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二郎神桃山救母

《西遊記》中對於二郎真君的一段描寫:

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

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

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

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

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鋋羅雙鳳凰。

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

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

這段描述可謂形神兼備,二郎神楊戩的英挺形象歷歷在目,但是,這位號稱為"天界第一戰神"的二郎神究竟是什麼了身世來歷?他是何年何月從何處流傳至今的呢?

神話故事——二郎神桃山救母

首先,從吳承恩寫在《西遊記》裡這首詩來看,至少在明朝中葉,民間對於二郎神的傳說還是耳熟能詳的,因此這詩只是概括式地一點而過,書中也沒有加以解釋和註釋。但時至今日,二郎神的傳說大量已經淹沒而不可考了,像詩中所說的"斧劈桃山"尚可知,但"彈打鳳凰"和“力誅八怪”就不知所云了。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

關於劈山救母的傳說,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沉香劈山救母,對於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實際上,最早出現的是二郎神劈山救母,至於寶蓮燈則純粹是對二郎神救母的改編。為什麼把劈山救母的主角二郎神換成沉香,反面角色玉帝換成二郎神呢?這要從該故事產生的年代說起。

寶蓮燈故事最初成於宋代的戲臺上,也就是一出傳統戲,當時高俅、楊戩、童貫、蔡京四大奸臣橫行,老百姓非常恨他們,四大奸臣中的楊戩與二郎神楊戩同名,因此二郎就成了犧牲品,老百姓把原戲中的角色改編,把二郎寫成惡人而且不得好報,其實是在暗罵奸臣,與二郎無關,結果這出戏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越傳越廣,反而把原版二郎救母頂替了下去。

其實大現在老東北二人轉,劈山救母的故事還是楊二郎。二郎救母沒有寶物,甚至自己的肉身還沒修行好,只是憑著天生的法力和個人英雄主義而已。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二郎神劈山救母這個故事。

神話故事——二郎神桃山救母

私自下凡,被壓桃山

玉帝的妹妹,因為天庭無聊,於是私自下凡,並且愛上了一位姓楊的男人,二人一見鍾情,最後成婚,生下了一個男孩,名叫楊戩,也就是後來的二郎神。玉帝妹妹私自下凡這一件事情,最終被玉帝發現。

在靈宵寶殿上,玉皇大帝為了妹妹私下凡間與凡人定情之事大發雷霆。為了防止人類力量的增強,鞏固自己天帝的統治,在顓頊時代,便已定下神人不可交配的天宮禁令,連天梯也全拆了。想不到自己的妹妹竟帶頭違抗自己的意志,產下逆子!

玉帝派天兵天將下凡將其妹妹抓住。為了自己的權威,玉皇大帝把心一橫,竟把自己的親生妹妹壓在桃山之下。

楊戩為救母拜師

楊戩自幼在人間長大,從小便失去了母親。雖然有其母親的神仙血統,力大無窮,但是卻不會使用法力,也不會騰雲駕霧。楊戩小時候,便聽父親說,他的母親被玉帝壓在桃山之下。楊戩為了救出自己的母親,登山拜師學藝,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

因為是天帝一脈相傳關係,楊戩彷彿擁有無限潛能,經過玉鼎真人的悉心指導,十七歲已經練成可以傲視乾坤的神通。特別楊戩得到三尖兩刃刀後,武功神通的進步更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楊戩劈山救母

楊戩手持三叉兩刃刀,向桃山飛奔而去。到了桃山後,楊戩舉起三叉兩刃刀向桃山狠狠地劈去。楊戩雖然力氣極大,但是,三叉兩刃刀剛碰到桃山就被彈開。原來,桃山上被玉帝下了封印,唯有開山斧才能劈開。

開山斧乃是大禹治水的三件寶物之一。楊戩為得到開山斧,踏遍五湖四海,終於得到。楊戩手持開山神斧,對準桃山狠狠地劈了下來,桃山被劈為兩半!楊戩終於將自己的母親救了出來。

楊戩母親之死

因為在石縫中待得太久的緣故,楊戩的母親全身都發黴了,還生了一層翳毛,於是楊戩把母親轉移到山坡上去曬太陽。

桃山一分二,天地震顫,玉帝知道了有人逆天行事,一怒之下,要嚴懲其妹!乘楊戩去找食物的時候,命十個太陽齊擁進天空,可憐楊戩之母被困十八年,本來不高的神通,十成祗剩二三成,哪裡經得起十日曝照,不到一袋煙的功夫,就被曬化了…

二郎擔山捉太陽

楊戩趕回來後看到母親巨石留字,淚如泉湧的同時,指天罵帝,揮三尖兩刃刀大戰十太陽。金烏神哪裡是他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被他一連砍倒九個,每砍倒一個,楊戩就搬來一座山壓在那個太陽身上。

轉眼間就只剩下一個太陽了,那個金烏神哪裡還敢硬撐,先是想躲起來,但只要一露頭,天就亮,最後只好一路向西逃走。

楊戩當時還不會騰雲駕霧,於是一路狂奔追趕金烏神,等趕到西海的時候他過不了汪洋大海,於是把三尖刀變大,挑起兩座大山來當過海的墊腳,繼續追日!(這就是後來“二郎擔山”一詞的由來)

神話故事——二郎神桃山救母

西海龍王三公主

最後一個太陽差點嚇昏過去,越過西海後,一頭扎進灌木叢裡去等死,幸好在這個時候西海龍王三公主把楊戩攔了下來,因為他擔山追日的緣故,西海幾乎被他砸開了鍋,蝦兵蟹將死傷無數,楊戩在美麗溫柔的三公主面前,終於放下屠刀,因為疲憊,昏迷過去,醒來後他與三公主成了親,移居在灌江口。

顯聖二郎真君

王母娘娘沒有親子,對他十分疼愛,讓玉帝封他做顯聖二郎真君,後來他助姜子牙伐紂,又加封為昭惠靈顯王,稱英靈小聖。雖然玉帝也自認當初太沖動,但舊恨深深種在楊戩心頭,萬餘年來,從來不認玉帝為舅,也不聽天庭號令,是個聽調不聽宣,能請不能派的自由地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