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分割這個西方數理文化的妖怪如何妖起來的

股市裡面的黃金分割

股市裡面,有兩派傳統的經典理論直接與黃金分割這個西方古代的數理文化有關。

一是江恩的《江恩理論》及其擴展,江恩乾脆稱其為神聖的數字、主宰的數字。另一個是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及其擴展,艾略特描述其為大自然的奧秘。

隨著中國股市的產生與發展,這些將近一百年前的過時理論,也傳到了中國。西方現代的一派經濟學家在搞博弈論,並且因此有幾人獲得近些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股神巴菲特對博弈論非常不屑。理論界這兩派走向兩個研究領域極端的理論依然在博弈。

經典理論一般認為未來可以唯一性的預測,但大師們也總是錯;而博弈論認為這是隨機性的結果,不可以唯一性準確的預測,所以用各種數學方法描繪未來的趨勢。

兩派最高的理想依然都在搞股市的預測。但是,預測明天的股市如預測明天35選7彩票的結果一樣,暫時並無準確結果。

一些人學西方的股市理論,學的如何不太清楚,不過這個西方古代的神秘數字也就搭車跑到中國來興妖作怪了。近代中國有非正統的民間理論流派《禪論》將西方經典的這些理論綜合,用戲說的筆法進行了闡述發展。

筆者雖然也寫了兩本股市相關的書籍,但在這裡不談股市,沒證,屬於散戶一枚。因此在這裡繼續只談文化,談談黃金分割這個西方古代數理文化的妖。

黃金分割這個西方數理文化的妖怪如何妖起來的

黃金分割

西方數理文化的發展

魯迅評價《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諸葛近妖“,這個”妖“也非全是貶義,從另一側面也在描述其厲害之處。

西方現代的文化,依然不區分宗教文化與數理文化,但是,中國的現代文化是區分的,現在的主流文化是基於辯證唯物主義的文化。

西方數理文化的明確形成,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和柏拉圖學說算起,沿襲的是古代金字塔朦朧的數理思路。

而隨著西方的帝國興替,西方數理文化被宗教文化所代替,隱秘傳播了。這也中國古代的歷史不同。中國古代的數理文化代表《易經》逐漸成為群經之首,其數理文化影響傳播2000餘年,直至近代其哲學方式被新文化運動批判。

西方直至牛頓、笛卡爾、歐拉,重振西方古代數理文化,並演繹出現代的數學,導致西方上世紀初的數學、物理知識總量的爆發性增長。

上世紀初這個時期,西方的宗教文化與數理文化並行,宗教文化依然佔優;而如今數理文化略佔優勢。

黃金分割的由來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黃金分割

先說一道簡單的數學題,a^2+a=1;這方程簡單,求解。

a1=0.61803398874989491;

a2=-1.618033988749895;

黃金分割就這麼出來了。先提醒,當時可沒有這個方程。

西方古代先有分數,按西方提供的古埃及的紙草書的記載,那時候已有分數意義。但是,小數產生的時間很滯後,這樣才導致產生畢達哥拉斯差點被根號2這種無限不循環的小數逼瘋的傳說。

中國古代,從祖沖之計算π的方式可以看出,已經產生類似小數點的十進制用法,但是,當時沒有現代意義的這個小數點,而且在數理文化中,當時叫循環,不叫進制。

古代數理文化的循環可以包含各種進制的使用,但是數學進制是唯一性的,不兼容,只能轉化。

這個方程在古代數理文化中的意思是什麼?

a^2+a=1

我們先研究一下太極兼容的數理內容之一。

m+n=1,m和n分別是兩條魚。一些人看太極圖是靜態的、點對稱的,這是錯誤的。古人描述了太極的動態和魚的動態。

那兩條魚,大小是變化的,而且是此消彼長,總格局是1。

現在m=n^2,這什麼意思,八卦變成64卦了。這個方程就變成n^2+n=1了。也就是,這個方程是m+n=1這個總方程的一個特解。

這個平方,在東、西古代數理文化中意義重大,這代表一個發展過程的中道階段。西方至今的平方和正方還是一個英語單詞,這就是西方古代數理文化的沿襲。

因此,利用太極、八卦、周易,你就求出來黃金分割了。

中國古代的數理文化可以兼容、包含西方古代的數理文化,但是,反過來,就不成立了。

當然,西方古人可能不是這麼求的。

因為當時一元二次方程還沒有。

簡單還是不簡單?

