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云爸爸笑的合不拢嘴的是辆什么车?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就了一批国产手机品牌在销量上弯道超车欧美日韩国际大厂,如今中国的汽车行业也在互联网的助力下,走国产手机行业曾经走过的崛起之路。

1、互联网造车运动中的理性思维

从3G到4G、5G,从语音识别到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每一次迭代和进化,无形中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升级、变革。

过去几年来,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参与其中,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这其中不乏一些激进的新人,大家的做法是直接一步到位,造一部足够智能、电动,同时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的想象中的未来的车。

尴尬的是这样的车大多只是徘徊在PPT上止步不前,或仅是单单造出一台概念车,在舞台上赚足了眼球和噱头,却无法实现量产。

激进有时候意味着冒失,最后反而会得不偿失,过去一年以来,乐视和贾跃亭的造车的故事,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

显然很多人低估了汽车行业的入场门槛,和手机行业不同的是,汽车产业链要复杂好几倍,是一个对技术和资本要求更高的行业,单纯有钱,或单纯靠技术都无法让梦想成功落地。

任何一件好事的发生都要多磨,不经历螺旋上升的曲折,那些一帆风顺的往往也来的快,走的更快。

在汽车产业自身渐变的过程中,试图颠覆传统产业的外来者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很大驱动力。

需要意识到的是,这件事需要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的强强联合,需要两种文化基因的冲突和融合,才有可能做出一些跨时代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行业在最近十几年里发生的变化,将超过汽车产业一百年来发生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谷歌、BAT这类科技公司的加入。

但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能厚积薄发,这意味着要有足够的理性,在行业普遍亢奋时,能冷静找准方向突破,这样靠谱的玩家并不多。

否则即使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强强联合碰撞出的产物,也有可能虎头蛇尾,浮于概念而哗众取宠。

汽车行业近年来有几个显著变化,除了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车联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汽车,汽车将成为一个移动的上网入口。

在一辆足够未来的概念车之前,我们需要的其实是一辆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汽车会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基础,车联网是未来的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汽车造的车就可以称之互联网汽车,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都不能算真正的互联网汽车。

百度和苹果给出的方案都是把手机的内容投射到车机屏幕中,实现的其实是手机上的功能,严格意义并不能算车联网系统。

2、互联网汽车,阿里和上汽的成功之道

在这场车轮上的战争中,其中的佼佼者是选择和阿里联姻的上汽。

2014年夏天,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阿里和传统汽车行业老炮儿上汽选择站在一起,马云和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初次见面便签署了一份“互联网汽车”合作协议。

双方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这是“互联网汽车”概念首次在业内正式提出。

阿里巴把YunOS操作系统搬上上汽车型,为其集成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虾米音乐等的资源,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便是上汽荣威RX5。

2016年7月6日,在杭州云栖小镇,阿里和上汽正式发布了搭载YunOS 智能操作系统的全球首款可量产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让马云爸爸笑的合不拢嘴的是辆什么车?

马云试乘荣威RX5

荣威RX5相当于一个接入了互联网的超级终端,中控采用了阿里YunOS系统,由阿里旗下斑马汽车开发,车主可以通过中控完成对车辆的大部分控制。

YunOS操作系统的价值在于为传统产业增加了新的计算引擎,并使得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这一基础设施实现无缝融合。

当天,阿里CEO、外号逍遥子的张勇当天神情激动的表示“汽车将会是互联网下一个重要入口,汽车也将依靠互联网出行工具变成新一代的智能生活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汽阿里同期开跑的还有北汽和乐视,易到、奇瑞、博泰联的易奇汽车,在荣威RX5如期交付后,而北汽乐视和易奇汽车都已无疾而终,草草收场。

直到今天,在国内除上汽以外,依然没有一个品牌做出了基于账号体系的、可OTA的车机OS,很多看起来依然遥遥无期。

从推出后,荣威RX5很快成为国产车销量的黑马,它要做的就是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足够多的汽车出售,以填饱消费者的胃口。

一年来,上汽陆续推出了荣威RX5、荣威eRX5、荣威ERX5、荣威e950、荣威i6、荣威ei6、名爵ZS、名爵3、名爵6、大通D90等多款搭载阿里巴巴操作系统的互联网汽车。

其中,仅荣威RX5单款车型,自上市以来销量不断攀升,首月交车近万辆、次月交车近1.4万辆,第三、四个月月销量持续破2万,并连续两个月SUV销量榜前十。

2016年10月份起,RX5顺利进入月销2万SUV俱乐部,跃入中国SUV销量前十排行榜,且较为稳定的保持在月销2万的规模。

荣威RX5上市一年累计销量高达23万辆,揽获2016年度新车销量王,成了名符其实的爆款网红车,给上汽和阿里带来太多惊喜,使互联网汽车逐渐成为出行新潮流。

到今年的11月份,也就是荣威RX5推出的15个月后,上汽的互联网汽车保有量已达40万辆。

让马云爸爸笑的合不拢嘴的是辆什么车?

