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長:長期超負荷工作,已經嚴重威脅法官幹警的身心健康!

法院院長:長期超負荷工作,已經嚴重威脅法官幹警的身心健康!“法眼觀察” 三十萬法律人的共同選擇

來源/ 法律人夜讀 作者/童建軍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法院院長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我們的一個年輕法官卻永遠地離開了他的家。

今天是星期一,上週一他正在辦公室寫判決,感覺頭疼,躺下後再也沒能回到辦公室。

參加完他的追悼會,我的心情很沉重,他的離去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長期超負荷工作,已經嚴重威脅法官幹警的身心健康!

近年來,隨著立案登記制的實行、隨著人們法制意識的增強、隨著轉型時期各種矛盾糾紛的大量湧現,法院案件出現井噴式增長,而法院編制人數卻沒太增加。以我們法院為例:2013年編制人數126人,收案3800餘件;2017年編制人數135人,收案11000餘件 。五年時間,編制人數增加了9人,案件增加了近三倍。

除去法警、書記員、後勤、財務、立案、信訪、紀檢監察等部門外,一線法官人均辦案150件左右。

這個工作量到底大不大?我們看看一個訴訟案件的辦案過程:

一是立案後給被告送訴狀;

二是被告答辯後,又把答辯狀送給原告;

三是雙方舉證、質證;

四是必要的調查、調解;

五是通知開庭,六是合議庭進行評議;

七是寫判決(一般案件判決書需要寫五、六頁,複雜案件有的寫幾十頁);

八是宣判;

九是給當事人做明法釋理工作;

十是整卷歸檔。

這是訴訟案件,執行案件有時候更難。

由於實行了電子卷宗與紙質卷宗同步進行,辦案時還有大量的電子掃描、節點流程等工作需要做。

一年除去節假日,有效工作日只有250天左右,辦理150個案件,必須平均不到兩天就要結一個案件。

加之一些案件還需要組成合議庭,法官除辦理自己的案件外,還要參與其他法官所辦案件的合議庭工作,這麼大的工作量在正常工作時間肯定不能完成。

因此,目前法官們“白加黑”、“五加二” 工作已成常態。

由於經費待遇等原因,聘用書記員隊伍一直不穩定,難以承擔起相應的工作,法官辦案基本上處於單打獨鬥的工作狀態。

如果說一個法官一年辦幾百件案件,要麼是一個團隊的工作量全部記到一個人名下,要麼是同類型集團案件,不能把個例說成一般。

除工作量大幅增長外,目前的一些考評指標也急需改變。如:“年終結案率“ 問題,法院收案每個月基本是均衡的,法律規定普通程序6個月結案,簡易程序3個月結案,如果要求全部按簡易程序結案,每個時期留3個月的未結案,以12個月為期間計算,則結案率為75%;如果以30個月為期間計算,則結案率可達90%。

現在提出年終結案率,也就是以12個月為期間,如果超過75%就一定有問題。為了完成過高的年終結案率,每年後幾個月法院就進入加班模式,年初又無案可結。

為了法院工作良性發展,為了法官幹警的身心健康,制定合乎司法規律的考評指標、增加法院編制人數是當務之急!

法院院长:长期超负荷工作,已经严重威胁法官干警的身心健康!

精彩推薦: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