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上億的豬老闆,離破產也只有一步之遙!

規模豬場倒閉的風險在經營與管理中或者已經無形地顯露出來,您還不知道吧?趕緊來檢查一下!

身價上億的豬老闆,離破產也只有一步之遙!


1、盲目擴大基建規模,降低了生產投入比例。

有些倒閉的規模豬場,在“規模越大,盈利越高”的思路唆使下,其基建規模盲目擴大,基建投入的資金比例過高。而養豬業是一項低利潤的養殖業,其基建投資的回收很慢,時間很長,高比例的基建資金,勢必影響企業資金的週轉和效益,造成企業長期超負荷的運作。

2、借款比例過高,自有資金比例過低。

大部分規模豬場,是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為了賺取高利潤,大量借用民間私人高利率的借款。一個投資100萬元的規模場,自有資金30萬元,民間高利率私人借款50萬元,貸款20萬元,每月要付息7000多元,全年付息8萬元至10萬元,幾乎佔了全部利潤。隨著資金週轉困難的加劇,前來討債的債權人,因討不到本息而將債務人的流動資產拍賣,瞬間就破了產。

3、豬場內部結構不合理,盲目生產造成資金回籠和週轉困難。

豬場是依靠養豬賣豬收入來維持整體運作。養豬場地的比例過少,其他的比例過大,必然使豬場的收入降低。肉豬、中豬、仔豬、母豬的飼養比例結構,要因市場價格的變化而有所調節和靈活運用,哪一項價格好,銷得快,場內結構就要迅速調整,做出合理佈局。有的盲目和死板地將資金投入,使資金回籠和運作困難,把資金困死。有的白養公豬,造成飼料和人工的浪費。

身價上億的豬老闆,離破產也只有一步之遙!


4、經營管理不善,帳目不清,收入不明或入不敷出。

大多數規模豬場,對於經營管理的技術知識都很缺乏,思想意識還停留在原有家庭副業的意識上。生產無計劃,工作無目標,管理無水平,長期無規劃,短期看市場。跟在市場價格後頭,盲目追趕,老是吃虧。經濟無帳目,支付無審批,財務無專人的“三無”現象嚴重,結果是盈虧難以掌握,收支不明,入不敷出,虧空是難免的。

5、文化水平低,技術素質差,經營管理能力低下,是造成現模豬場倒閉的總根源。

倒閉豬場的場主或領導,多數是初小或文盲,高小和初中文化的也不多。飼養、營養、管理技術落後,衛生,消毒和防疫措施不力。本地的廉價飼料資源利用不夠,飼料開支過大,成本過高。養大豬的觀念未變,適時屠宰的科學道理難以接受,所以,飼料浪費較多。衛生和消毒觀念淡薄,急性、烈性傳染病屢屢發生,給規模養豬場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