其实,互联网汽车RX5的走红,连上汽和阿里都有些意外,但在如此耀眼的成绩面前,说明三年前的那次合作颇具远见,大家都赌对了赛道。

复盘荣威RX5的成功之道,主要是双方的打法并不是那样激进冒失,而是成熟理性,并不是急于从头到尾就要造一辆纯电动无人驾驶汽车,而是一步一步来,先是和上汽成熟车型进行合作,双方的合作公司提供软系统斑马。

从配置、外观上来看荣威RX5基本符合当下SUV主流需求,荣威RX5的成功更多的要归功于“互联网汽车”的概念,

如果要说RX5给时下互联网造车的最大启示,那就是互联网汽车首先要给销量提供加持,别做PPT上的,先造一个量产车出来。

不得不说,在车联网思路下,国内众多涉足“车企+网企”的合作中,上汽与阿里的联手是最成功的一对,走的更远。

毕竟,荣威是目前全球互联网车型占比最高的企业,也是唯一实现互联网汽车量产化的企业。

作为第一个尝试互联网汽车概念的传统汽车厂商,上汽找到了阿里这个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后来很多自主品牌纷纷效仿他们的做法,普遍遵循这种模式。

3、从荣威RX5到RX3,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可能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而不是一味依赖合资。

纵观上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几家公司的此前的一些年份的年报,利润主要来源于中高端合资车型,自主品牌对业务贡献很低,买得并不好,有的甚至是在亏钱生存。

不过在近年,首先在中国的SUV市场这一现象有所变化,年化增长率都在40%左右,其中进口和合资品牌占比在不断下降,自主品牌的占比已经接近60%,8到15之间的SUV销量最大的都是自主品牌。

去年可以看成是中国自主品牌从汽车在品质上反击合资汽车品牌的元年。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就应该能看到一些中国自主品牌在品质,销量,市场占有率等多个方面压倒合资产品了。

在四大汽车集团中,自主品牌的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在这其中上汽属于佼佼者,它对自主品牌荣威上的的探索和发展方式叫人眼前一亮,目前的发展势头也很好。

上汽目前完全自主的乘用车品牌主要是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和名爵两个子品牌。在2016年之前,其实荣威的销量迟迟不前,原地徘徊,直到2016年7月份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成功打破了这一困境。

与荣威RX5的销量逐月增长对应的是,这款售价十几万左右的国产车,正在进入原本被合资车占据的15-20万的中端市场。

荣威抢占SUV的市场份额起步较晚,前期的研发投入较大,但凭借“互联网汽车”概念成功实现了后发先至,弯道超车。

但荣威RX5仅仅是个开始,荣威不但实现了产品逆袭,而且销量逆袭,以及将于明年量产的概念车光之翼,也标志着荣威的未来出行规划十分清晰,上汽以荣威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正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中弯道超车,成为领跑者。

要问YunOS和荣威RX5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什么?那就是在物联网的助力下,国产自主品牌有了弯道超车欧美日韩系汽车的信心。

一线城市限号限牌的因素,让很多人误解汽车产业目前已经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但现在大多数买车的是二三四线城市80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斜杠青年,求新求变意识强,性价比要求高,市场十分大。

从荣威互联网汽车的热销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优秀产品从来都不吝于选择。

11月15日,在互联网汽车尝到甜头的上汽,在荣威RX5持续热销的情况下,乘胜追击,顺势推出了一款紧凑级SUV荣威RX3。

荣威RX3

上汽的用心不言而喻,以企用这款延续家族经典设计语言、性能配置保持良好水准的互联网汽车,进一步占领紧凑级SUV这个最大的细分市场。

如果说,荣威RX5是互联网汽车新品类的“登陆”,荣威RX3就是新出行的“进化升级”。据悉,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荣威RX系列车型去探索万物互联的未知世界。

荣威RX3本质上是上汽身处汽车产业变革前夕,拥抱变革,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指引下,推出的又一款互联网产品。

在设计、性能、做工、安全等方面保持同级水准的情况下,斑马智行系统加持的荣威RX3会有怎样的市场表现?

其实,以荣威RX5为例,月销量持续保持2万辆以上,如今又适时推出另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3,循着RX5的成功之道,RX3的表现肯定不会差,想象空间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