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炸恐怖袭击手册

防爆炸恐怖袭击手册

爆炸物可能放置在

公共场所的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标志性建筑物或其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2、重大活动场所: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3、人员密集场所: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他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5、其他易于接近场所: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地点如医院、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6、各种交通工具上:如汽车、火车、地铁等。

7、其他日用品:行李、包裹、食品、手机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常见的爆炸手段与类型有哪些?

炸弹(药)爆炸、汽车炸弹、自杀性人体炸弹、邮包炸弹、固定箱包炸弹、橡皮艇炸弹和其它新型爆炸恐怖手段。

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1、不要触动。

2、及时报警。

3、迅速撤离。疏散时,有序撤离。不要相互拥挤,以免发生踩踏造成死亡。

4、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记发现可疑物的时间、大小、位置、外观,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在地铁车厢内

发生爆炸起火怎么办?

1、迅速报警。迅速按下列车报警按钮,使司机在监视器上获取报警信号,并拉下紧急制动,避免列车失控。

2、及时灭火。利用车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

3、谨慎行动。在情况不明、列车还在运行期间,不要有拉制动、砸窗、跳车等行为;最好先保护头部,原地蹲下。

4、有序撤离。在隧道内疏散时,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向临近车站撤离。

5、科学防护。寻找简易防护物,如衣服、纸巾等捂鼻,采用弯腰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扶墙壁撤离。

6、冷静判断。受到火势威胁时,不要盲目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要注意朝明亮处、迎着新鲜空气跑。

7、协助调查。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8、熟悉环境。在平时乘坐地铁时要注意熟悉环境,留心地铁的消防设备和安全装置。

在大型体育场馆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有序远离爆炸现场,避免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2、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场馆内的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

3、场内观众应按照场内的疏散指示和标志从看台到疏散口再撤离到场馆外;

4、场馆内部体育官员、工作人员以及运动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

5、不要因贪恋财物浪费逃生时间;

6、实施必要的自救和救助他人;

7、拨打报警电话,客观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在宾馆、饭店、

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

密集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趴下。就近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

2、寻找出口。判明情况,寻找安全出口。

3、谨慎行动。注意避免进入餐厅等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险地点,在情况不明时,不要使用打火机照明,防止燃气泄漏引发二次爆炸和大火。

4、躲避踩踏。不要拥挤推搡,防止出现踩踏挤伤,一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持物体,防止被惊慌的人群踩踏。注意避开临时搭建的货架,避免因坍塌造成新的伤害。

5、有序撤离。听工作人员指挥,有序迅速撤离现场。

6、自救互救。到达安全地带后,先检查自己和同伴是否受伤,及时进行互救;协助医护人员救治、搬运伤员。

7、协助调查。客观详细地向警察描述看到的情况。

如何避免燃气爆炸?

养成出门前检查燃气阀门的习惯,燃气软管定期检查更换,选用正规厂家的燃气灶具,将燃气爆炸的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避免家用电器爆炸?

压力锅、微波炉、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使用手册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避免使用不当、线路老化等造成的火灾或爆炸。

如何避免手机、充电宝爆炸?

手机、充电宝等含锂电池的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充电,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使用,以免引起火灾甚至爆炸。

如何避免汽车自燃或爆炸?

汽车越来越普及,避免劣质改装、超负荷长时间行驶,车内不放置汽油等危险物品,慎用喷雾剂、香水等,避免夏季长时间高温暴晒等,将汽车自燃甚至爆炸的风险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