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喂不出新武磊

本轮中超联赛,上海上港毫无悬念在主场击败贵州恒丰队,继续领跑中超积分榜。上港队的两粒入球都由武磊奉献,在外援射手林立的中超射手榜,武磊独领风骚,他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振奋。武磊距离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总射手王李金羽的进球数还有一定距离,不过武磊只有27岁,还有大把时间去追赶,以他的天赋,成为职业联赛历史的最佳射手只是时间问题。

回顾武磊的成长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段——一段是很小的时候跟着徐根宝苦练内功,最终打造成这样一位中超“射手王”。第二段则是在中超锤炼提高,虽然武磊没有转会过,但他所在的俱乐部却在不断升级,从懵懂的上海东亚到成为豪门的上海上港,武磊在和他的母队一起前进。最近中国足球管理者再出“奇招儿”——召集55名25岁以下国脚进行长期封闭集训,这些年轻国脚将错过赛季余下的联赛和足协杯。

中国足球管理者的初衷肯定是为了国家队好,但他们的做法却透着业余。很显然,有的人认为“职业化”是没有用的。在足球世界里,确实很难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体制。不过,职业联赛在大部分足球强国,已经被证明是球员提高的最好方式。最近4届世界杯,夺冠的都是欧洲五大联赛所在国,唯一没有拿到过冠军的英格兰,也在今年世界杯实现了重返大赛四强的夙愿。这些国家靠的就是本国强劲的联赛,不断为国家队输送人才。亚洲足球强国大都也有较为完备的职业联赛体系,比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伊朗、沙特等。甚至为了让本国球员在更激烈的环境中竞争,日本和沙特这两个打进世界杯的亚洲足球强国,下赛季还要放宽外援的使用名额。

国家队成绩好的两大基础一是联赛、二是青训,这两个都好了,国家队成绩水到渠成。中国联赛不存在英超、意甲外援泛滥的问题,中超的外援比例在可控范围内。大部分本土球员被少量的高水平外援带动,按理讲这是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像武磊这样的球员,在和大牌外援的比拼中并不处于下风,这难道不是我们联赛的成果?总有人盼着足球回归过去的专业体制,专业体制确实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特别在青训时期。目前的青训很多都是要靠俱乐部和足球学校,足球学校很多,但良莠不齐,很多足校眼里只有钱,对小球员的基本功抓得并不严格。这就很让人怀念专业化时代的“业体校”,像郝海东、范志毅这样的中国第一代职业球员,之所以在亚洲能称之为一流球员,其“业务”基础正是在业体校时代打下来的。中国国字号球队成绩越来越差,很大程度是不少球员年轻时基础不牢,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回到武磊的话题,武磊是徐根宝足校培养出来的,徐根宝足校与其他足校的最大区别,就是这个足校更接近于原来的业体校,严格管理+近乎疯狂地抓基本功,正是这种训练体制才培养出了武磊、张琳芃。中国足球真正该回到专业化时代的恰恰是青训。徐根宝老了,要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下到基层去训练孩子,更要依靠各个主管部门的力量(不仅仅是体育主管部门)发现一批苗子后,用最专业化的方式去训练他们,从小把基础打牢。

联赛是不能倒退到专业化时代的,参加联赛的都是职业球员,其职业巅峰期也就是10年左右,撑死了15年。不管你是靠专业化业体校形式培养出的人才,还是靠职业队梯队上来的人才,最终都要落实到职业联赛中,只有高水平联赛才是捶打当打之年球员的熔炉,这个回头路要走,只能让我们的国家队越来越弱。很有行政命令色彩的U23政策,并没有让U23国青队真的强大,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几个年轻球员,如果再让他们到国字号球队长期集训不打正经比赛,他们的未来也会被毁掉。试想,如果武磊在23岁-25岁的时候不打比赛,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