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愛心媽媽」滿少萍:讓愛在城市中傳遞

宿遷網訊(記者 朱薇薇 通訊員 鄭成勝)從早上六點多離開家門去受助家庭慰問,直到下午3時回來,她才吃上飯。

一個大容量的揹包、一個時刻裝滿水的茶杯、一件印有泗洪縣愛心志願者協會字樣的背心、一雙平底鞋,是她出門必備物品。

從1989年起到現在,滿少萍一直初心不改,行走在公益事業的愛心路上。她說,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

滿少萍是泗洪縣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是眾多被救助兒童心中的“愛心媽媽”,是泗洪縣有名的熱心人、大好人。

出生於1968年的滿少萍,家中兄弟姐妹較多,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好。年幼時,她穿著姐姐們淘汰的衣服,卻常看到母親向上門求助的人伸出援手,不僅送上飯菜,還留他們住上一晚。面對她疑惑的目光,母親總是說,“人活在世上,不能只為自己,也要多為別人想一想。”

從此,“為別人想一想”成為滿少萍做事時想到最多的一句話。

1989年,滿少萍成為泗洪縣棉織廠的一名工人。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時,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些本子和筆,送給了附近一對孤兒——約莫八九歲的兄弟倆。這對孤兒四五歲時,父母就去世了。滿少萍聽人聊天說起他們的遭遇後,立刻上門看望,這一看看出了多年的牽掛與捐助。從那時起,每逢開學,她替兄弟倆報名,買學習用品;過年時,給壓歲錢,帶他們玩,照顧他們的生活,填補他們缺失的親情。現在,已經成家立業的兄弟倆一有個什麼事還習慣找“滿媽媽”拿主意。

剛開始滿少萍不懂什麼是公益,她只知道能幫多少人就幫多少人。2002年下崗後,滿少萍跑過保險,辦過培訓機構,無論到了哪裡,她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為別人多想一些,儘自己能力幫助別人。

2010年,當泗洪有了義工組織後,滿少萍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併成為孤貧孩子組的負責人,與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有了深入的接觸。

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滿少萍也經常地被感動著。

2011年,被救助的白血病患兒宋纖纖已找到全相合配型的孩子,卻因為費用問題,沒能及時手術,不幸離開了人世。

滿少萍在救助宋纖纖期間,接到了另一位被救助兒童李慶林的父親李傑的電話。電話中,李傑只重複一句話:“孩子找到合適的配型不容易,請一定要幫助她、救她!”一開始,滿少萍以為李傑是宋纖纖家的親戚,經過打聽才知道,兩人並不相識。後來,在一次為救助兒童組織的義捐活動現場,李傑夫妻從鄉下趕來,掏出僅有的100元捐了。相識以後,滿少萍才瞭解到,這個憨厚的莊稼人,家中有著一對兒女,小兒子不幸被確診患有白血病。同病相憐,李傑希望找到配型的宋纖纖可以被救治。而後來走訪發現,為了給孩子治病,李傑家中早已空蕩蕩的,能賣的都賣了。這一切,讓滿少萍堅定了組建團隊、凝聚力量、救助更多人的決心。

2011年11月份,滿少萍開始組建泗洪縣愛心志願者團隊。剛成立時以救助泗洪籍大病患兒為主要服務內容,後來又增加了幫助孤貧兒童、對困難家庭的大病患兒母親進行心理疏導和生活幫扶等項目。到目前,該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籌集善款累計400餘萬元,諮詢和救助586名大病患兒,其中符合救助條件並得到全力救助的87名困境家庭大病兒童,有62名完全康復。

瞭解滿少萍的人都知道,她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好,單身帶著兩個兒子。受媽媽的感染,兩個孩子從小就懂事,學習刻苦,生活節儉。大兒子今年準備考研,小兒子也大三了,兩個孩子每年都能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或者學校獎學金。每到寒暑假,孩子們就主動出去打工,解決自己的學習、生活費用問題。現在,滿少萍的手機、衣服,甚至是協會使用的收據也都是孩子們通過勤工儉學掙錢買的。他們知道,媽媽捨不得買新衣服,捨不得為自己買點好吃的。他們說,媽媽是他們的榜樣,他們會努力,成為媽媽的驕傲。

滿少萍用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著細膩情懷和鋼鐵般堅韌意志、既矛盾又和諧的形象。2014年5月,在救助雙溝鎮患膽道閉鎖症的患兒朱婷婷時,正是滿少萍兒子高二升高三的關鍵時期。一邊要為患兒募捐,進行緊急救助,一邊是家中沒有大人照顧孩子。幾經衡量,她和兒子說,“高考不是人生唯一出路,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面前,我們要捨得一切。”懂事的兒子沒有責怪與不滿,反而安慰媽媽,讓她放心去開展救助活動。最終,患兒從協會受理到進行肝臟移植僅用了22天。期間,滿少萍與志願者們冒著37度高溫為孩子舉辦了義演義賣活動,用近18個小時籌集了大部分的手術費用。回家路上,滿少萍因勞累暈倒。

看著是救一個人,實際上是救一個家庭,滿少萍在多年的救助工作中深深明白這一點。她在確立救助對象後,除了為患兒進行奔走,還組織志願者一起,為救助家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紀禹竹,因為患有脊柱側彎、軟骨發育不良接受救助,然而在救助過程中,患兒父親因為車禍受了重傷,失去自理能力。滿少萍帶著紀禹竹母女到南京找專家會診,確定手術方案,為其舉辦線上線下募捐活動,並聯系南京愛心媽媽團隊尋求更多幫助,最終為紀禹竹募集了22萬餘元的善款。同時,又將紀父也確定為救助對象;為紀禹竹哥哥聯繫到泗洪中等專科學校免費學習;每到農忙季節,組織志願者們幫助紀家收種莊稼;滿少萍還學會了開電動三輪車,農忙時幫助受助家庭拉花生、玉米等。

為了救助更多的困境中兒童,2016年8月,滿少萍和她的團隊繼和南京市浦口區博愛之家等公益機構合作後,又與省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達成愛心合作意向,2017年12月28日正式簽約成立泗洪愛心基金,建立了新的救助通道。

滿少萍的堅持和努力得到了肯定,她被授予省十佳巾幗專願者、宿遷市優秀巾幗志願者、泗洪縣勞動模範、泗洪縣十佳公民道德模範。今年滿少萍先後獲得“江蘇好人”和“中國好人”榮譽稱號,並被評為“感動宿遷人物”。

“愛心無大小,不是說沒有錢就不能獻愛心,盡力就好。像我們這些志願者,不少人放棄休息時間,下鄉走訪瞭解求助人信息的真實性。還有些愛心企業家為患兒家長提供崗位,甚至被救助的家庭也在關心著其他的求助者,大家都在盡已所能幫助著別人,用行動詮釋什麼是愛。”在滿少萍心中,關注困難群體,可以是多種形式的,而不是單純的捐款。

“一絲火花的跳動就能擦亮光明,一雙暖手的相擁就會充滿能量。”若是說滿少萍用30年的愛心善舉溫暖了這個城市,不如說是她用自己的行動,帶領著一群愛心志願者,吸引著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事業中,讓愛在這個城市中傳遞,讓更多的人分享愛、感受愛,讓整座城市激盪起向善的洪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