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病:關於孩子退燒藥使用的常見問題

兒童常見病:關於孩子退燒藥使用的常見問題


關於孩子發燒的很多常見問題及誤區,很多都是我們日常在處理的方法,但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在給孩子使用退燒藥的時候會遇到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只要一發燒,就給孩子吃退燒藥?

很多家長在寶寶發燒的時候習慣馬上給寶寶吃退燒藥,這樣做是不正確的。

因為發燒的治療並不能僅限於症狀本身,那樣做只是治標不治本,而是應該找出引起發燒的原因對因治療。

再次來學習一下人體為什麼會發燒?

要理解發燒就需要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如何維持的。

正常的體溫是由產熱與散熱相互協調、牽制所產生的。

產熱主要是機體吃進食物、肌肉活動產生熱量的過程,如果只有產熱的話,那麼機體的熱量就會在體內無限的積聚,體溫同時也會無限制地升高,所以我們還需要散熱來使機體內產生的熱量發散出去。

比如在冬天的時候,人們在飯前與飯後對寒冷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空腹時會感覺很冷,而飽食後會感覺暖和很多,這就是因為人體由於進食增加了產熱,抵禦了寒冷,這種現象在嬰幼兒身上會表現得尤為明顯;

同時,在人們感覺寒冷的時候,增加身上穿的衣服,就會感覺暖和很多,這是因為增加在身上的衣服減少了我們機體的散熱。

所以保持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就是維持正常體溫的關鍵。

那麼機體的產熱與散熱的平衡是怎麼保持平衡的呢?

其實是受我們體內的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

體溫調節中樞在我們的腦子裡,它會規定一個體溫的調定點,在機體產熱大於散熱的時候,它就會發出信號,讓機體自動地增加散熱,使體溫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反之亦然。

所以,我們的體溫才能維持在一個相對恆定的水平。

兒童常見病:關於孩子退燒藥使用的常見問題


發熱是指機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所控制的體溫調定點上移,在一個新的水平上維持機體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那麼體溫調定點為什麼會上移呢?

那是因為致熱源。

什麼是致熱源呢?

致熱源就是指細菌、病毒、微生物、過敏原等外來因素,也是家裡寶寶發熱最常見的原因。

當然對成人來說,腦內的腫瘤等內源性致熱源同樣可以使體溫調定點上移引起發熱,但對嬰幼兒來說,這並不是常見因素。

所以我們應該找出到底什麼原因讓孩子發燒?也就是說,找到致熱源是什麼,再來進行對症治療。

第二個問題:退燒藥到底應該怎麼吃?

首先,不要交替使用多種退燒藥!!!

比如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的科普網站,也說的很明確:不要將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因為可能導致劑量錯誤。

再比如澳洲的NPS網站(政府撥款的非營利循證醫學機構),也是不推薦以退燒為目的交替使用這兩種藥物。

即便是我們國內,今年發表在《中國循證兒科雜誌》發佈的《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指南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裡,也是強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聯合或交替布洛芬用於兒童退熱。

其次,用退燒藥的目的主要是緩解高熱給孩子帶來的不適。

當孩子發熱到達或超過39度時,孩子有明顯的不適,精神狀態明顯不好,即可使用退燒藥緩解。

間隔6到8小時使用一次退燒藥,24小時以內使用不超過四次,以避免損傷肝腎功能!!!

常用退燒藥:布洛芬(美林)和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都相對比較安全。

若使用退燒藥後,不到六小時體溫再次升高,亦不可重複使用退燒藥。

一定要間隔6~8小時,才能再次服用。

孩子發燒,一般白天體溫較低,不建議使用退燒藥。

晚上一般發燒溫度較高,為了讓孩子休息好,以利戰勝疾病,在發熱溫度超過39度時,可以給孩子使用退燒藥,讓TA舒服些。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不要用安乃近退燒?

安乃近是1920年在德國人發明的一種解熱鎮痛藥,1922年上市後,在世界各國作為非處方藥廣泛使用了半個世紀,後來發現它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就是會影響血液系統,尤其是會增加粒細胞減少的風險。

粒細胞是一種白細胞,它的減少會導致免疫能力降低,增加感染的風險。

根據說明書,安乃近導致粒細胞缺乏症的風險為1.1%,此外,安乃近還可能導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因為這些血液問題都是比較麻煩或嚴重的問題,再加上有更其它的更安全的解熱鎮痛藥,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和布諾芬,安乃近就漸漸在很多國家退出了藥房。

1974年瑞典首先撤銷了安乃近的上市許可,隨後美國、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陸續禁用了,4年前印度也禁用了。現在在很多國家,安乃近只能作為獸藥用給動物,給人用主要是拉丁美洲國家,當然還有我們國家。

兒童常見病:關於孩子退燒藥使用的常見問題


第四個問題:退熱貼能退熱嗎?

不知何時開始,退熱貼已經成為發燒標配,無論大人小孩,只要發燒,無論體溫、狀態如何,先給額頭來上一貼。

至於貼上到底有沒有用?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感受?並沒有人仔細想過。

退熱貼主要見於中日韓這些東亞國家,其它國家很少用。退熱貼是怎麼退燒?說明書上說是靠水凝膠的水汽揮發帶走熱量,這其實就是一種物理降溫的方式。

而事實上,物理降溫的效果很差,即便是全身擦澡這樣的方式,也只能短時間內降低一點點而且持續時間很短,而且會導致孩子寒戰,所以很多權威醫療機構已經明確說不要溫水擦澡了。

有些家長喜歡用退熱貼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覺得發燒要保護腦袋。

因為很多人認為發燒會燒壞腦子,但事實是除非是超過41°C的超高熱或孩子本身是顱內感染,發燒並不會燒壞腦子。

而且人體的體溫會通過血液的流動達到平衡的,不是說你在額頭貼塊退熱貼,把額頭一小塊皮膚的溫度降低了一點,就能把顱內的溫度也降低,即便降低了一點點,涼下來的一點的血很快也要流向身體其它部位了。

我們還要知道,退熱治療最重要的原則是讓孩子舒服,退熱貼給額頭局部帶來的這種涼意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耐受,有些家長也會發現孩子抗拒這個東西。

其實自己也可以感受一下,在自己額頭上糊一塊黏糊糊冰冰涼的東西會不會舒服。

當然舒不舒服孩子自己說了算,如果你孩子就是喜歡貼,那也不是不可以,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表達,有時候他只是無法拒絕你。

你還要知道,有些孩子貼了退熱貼會過敏,那就是是花錢讓孩子受罪。

很多家長也會說到了醫院醫生也是先給退熱貼啊,確實,沒有仔細想這個問題。

看到其它醫生開也跟著開的醫生不少,也有些醫生真相信退熱貼有用,要是每個醫生都循證用藥就可以少掉很多過度醫療了。

另外,很多發燒的孩子本來就不需要什麼特殊治療,但家長焦慮,醫生也會開點這些可能沒好處的東西來安撫一下家長,你看,我也好歹為你孩子做了點什麼,也就是把它當安撫家長的道具。

只不過這道具成本有點大,有的一盒好幾十塊錢,遇到過敏的就更冤了。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可以在文末下方留言討論或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