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上海,人民广场相亲角。

一位大龄未婚的女艺术家,做了一次有趣的试验,亲自加入其中,体验了一把大龄女子,在真实而又世俗的“相亲”过程中的种种滋味。

□ 行为艺术里的相亲女子

人民广场相亲角,是上海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参与者主要是老年的叔叔、阿姨,大多是挟“可怜天下父母心”之名,瞒着家中子女,替孩子在那里物色合适的恋爱对象。父母帮孩子写好简单的“履历”,张贴在撑起来的雨伞上,供人浏览,如有意者,随时勾兑。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女艺术家,83年生人,她的亲自“披挂上阵”,在这个“替子征婚”的氛围里,引来了不少关注。随后出现的各种画面,也让这位号称已经“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女艺术家出乎意料。

围上来的叔叔阿姨,上来就问

“你大了?”,“简历上怎么没写年龄?”

女艺术一边频频解释,一边大惑不解,为什么他们上来只问年龄,自己精心提炼的几条个人信息“英国高等艺术学府艺术硕士毕业”、“一等荣誉学位”、“性格独立,风趣幽默”、“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却无人在意?

后来,她才明白,这是相亲角的“潜规则”,这里张贴的所有女孩子简历,年龄都要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必须开门见山,来不得含糊。

□ 被隐喻的“房子”

叔叔阿姨们首先要“验证”女孩子的年纪,年龄是不是合适,是他们是否愿意继续了解其他信息的基础。

不仅如此,他们还大胆、热烈地彼此交流对女孩子年龄的看法和论断,即使当着女孩子的面,也毫不避讳。

对被“摆”在这里相亲的男生女生,他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男人是银行卡”,“女人是房子”“银行卡”还简单些,输入密码,能取到钱即可。而“房子”的门道就多了,要考虑“地段”、“户型”。

在这些替子相亲的老人眼里,

女人是房子,年纪轻就是“地段好”,漂亮就是“房型好”

不言而喻,女艺术家只能被归类为“房型不错的郊区房”。

甚至此后的一些话题,也都是从“年龄”这个关键词衍生出来,比如,女孩子不要读太多书、35岁以上的女孩会有一半找不到对象,等等。

这位给自己打过各种预防针,做过各种心理建设的独立女性,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一时没法接受,要短暂离开一下那个氛围,静一静,给自己缓口气,顺便问问自己,“在这些人的眼中,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的自己,何以贬值至此?”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 被关注的卵子

在饱经沧桑、看透世事的老人们面前,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装,高声莫测的学历,都是浮云。

甚至长相皮囊都不是最重要,最多只能算是“户型”。

大家都知道,买房最应该关注的三个要素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地段”这么崇高的地位,只有“年龄”配得上。

各位老人家念兹在兹的“年龄”到底是个什么鬼?其实还可以再直白一点、赤裸一点,这个语义环境下,女人“年龄”的物理意义就是“卵子”。

女人一生成熟的卵子约为300~400个,结婚之后的“有效”数量更少。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接近“绝经期”,卵子的可用数量越少。

如果可以用曲线图表示,会更直观的发现,女人在世俗眼光里的“贬值”趋势,和自身所能产出卵子数量的趋势,出奇的吻合和一致。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请原谅这种物化女性的表述,但这也许这恰恰就是这些为子征婚老人们的心魔所在,卵子,代表的是生命的可能。

老人们不会粗鄙到直接问“你能不能生孩子”,但可以通过询问年龄,曲线测算出你孕育下一代的可能性,其实根本不用计算,条件反射般的本能就能立刻得出结论。

女人适合孕育生命的生命阶段,祖先们早就摸索透了,并将其深深的烙印在每代人,每个人的记忆里。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 不做自己的“弃子”

在中国,这种原始的群体记忆,就像是DNA里的遗传物质,数千年来被稳固而坚韧的传递下来,任谁也难以改变。

相亲角的“潜规则”不只在上海人民广场,还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

客观点说,中国父母也不易,本该落得余生半世闲,却要做很多越俎代庖的事,为人一世,却老想做出几辈子的安排。出力不讨好的时候,摇头感慨“为谁辛苦为谁甜?”

中国女子更不易,日升月出,时光如梭,干卿何事?非已之罪,却要一己承担,不比六月飞雪的窦娥还怨吗,这是“中国女性”的原罪吗?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金刚狼”休杰克曼老婆比自己大13岁,法国总统马克龙老婆,比自己大24岁。休杰克曼老婆因流产不能生育,领养两个孩子;马克龙3个孩子,7个孙子,但都是老婆带来的,不是自己的。

按相亲角的“房子”理论怎么说?恐怕连安置房、廉租房都算不上,而且还得是郊区中的郊区。美法应该没有相亲角,但杰克曼和马克龙都有父母,他们当时是作何感想呢?差点忘了,好事总是别人家的。

不去猜测、羡慕、怨怼,都毫无意义,就像再去争论卵子相对精子如何不公平一样。更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强大到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遥控器。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就像女艺术家的感慨:

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要被别人定义幸福,规定或胁迫在某个阶段一定要做什么事情。

都知道爱情最美、有伴最暖,也都知道人海滔滔,竞争激烈,敢出手就出手,但不代表女人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定是要失去要求和原则。热闹不代表拥有,单身也不代表单调,感情洁癖,有何不可?

苟且和坚守,谁赢到最后,没人知道。

任意被别人定义,放弃自我,一定是输在了开始。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 坚持幸福的样子

坚守,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相信美好,但不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相信世间经验,但决不放弃自己的判断。

我若盛开,清风自来。清风不来,仍为己开。

整理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尽管让自己鲜衣怒马,活色生香。即便是“房”,也要温馨典雅,别有洞天;即便是“郊区”,也是清幽恬静,绝不荒凉。

女艺术家的这次体验,最终演绎成一场行为艺术,并把期间拍摄的照片做成一本手工书,取名为《顺从的幸福》。

在书的最后一页,女艺术家写了这样一句话:Me, 30 on the shelf, too old for love?


相亲“行为艺术”里的女子、房子、和卵子「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