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气候温润,物种丰富

群山叠翠,江河纵横

这里有上苍恩赐的阳光和蓝天

这里有四季美奂的山川和风景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在这里,亲近历史脉搏

在这里,体验别样生活

在这里,品味民族风情

这里,是七彩云南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山河胜景,世外桃源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这里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地高原地貌几乎覆盖全省

山岳壮阔,冰川雄奇

雨林温润,大河蜿蜒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梅里雪山

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与她相遇

满目金光灿烂,震慑心魄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裹挟青藏高原冰雪的清冽澄澈

奔涌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

三江并流,蔚为大观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王顺祥 摄


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

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

九大湖泊如同一块块璀璨的碧玉

晶莹剔透,镶嵌在高原之上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香格里拉

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

是多少人寻觅的世外桃源

原生态的景致洗涤世间铅华

独余内心空明与宁静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历经三亿年沧桑巨变

石林集中了全世界

几乎一切喀斯特形态

阿诗玛的传说故事

更为她披上妩媚面纱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在东川

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

原野呈现出一片炫目的红

春日的油菜花与洋芋花热烈绽放

绯红、鹅黄、嫩白……似一幅缤纷水彩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当初冬的霜露飘落五百里滇池

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也如约而至

时而在碧水蓝天中翱翔

时而展翅于游人眼前

衔走抛向空中的美食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是憨厚的亚洲象的乐园

原始的横断山脉里

有滇金丝猴的家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历史悠久,文明璀璨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这里有“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例证

澄江动物化石群

一曲5亿多年前的生命礼赞

现代生物各个门类都能在这找到

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

元谋人的发现

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

为人类起源与发展多元中心论

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云南元谋人遗址

两千多年前

这里曾诞生古滇王国

司马迁将它载入史册后

却销声匿迹,再无影踪

留下引人遐思的神秘传说和考古探寻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哀牢山南部的元阳一带

数千级的哈尼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那是哈尼人1300多年来

生生不息的“雕刻”

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孙晓云 摄


崇圣寺矗立在苍山脚下

三座砖塔通身洁白,密檐空心

这里曾是大理国的皇家寺院

曾有9位大理国王在此出家为僧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东巴文

目前仍在使用的原始象形文字

见证着人类文字的童年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文武双校”

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南联大传承了中国教育的薪火

陆军讲武堂被朱德赞为“革命熔炉”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杨峥 摄


滇西抗战

中国军民付出巨大牺牲

打通西南国际交通线,彻底消灭侵略者

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为夺取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力条件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风情万种,魅力无限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这里民族众多

哈尼族、怒族、独龙族等

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

多样的民族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每当欢庆丰收的时候

迪庆的藏族同胞都会赛马竞技

这是对力量和勇气的赞美

展示藏族儿女勇武剽悍的性格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节

这一天,人们首先用清水为佛像洗尘

然后用盆钵盛水尽情地相互浇洒

传递着吉祥安康的祝福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杨峥 摄

每到农历六月廿四

彝族男女青年便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纵情歌舞赛装比美

寄托着对光明的崇拜

和对平安的祈盼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

哈尼族的六月年、“里玛主”

纳西族七月会,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怒族鲜花节,独龙族“卡雀哇”……

彩云之南,是全国民族节庆最多的省份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

曾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奏响

“天龙八部”、“金马碧鸡”、“五朵金花”

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文化

为小说和民间故事创作提供了灵感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或许,你还听说过“云南十八怪”

四季衣服同穿戴

鸡蛋用草串着卖

摘下草帽当锅盖

……

这是各族群众独特生活方式的写照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云南的各族同胞

最懂得享受上天的馈赠

手抓饭、过桥米线、汽锅鸡

鲜花饼、乳扇、炒饵块……

全菌宴诱惑着味蕾

昆虫宴玩的就是心跳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开放前沿,边贸兴盛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茶马古道在峰峦起伏间蜿蜒

完全由人和骡马踩踏而成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外贸商路之一

处处透出先人对外交往的艰辛和执着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1910年全线通车的滇越铁路

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

在抗日战争时期

它是南方的重要运输通道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云南加快建设

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2000年

澜沧江—湄公河沿线中老缅泰四国

签订通航协定

国际水路航运飞速发展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加快推进“八出省、五出境”

云南铁路网建设

沪昆高铁、云桂铁路云南段相继运营

中缅通道广大铁路通车

东南亚国家可经云南直达中国腹地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1分钟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吞吐85位旅客

国际地区旅客年吞吐量达415万人次

位列全国第6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黄喆春 摄

云南已成功举办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在全国率先实行“三证合一”通关模式

对外贸易持续火热,水平不断提升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一批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跨境经济合作区

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带来新的合作共赢的机遇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禹江宁 摄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彩云之南,未来可期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天气常如二三月,

花枝不断四时春”

昆明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

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鲜花交易市场

全国每10枝鲜花有7枝来自这里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黄喆春 摄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每分钟,云南脱贫攻坚投入超过5.95万元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陈飞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约60%

每分钟,实现退耕还林还草近4.38亩

“森林云南”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张彤 摄


今天的云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大跨步向前迈进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从全域旅游

到“一部手机游云南”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胡国超 摄


从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到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

“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

七彩云南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从推动农业绿色革命

到积极打造家庭农场

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从国土绿化行动

到湖泊生态治理

高原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三江奔流,雪山作证

林海森森,百花齐放

民族和谐,创新发展

彩云之南,活力无穷

人民日报:这里是云南


云南,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