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爲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作為我國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可以說得到了十分廣泛的傳播,而且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十分的喜愛這本書,可見《三國演義》魅力之大。也正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所以人們對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也充滿了好奇,不得不說羅貫中真的十分的成功,要是在現在肯定更加的了不得。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而三國時期是歷史上的一大亂世,俗話說,亂世出英雄,確實,整個三國時期誕生了一大批的英雄好漢,比如諸葛亮、關羽、趙雲、周瑜等等,每一個都是當時的巔峰人物,影響力極大。然而亂世的時候,禮崩樂壞,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一些叛徒。而三國自然也不例外,出來不少的叛徒,但是我們今天主要說兩個,因為對這兩個來說,叛變幾乎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第一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對於呂布的武藝,這點根本沒的說,光是戰績放出來,就無法令人反駁,當初曹操可是六員大將齊出才勉強打退了呂布,縱觀整個三國,能讓曹操如此對待的也就只有呂布一人了。然而這個三國第一猛將的名聲可是不怎麼好,人稱“三姓家奴”。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因為呂布一開始的時候是追隨著丁原的,丁原對他也算是有恩,然而後來董卓看上了呂布,於是就想收買呂布。最後呂布根本經受不住誘惑,居然殺害了丁原,歸附了董卓,還認董卓為義父,光是這點就讓天下的諸侯唾棄他。最後司徒王允又設計令呂布殺害了董卓,雖然呂布這一次殺的大快人心,但是也就背上了“三姓家奴”的罵名。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然而這自然不是最後一次,後來呂布去投靠劉備的時候,劉備也接納了他,但是呂布卻趁著劉備遠征袁術的時候,厚顏無恥地偷襲了徐州。最後呂布也沒有什麼好下場,被曹操抓住後,不僅毫無一人為他求情,就連一向惜才的曹操都無法容忍這般厚顏無恥的人,最後將其直接殺掉。

第二個就是孟達了,相比於呂布,孟達的名聲就小了許多,但是他厚顏無恥的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呂布。孟達本來和法正一起依附於劉璋,後來劉璋讓他們兩個人去迎接劉備,也就開始為劉備效命了。後來孟達就和劉備的義子一起駐紮在了上庸,當時剛好關羽被圍樊城、襄陽,曾要求孟達和劉封趕緊發兵前來救援,但是這件事情卻被他們給拒絕了。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後來關羽戰敗了,孟達也就有些慌了,害怕劉備怪罪於他,而劉封因為是劉備的義子,加上和孟達不和,就經常欺負孟達。最後孟達就帶領著自己的四千曲部投靠了曹魏。而曹魏可以說十分的歡迎孟達了,曹丕不僅給予孟達高官厚祿,而且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併為新城,任命其為新城太守,可以說孟達備受曹魏皇恩。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然而曹丕死後,孟達又有了小動作,在諸葛亮的引誘之下,又開始想要歸附於蜀漢,這件事情被魏興太守申儀上報。於是司馬懿一邊寫信安撫孟達,一邊又暗中進軍討伐孟達。但是按照孟達心中所想,司馬懿至少要三十日左右方可抵達,但是司馬懿卻在八日之內就疾行一千二百里,這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

三國中最為可恥的兩個叛徒,多次背叛,怎麼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最後司馬懿圍城十六日,孟達外甥和部將開城投降,孟達被斬。不得不說孟達也真的胃口極大,哪邊的好處都想佔,如此厚顏無恥,最後自然也不會有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