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網絡流傳對比圖

新個稅法最近正式獲得通過

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

但是,近日在朋友圈廣泛流傳著

一張降稅前後到手工資對比表

降稅後到手工資反而比降稅前少了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為啥降稅後到手工資卻少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張對比表的計算方法正確嗎?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彆著急,咱們接著往下看↓↓

根據這張對比表,同樣是5000元工資,降稅前,個人需繳納個稅45元,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1800元扣除,個人繳納社保330元,最終個人到手工資4625元;降稅後,繳納個稅降為0元,然而社保必須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個人需要繳費920元,這樣一來,到手工資僅剩4080元。

事實上,這張對比表存在許多錯誤

減稅的福利

先來看個稅,計算方式就是錯誤的。降稅前,也就是在起徵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5000元工資繳納的個稅並非是45元,而是低於45元。

降稅前,個稅計算公式為:(稅前工資-起徵點-“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稅率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修訂前(左)和修訂後(右)個稅稅率表對比。

而之所以會計算出個稅45元=(5000-3500)×3%,是因為表中沒有將“三險一金”進行稅前扣除,扣除之後個稅將低於45元。

再來看社保繳費的計算,也是錯誤的。

在社保繳費中,個人繳納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5%,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照此計算,

降稅前按1800元繳納社保,個人繳費為270元,

降稅後按5000元繳納社保,個人繳費為525元。

可見,表中的個人繳費都有高估,如果以前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來算,到手工資也並沒有如表中減少那麼多。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在稅前工資沒變的情況下,降稅後,到手工資其實是增加的。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所以,這張表其實想反映的是

社保轉由稅務部門徵收後

對沒有實額繳納

社保的個人收入的影響

實際上,此次個稅改革

廣大納稅人都能夠不同程度

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

獲益更大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從2019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提高了徵繳力度,有利於將社會保險費基向個人所得稅的稅基靠攏,解決長期存在的費基不實的問題。

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而在現實情況中,一些企業不會按照你的月平均工資來繳納社保,而是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或者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

也就是說,對於以前沒有按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的人來說,隨著繳費基數的提高,繳納的社保費會變多,拿到手的工資自然會變少一些。

不過,雖然到手工資會變少,但也不能說是吃虧的。因為不能只看眼前,不看長遠,社保繳費基數提高,社保待遇自然會水漲船高,長遠來看是划算的,這將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權益。

以養老保險為例,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繳費基數提高,每月存入個人賬戶的錢會變多,這樣一來退休後你的養老金會變多。

減稅的“真相”:千萬不要被這張圖誤導了!


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

是不是自己的實際工資

如果不是足額繳納

可以向社保機構投訴

根據社保法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