歡快的魚兒躍入湖中,人群之中爆發出陣陣掌聲和笑聲。

這是一次增殖放流活動,相關費用由被告人承擔,湖區近200位漁民現場觀看並旁聽審判活動。兩被告人用電擊方式,在禁捕期捕撈黑魚、鱖魚等55千克,對漁業資源和水體生態造成破壞。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經專業部門評估確定的生態修復方案是:放流黑魚苗60斤、鱖魚苗1000尾。今年以來,我們還判令6個濫伐林木罪被告人,按其砍伐量的十倍,補植樹木1085株,還責令他們養護一年,經驗收必須達到85%的成活率。

近年來,高郵法院堅持“優先恢復環境”的司法理念,積極推進環境資源審判恢復性司法實踐。率先推進環資案件公益訴訟,探索設立專門“增殖放流”基地,將高郵湖溼地作為司法增殖的專用水域和林地。注重考察責任人的環保意識,鼓勵主動承擔治理環境的責任,納入確定刑事責任的重要因素,督促環境侵權行為人進行治理和恢復。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4

協作從緊,群防共治

把協同聯動作為第一方法

今年6月1日,“長三角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論壇”上,高郵法院作主題發言,並與上海、浙江、安徽11家法院共同簽署《長三角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協作備忘錄》,這標誌著長三角區域環境資源保護司法協作機制邁出關鍵步伐。

從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把協同聯動作為重要的工作方法,與檢察院、公安局、環保局、監察局等聯合下發《關於建立環境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制定實施《關於為建設“生態文明高郵”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與環境資源職能部門建立溝通聯絡機制,舉辦定期聯席座談,打造信息共享平臺,暢通行政司法銜接。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我們認為解決環境資源問題,改變觀念是根本,群防共治是關鍵。針對環資審判領域“無意識”犯罪多發現狀,我們每年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向全社會公佈環境資源審判動態,累計發佈重大典型案例25個,發放宣傳手冊800多份,開展巡迴審判3場次,努力讓更多的人知曉相關行為的刑事違法性,提升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

針對中小企業汙染環境犯罪增加態勢,我們倡導“發展和保護並重”,主動提供法律指導,引導加大環保投入,及時發送司法建議,協同強化監督管理,幫助企業完善經營管理機制,減少和防範環資領域涉法涉訴風險。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今年5月,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視察高郵湖後特別指出:要系統謀劃好生態大走廊規劃建設,特別是要做好水的大文章、生態的大文章。高郵法院將按照這一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方法,積極、主動發揮好司法職能,努力為高郵湖和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推薦圖文(點擊閱讀)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主播|宋 薇

攝影|吳同祥

裁判者说|守护美丽的环资审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