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都是什麼來頭?曾建言中國樓市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佈,將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M. Romer),以表彰二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相結合。

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都是什麼來頭?曾建言中國樓市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週年之際,設立“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簡稱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比其他獎項的設立和頒發足足晚了半個多世紀。

諾德豪斯:與保羅薩繆爾森合著經典教科書

諾德豪斯為耶魯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氣候變化經濟學,表明了人類如何忽視不作為所帶來的災難性的高代價。Nordhaus(1994年)提出的DICE(Dynamic Integrated Climate- Economy)就一個最優化模型,用於計算減排措施的成本和收益,以及最優減排額的確定。

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都是什麼來頭?曾建言中國樓市

諾德豪斯認為,解決溫室效應的最有效辦法是在全球對所有國家徵收碳稅。

實際上諾德豪斯教授對於中國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他是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經典教科書《經濟學》最新版本的合作者。

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都是什麼來頭?曾建言中國樓市

按照薩繆爾森的說法,他自己年事已高,但希望他的教科書可以常葆青春,因此他需要有一位優秀的合作者來幫助他繼續修訂這部鉅著。經過仔細物色,最終決定由諾德豪斯教授來充當這個光榮的角色。於是,諾德豪斯教授的大名,也就隨著這部經濟學巨著的引入,而被中國的專業讀者所認識和熟悉。

在擔任耶魯大學教授的同時,諾德豪斯也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在1977年~1979年卡特執政期間,他曾擔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1986年~1988年任耶魯大學教務長,1992~1993年任耶魯大學負責財務和行政的副校長。1972年起,他是考勒斯經濟研究基金會(Cowle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和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研究員。此外,他還擔任過國會預算辦公室經濟專家組成員、國民經濟分析局顧問委員會主席等職務。

在諾德豪斯的研究中,經常引入被傳統經濟學所忽略的政治因素。

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表示,諾德豪斯結合美國的政黨政治,提出了所謂的“機會主義週期理論”。按照這一理論,經濟的狀況和執政黨的行為有很大的關聯。

政黨主要不是從長期經濟發展出發來考慮經濟政策,而更多是著眼於下一輪選舉的政治目標。執政者都希望能在一個強勁的經濟基礎上進行競選。結果在每一次大選即將來臨之前,執政黨為了取得選民支持以求連任,就把制定經濟政策變成吸引選票的工具,比如採取擴大財政支出、減少失業、增加福利等政策,以使經濟出現短期的繁榮景象。

一旦選舉結束,為了彌補赤字、提高效率、抑制通貨膨脹,又會採取緊縮政策,並一直把這一過程延續到下次大選之前。於是,經濟週期影響大選,大選又反過來促成經濟週期便成為一種或強或弱,時隱時顯的趨勢。

保羅羅默:曾呼籲反思地產發展模式

另一位諾獎得主—保羅羅默為美國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羅默在197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並於1983年在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被《時代雜誌》選為1997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都是什麼來頭?曾建言中國樓市

保羅羅默曾在去年3月18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以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身份發表過演講,羅默演講的主旨是,要反思地產發展模式是否正確。

羅默當時表示,深圳的開發速度是新加坡的兩倍。新加坡用了50年走的路,深圳只用了五年,再看費城、紐約,深圳跟他們一樣,也是採用了房地產開發的模式和思路來創造自己的經濟發展。

他認為,全球要去反思這個模式是否正確。

多位諾獎得主關注樓市 有人直言難懂其中奧秘

而關心中國樓市的諾獎得主不止保羅羅默一位,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與中國關係密切,曾多次到訪中國,並多次提及對中國房地產的看法,稱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

2011年,在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年會(達沃斯論壇)上,席勒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直言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

席勒認為中國房地產現在泡沫嚴重,如果和美國一樣泡沫破裂的話,這將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打擊。

而在13年拿獎後,當時許多媒體舊事重提,直言中國樓市泡沫,還引發了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的反駁,認為中國樓市5年內泡沫不會破滅。

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都是什麼來頭?曾建言中國樓市

楊紅旭當時表示,在經濟學部分領域,席勒可能具有諾獎水平。但在判斷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這一點,這貨與謝國忠並無本質區別:不解國情、生搬硬套、信心滿滿、觀點錯誤、誤導民眾!”

而2013年諾獎另一得主拉爾斯·彼得·漢森似乎認同楊紅旭的觀點,直言中國的房地產情況非常複雜,自己也很難讀懂其中的奧秘。

諾獎得主們最關心中國什麼領域

有不完全統計顯示,從2007年開始至2017年,共有21名經濟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些獲獎者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談起中國經濟。

其中,樓市、消費、創新和全球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最關心的中國經濟話題。

而在過去十年間,樓市是中國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關於中國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的爭議長久沒有定論。中國的樓市同樣吸引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的關注。至少有四位諾獎得主對此作出評論。

比如2007年諾獎得主羅傑·梅爾森與席勒一樣直言中國樓市存在泡沫;而2015年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曾詼諧地表示“我們知道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丈母孃市場”。

此外全球化和消費轉型也是諾獎獲獎者關心的話題,比如2015年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就曾在前幾年的中國行中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了家庭消費時代,提高消費率有助中國經濟發展”。

更早之前2010年諾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在全球化過程中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