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父子雄兵」 兩位都是真英雄

山東的“父子雄兵” 兩位都是真英雄

圖文無關

山東鄆城是施耐奄筆下水滸故事的發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人文歷史底蘊濃厚,受到無數仁人志士的追捧和熱贊。如今,一對父子兵、兩位真英雄的故事又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近日,筆者來到山東省鄆城縣鄆州街道辦事處大樊莊村,走進了這個傳奇的軍人家庭,聆聽那耐人尋味的報國事蹟。

聆聽革命故事長大,主動申請參加邊境自衛反擊戰

51歲的樊西友,中等身材,面色黝黑,目光如炬,透露出軍人的果敢和堅韌。老樊家中的陳設並不光豔,但滿牆的部隊獎狀和照片很是醒目,顯得頗為與眾不同。當與筆者談到這些時,他滔滔不絕,神采飛揚。

樊西友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父親樊作法是解放前的老黨員,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擔任村裡的民兵連長。他從小就是聽著父親講述的“鐵道游擊隊”“地雷戰”等革命戰鬥故事長大,參軍報國的種子早早地在心裡生根發芽。

1983年,19歲那年的樊西友終於等到了機會,如願以償地應徵入伍,成為濟南軍區某部一名戰士。“是兵就要歷練,是軍人就要經的起生死考驗。穿上了軍裝,就不能當孬種。”臨行前父親的一句話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

入伍後的樊西友,處處不甘人後,幹啥都有一股“拼命三郞”的勁頭,無論是參加軍事訓練還是拉練演習,他總比別人多付出、多流汗,各項訓練成績在班裡常常是名列前茅。

1984年,雲南邊境戰事驟然緊張,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樊西友每天都會通過報紙、廣播瞭解前線作戰的各種消息。那段日子,火一樣的激情在他的胸中滾滾燃燒,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馳騁疆場,殺敵立功。沒過多久,他遂然不顧家人的反對,向組織遞交了請戰申請書。

第二年,他隨部隊入駐老山前線。前線的艱苦程度出乎想象,生存條件異常惡劣,不僅毒蟲如織,悶熱難耐,而且槍彈紛飛、雷區遍佈,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回憶起貓兒洞的歲月他至今心有餘悸。

一次戰鬥,越軍進攻猛烈,敵我雙方作戰進入膠著狀態,炮彈如雨點般灑落,震天動地,塵土飛揚。突然一發炮彈呼嘯而至,他來不及多想,一個箭步衝上去將身邊的戰友推倒,“轟”的一聲巨響,他的左腿被炮彈炸的血肉模糊,不得不從前線上撤了下來。

因在作戰中表現十分英勇,他榮立二等戰功。考慮到身體原因,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他選擇告別了心愛的部隊。當問及當年在戰鬥中被炸傷,心裡有沒有後悔過?他激動地說:“當兵就是為了保家衛國,看著那麼多戰友一個個倒下去,別說是一條腿,即使把命留在那裡,都值!”

退伍不失本色,送獨苗當兵奉獻國防

退伍後的樊西友被分配到鄆城縣郵電局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話務工人。他時常告誡自己,任何時候軍人本色不能丟、氣節不能變。1999年,樊西友被提拔為鄉鎮郵電所負責人,擔任基層籌建分局的工作。期間,各種建築商找機會給他送錢送物,都被他斷然拒絕。他說“我是從上槍林彈雨中走過的人,怎麼能見利忘義丟掉黨性,違亂犯紀中飽私囊,又如何對得起祖國和人民給予的榮譽和待遇。”

2003年,樊西友到了內退的年齡,但他不甘心賦閒在家,又主動返聘回公司,下鄉、架光纜,依然揮汗在基層一線。他常常想,是犧牲的戰友成全了他的夢想,自己還年輕,一定要為公司、為國家再多出幾年力!

軍人對部隊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在樊西友看來,是綠色軍營培養和造就了他,雖已脫掉了軍裝,但仍牽掛和留戀著那直線加方塊的生活,仍想著力所能及地為國防事業盡些綿薄之力。他把這一希望又寄託到孩子身上。2008年,樊西友17歲的兒子樊彬從鄆城縣職業技工學校畢業,應聘到江蘇崑山一家大型電子廠上班,待遇優厚。因為工作踏實肯幹,很快就被提升為帶班班長。正當兒子幹得得心應手時,突然接到了老樊的“命令”:“馬上回家參加徵兵體驗,我要送你去當兵!”“在這裡幹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當兵?”雖然心裡極不情願,但樊彬還是順從了父親的意願。說起為何讓兒子當兵,老樊的理由很充分:“軍隊是所大學校、大熔爐,要想有出息,必須到軍營接受礪練。建功立業、奉獻國防,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呢!”

2008年年底,樊彬經過各項體檢和政審,順利應徵入伍。巧合的是,樊彬參軍來到的竟是樊西友當年戰鬥過部隊,現已整編為濟南軍區某特種兵部隊。時隔23後,父子倆又成了同一部隊的“戰友”。

“我一定要比父親做的更好,在部隊幹出點名堂來!”剛剛入伍的樊彬摩拳擦掌,心裡暗暗下定決心。

兒子當兵不負眾望,苦練本領榮立一等功

然而好景不長,平時自由慣了的樊彬有些受不了部隊單一枯燥的生活,產生了回家的想法。妻子知道後也心疼得哭,要樊西友要把兒子接回來。樊西友堅決地說:“好兒子是鍛煉出來的,不是疼出來的!”

那段時間,樊西友給兒子打電話、發短信,鼓勵他戰勝困難,苦練本領。在父親一遍遍的鼓勵下,樊彬的思想開始轉變,“惡補”起自己的短板弱項。他從最基本的體能訓練突破,練耐力、衝速度。每每聽到兒子告訴自己訓練水平提高了、得到連隊領導表揚時,樊西友的心裡比吃了蜜棗還甜。

憑藉個人的不懈努力,樊彬的軍事素質進步很快,特別是分到潛水連後,他以超常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迅速成長為連隊響噹噹的業務骨幹,並且多次在上級組織的比賽考核中嶄露頭角。

2013年6月,樊彬的爺爺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被送進醫院,家人都勸說樊西友把兒子從部隊叫回來。樊西友說:“不用,家裡有我和小彬媽就行,讓他在部隊安心工作!”

當時,樊彬正在海南三亞進行封閉集訓,全力備戰即將到來的全軍特種兵大比武。面對30多度的高溫和潮溼天氣,樊彬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著的生理和心理極限。一次潛水訓練中,樊彬副氧氣瓶的閥門栓被浮標繩纏住,難以脫身,一時陷入絕境。而他臨危不亂,機智判斷,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浮出水面,安全脫險。

2013年7月,全軍特種兵大比武大幕拉開。在高手如林的對決中,樊彬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取得2金1銅的好成績,被軍區榮記個人一等功。

父親英雄兒好漢。樊彬榮立一等功的消息傳回家鄉後,前來賀喜的鄉親們擠滿了樊家的小院,省民政廳領導也親自送來了立功喜報和慰問金,讚揚聲、歡笑聲和鞭炮聲交織在一起。

2015年2月10日,全國“情繫國防好家庭”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樊西友家庭經過多輪評選,當選全國“情繫國防好家庭”優秀代表,成為山東唯一入選家庭。面對榮譽,老樊興奮地說:“我要囑咐兒子爭取更大成績,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多出一份力。”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樊西友父子二人雖然沒有感天動地的舉動,但他們心繫國防安危、堅守強軍夢想的精神卻是民族崛起之魂、復興之光,讓人感動,給人啟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