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花粉是一種攜帶有遺傳物質的微型顆粒,它以多種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為了維護同一個重要的生態意義,即維持植物生命和生態系統的延續。數百萬年以來,植物利用花粉傳播作為維持生存的手段。從盆栽植物到,大田作物,幾乎每一棵植物都在通過授粉以維持自身的延續。

傳粉過程:實力VS 運氣

傳粉的過程一部分憑實力,一部分則是靠運氣。在花叢中穿梭的動物、昆蟲和其他傳粉媒介,有較多機會與花粉接觸。當條件允許時,這些花粉顆粒就會附著在這些生物身上,不知不覺將花粉從一朵花傳到另一朵花。

“有效的”傳粉者通常會碰觸到同一物種的不同花朵,由此提高植株授粉的概率,進而提高產生後代的幾率。而另一方面,“無效的”傳粉者則會直接釋放花粉,無法將它們傳遞到另一朵花進行授粉。

所有這些授粉都會產生種子,這是植物生存的主要目標。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真真切切享受著這一過程所帶來的果實。我們的食物正是多種途徑授粉後的產物。

那麼自然界有哪些傳粉形式呢?

授粉的基本形式是植物雄性(花葯)和雌性(柱頭)生殖器官之間的物質交換。這一授精過程有人工勞動、自然現象和3000多種傳粉者的輔助。

野生傳粉者

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大家熟知的蜜蜂是大自然最重要的傳粉者之一,也是食物供應鏈中主要的傳粉貢獻者。此外, 昆蟲、小型哺乳動物、甚至爬行動物、鳥類也是常見的傳粉者。僅在美國, 蜜蜂每年貢獻的經濟收入超過30億美元。

風媒傳粉

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有些植物還會藉助空氣流動幫自己完成傳粉,不需要任何昆蟲或動物的輔助。小麥、玉米、燕麥等廣泛種植的經濟作物常依靠風力傳粉。吸引傳粉者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上述作物或其他一些作物放棄了這種努力,它們只需要在風吹過時簡單地釋放和捕捉花粉。

自花授粉

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對於一些相對獨立的作物品種而言,生長在相適應的環境中可以自花授粉,不受外界的影響,以減少能量消耗, 獲得穩定收穫。花生就是自花授粉的作物,它不需依賴傳粉媒介就可開花結實。這種品質性狀,具有許多優點。

人工授粉

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對於小型溫室栽培的植物,人工授粉往往更有效。利用筆刷或棉籤等工具, 進行人工授粉,可培育出更優良的西紅柿、南瓜,葫蘆等蔬菜品種。

夜行性傳粉者

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夜行動物也是重要的傳粉者。蝙蝠就是其中之一, 蝙蝠的雙翼是運載花粉良好的載體,蝙蝠常以果實或花蜜為食,在舔食花粉和飛行過程中,幫助植物傳粉。石榴、芒果和香蕉都是蝙蝠傳粉的受益者。

幫助傳粉的神秘靈長類動物

一起進入神奇的“傳粉者世界”!

生活在熱帶的靈長類動物以大量水果為食,因此,研究人員推測猿類或對授粉產生重要影響。

數千年來,植物不斷進化,以確保與傳粉者合作的這一寶貴合作形式。花朵用色彩鮮豔的花瓣來吸引飛蟲(即蜜蜂)的注目。此外,植物也會用一種誘人的氣味來吸引理想的傳粉者。通過散發這種氣味,植物可以只吸引有辨別能力的傳粉者。例如,印度尼西亞當地的大王花(rafflesia)發出一種惡臭的“腐肉”氣味,會嚇跑許多傳粉者,但確實能夠吸引一些具備傳粉能力的蠅類。

和所有的生命形式一樣,植物也有傳遞基因的本能。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避免近親交配的危險,大多數植物都會採用多樣的花朵授粉策略。儘管在某些情況下同一性是更理想的狀態,但缺乏遺傳多樣性的作物會更容易受到疾病、害蟲和環境壓力的影響。

為了克服這一挑戰,現代農業需要把重點放在了遺傳學上,利用軟件對植物DNA進行測序,並進一步揭示植物世界的內部運作機制。因為成功授粉是對生物多樣性和整個生態系統來講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