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上彌勒台、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山頂遠望,白雲無際。

有詩曰:

青山深處有佛家,廟門正對長安城。

盤道轉上入山路,憑空移步作神仙。

佛光幻影彌勒臺,七彩舍利供殿堂。

每逢香客進寺來,消災化難都吉祥。

靈氣傳遍西安城,萬家信徒上山來。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彌勒臺法正大師手捧佛舍利

山花紅葉綠樹,終南山上野花綠葉四季不敗,廟裡有迎客松、廟外有綠色柏樹成林、遍山野花等在茫茫林海高山中亭亭玉立,一年四季輪番開放。終南山甚至傳說有幾百年高壽僧人、還有百年修道高人。幾分神秘已經傳遍北上廣的朋友經常問我,見過神僧仙道嗎?

我也老實回答:我常見任法融老道,談道說醫論傳統文化,時常和彌勒臺法正大師論禪談佛,時常爭論得面紅耳赤。我的觀點是佛由中國傳入印度,中國人信神,神傳入印度稱佛。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我的朋友任水泉捐贈彌勒臺寺廟的舍利子,圖中間大正法師,右邊任水泉(著名收藏家)、左邊馮俊虎(大唐樂和酒店董事長)。

彌勒佛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奇聞異事不勝枚舉,佛高興就臥在雪裡,雪也不沾身;能夠預卜吉凶和氣候,天晴時,穿著高齒木屐,跑到橋上,豎膝而臥,雨天則穿上溼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靈驗,被認為是一大奇人。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終南山彌勒臺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遙放曠,無拘無束的一生。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非聖非凡復若乎,不彊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錦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彌勒菩薩的化身

至此,才知道行履瘋顛的布袋和尚,原來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

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彌勒臺廟裡迎客松

彌勒佛是深受中國人尊崇和喜愛的一位菩薩,張芳碩館長認為,對彌勒佛的信仰,不僅在中國,不僅在東方,彌勒佛與西方世界也有密切的關係。這裡講的西方,不是指印度,而是指伊朗,乃至羅馬國家。

彌勒是未來佛,是未來的救世主,這裡既有印度的根源,也有古代世界範圍普遍流行的彌賽亞信仰的根源。所以說,彌勒佛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佛教裡的佛。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中國人最早的信仰

中國人最早首選的信仰,不是觀世音菩薩,也不是阿彌陀佛,最早得到中國民眾信仰的是彌勒菩薩。

早在漢代,彌勒佛的佛經,被大量翻譯成漢語。在新疆,出土了用吐火羅語寫的劇本《彌勒會見記》,描寫和彌勒會見的故事。這是中國最古老的劇本,上世紀七十年代被發現,是迄今為止吐火羅語出土量最大的一部經典。這個信仰在漢代,很快得到了中國信徒的認可和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往生彌勒淨土。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唐朝初年,彌勒信仰依然盛行。著名的詩人寒山,他是一個僧人,寫過這樣的詩:南無佛陀耶,遠遠求彌勒。玄奘從一開始就是信仰彌勒淨土的,他是虔誠的彌勒信徒。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則天,唐高宗,也都是彌勒信徒。這就是玄奘為什麼要去印度求的原因所在。

唐代人們常來終南山修禪於彌勒臺彌勒山,雖然寺廟不大,年代久遠了和山下的觀音禪寺都是唐代高僧修行的地方古廟。

武則天通過官方宣佈,她是彌勒佛降生,見於《資治通鑑》。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權勢顯赫的女性,如呂后,慈禧,可都不是皇帝。而武則天是皇帝,她把李姓皇帝變成了自己的老公。在中國傳統中,女性怎麼能當皇帝呢?武則天運用佛教的化身轉生理論,說我就是彌勒佛下凡。武則天用彌勒,構建了她取代李氏子孫,成為名正言順皇帝的理論基礎。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彌勒臺寺廟正對西安市

白居易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一個學會,叫一時上升會。一幫文人墨客遊行於長安城南的終南山,吟詩作畫常在山上的彌勒寺廟和山下的觀音堂居住。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彌勒境界。為了往生彌勒,白居易寫過一分決心書:仰慈氏形,稱慈氏名,願我來世,一時上升。慈氏就是彌勒,彌勒是音譯,慈氏是意譯。我敬仰慈氏菩薩的身形,我呼喚慈氏菩薩的名字,希望來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彌勒菩薩的身邊。應該說,在唐朝以前,信仰彌勒的,佔佛教信徒的主要部分。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彌勒,慈氏也。慈能濟喜。菩薩教授我們要在財物和精神上施與眾生,令大家快樂、歡喜、富貴。我們就會得到慈的力量和榮華富貴安樂的果報。

無量,廣大也。菩薩教授我們要有廣大心量,有包容的心,寬恕大家過失,有容忍力量。我們就會得到相貌圓滿的果報。

終南山上彌勒臺、高山廟殿供舍利,佛法靈驗消災化難賜吉祥

終南山彌勒臺萬山綠色美如畫

百子嬉彌勒的出現

“天下第一百子嬉彌勒”。只見斜倚而臥和彌勒左手緊握佛珠,笑容可掬,雙耳垂肩,彌勒大佛終究也不為所支,依舊其樂無窮,體現彌勒包容一切之海量。

大正法師居彌勒寺已經快15年了,他住山清修博學多才,待人享樸善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