簡單的數學用到數理文化通常就不簡單了,再一抽象、宗教化的描述,那就更不好理解了。如果這東西再是西方的,現代有些人就崇拜起來。

數學從數學發展的歷史而言,是從古代數理文化中脫離出來的一支,本身就象黃蓉一樣有點邪勁,稍不留神,就像它媽了。

這個方程有兩個解,當時還沒有負數這個概念,那麼就剩下一個正數解0.618。注意,這是四捨五入的差不多的數。這數從來沒有絕對數學意義的小數點式樣的簡單準確表達。

也就是古人在沒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情況下,發現了這個數,怎麼發現的?

那還得從畫圓為方談起。

圓古人總用,中國戰國時候的戰車的軲轆就是圓的,但是,圓如果用尺來表達,這是當時技術問題。尺可以簡單表達方,如何簡單表達圓。你先別提圓的數學公式,當時沒有。

古人就知道,一根木棒栓一根繩子,繩頭那頭轉一圈,圓就出來了。不用π,照樣畫一個標準的圓。這才導致規的發明。

這就是古人化圓為方的技術意義和數學意義,當然最後導致圓周率的產生和圓的幾何公式的產生。

古埃及人提出了金字塔方案,也就是用正方或者三角的方式來表達圓。古埃及的密率是22/7,誤差很大。別聽鼓吹金字塔的精密程度超過現代,這無非是給忽悠出外星人找到藉口罷了。金字塔本身沒有妖氣,是後人故意給它弄上妖氣的。

這樣表達圓的一個副產品就是,它同時表達了另外一個”常數“。也就是4/π=1.27324這個結果。金字塔的底邊長與高度的比就是4/π。這在數理文化中的意義就是數理兼容。

先天八卦發展到周易,乾的大事之一,就是用其他的數學方式,表達了平方的計算結果。

古希臘人也幹了這樣的事情,要表達平方。他們採用的一種方式是幾何方式。

1.27324^2=1.618(約等),這就是古希臘人要表達的數理進步之一。

當然,古人不是利用這種代數計算,而是利用的幾何方式。4用方表達,π用圓表達,平方用幾何方式表達(尺規作圖三大難題中的兩個,見昨天的連載)。這樣艱難的情況下,發現了這個奇妙的數學特解。他們發現,結果可以畫出來,但是過程不可能全部使用尺規,必須有其他輔助方法。

至少巴黎聖母院的建築應用了這個黃金分割的數字。

黃金分割這個西方數理文化的妖怪如何妖起來的

巴黎聖母院

後來西方發明了圖表,發明的年代不詳,發明人不詳,用於這種平方計算。這種東西被隱秘流傳,直至上世紀初,被江恩公諸於世。

後世斐波那契數列和曲線也是黃金分割的另外一種表達,也被應用到傳統股市理論的波浪理論中。

黃金分割奇妙在哪?

這個後世引申很多,基於西方古代數理文化的應用,隨便說幾個:(都是約等,找約等號太麻煩,不另外標註了。)

0.618^2+0.618=1

1=1.618^2-1.618

等等。。。。。。

這些內容表達在西方數理文化中是什麼意思?數理大一統!1在數理文化中代表整體、開端、單個的特徵等等,而不僅僅是數字1。

而中國古代用太極圖、周易、五行表達了同樣的數理文化意圖,包含這些簡單數理,可惜就是喜歡研究數學的太少了。古代研究周易的大師的數理文化方面著作至少幾千本,而談到其中的數的人,屈指可數,不超過兩位數。

這些本身就是這個數字的數學的性質,但是隻要同時關聯到1、關聯到π,關聯到平方,古代數理上就可以說所謂的一統了。

只可惜的是,這些都是約等,1000多年後,歐拉搞出所謂的最美方程,歐拉方程之一。

黃金分割這個西方數理文化的妖怪如何妖起來的

2.618與e(無理數,2.718)誤差0.1,也就是接近這種所謂的完美,古人的誤差是1/27。

歐拉的方程就完美了嗎?針對數理文化而言,沒有!因為e是無理數,也就是所謂的最完美方程依然是約等於。只有e逼近絕對的準確值,才會越接近完美。

面對無限,永遠是數理文化大一統數學的痛!還有那個最大的質數是多少?數學家、數理學家還都在期待結果!

你當這些古代的數學家都在好好的研究數學嗎?他們研究的一部分內容是數理文化!而這其中的一部分是現代的數學而已!數學的妖氣也就是數理文化的殘餘。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