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中国江西网:《泰和滩尾:贫困户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8月27日中国江西网报道泰和县牧歌滩尾乡村旅游点

媒体关注|中国江西网:《泰和滩尾:贫困户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生态葡萄采摘园

媒体关注|中国江西网:《泰和滩尾:贫困户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农家乐

媒体关注|中国江西网:《泰和滩尾:贫困户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林中栈道

中国江西网泰和讯 通讯员黄从周、罗芳报道:秋高气爽,在江西省泰和县苏溪镇模山村农民郭占海自筹自建的农家乐“郭家铺子”美燕豆腐坊着实忙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他开的农家乐里品尝着“美燕豆腐”,地道的农家饭菜,感受着一份独特的乡愁味道。

苏溪镇模山村是泰和县“十三五”25个省级贫困村之一,郭占海所在的一组滩尾组,在蜀水河畔。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近年来,在扶贫攻坚战中,泰和县苏溪镇干部群众决心把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结束“捧着金碗讨饭吃”的状况。紧扣“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积极做好蜀水河生态旅游开发,在鹭栖塘登、烟汀芦子洲、橘香旗山等精品点基础上,精心打造了牧歌滩尾。滩尾村庄共50户 220人口。当地的农户一直以养牛为主,到处可见悠然自得的牛群,听到悠扬嘹亮的牧歌,一派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让游客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归属感,故取名“牧歌滩尾”。

牧歌滩尾一期占地面积150余亩,总投资1100多万元, 按省4A级乡村旅游点标准打造。于2017年7月份开始动工兴建,2018年元旦开始试运营,从规划、设计、建设到投入运营仅10个月时间,目前已成功创建省A 3A级乡村旅游点,滩尾的6个景点分别是:萌宠孩童区、亲水望月区、水岸沙滩区、香草露营区、村庄民俗区和田园风光区。

得益于滩尾旅游项目开发,农户郭占海、郭兆祯、郭启荣瞄准乡村旅游的大好前景,敢于尝试,率先建成3 家农家乐、4家民宿、6家特色小吃,现有床位26张,可一次性容纳200多人用餐。滩尾农户郭启荣经营的“启荣客栈”,质朴的青砖房、干净的庭院、舒适的环境,让游客有“回家”的感觉;郭占海办的“郭家铺子”主打出售滩尾特色豆腐脑。滩尾豆腐脑多用深井水制作,黄豆颗颗饱满,成品凝而不散,不但吃起来细嫩爽口,且营养价值极高,堪称苏溪一绝;郭兆祯家农家乐除了烹制味美的农家菜外,制作苏溪艾米果,也是老板的拿手绝活。他家的艾米果表皮光滑,颜色翠绿,还伴有一股清香,吃起来甜而不腻,是上好佳品。游客有雅兴,还可以在农家驿站住一晚,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

思想一变路子多,条条大路通富裕。村民邹木松、宋桃圣、肖小红、罗冬香、郭小兰组团到井冈山等景区参观学习旅游经商,回来后在“萌宠园”和“老码头”摆滩设点,卖旅游商品。有游泳用的救生圈、短裤,也有小孩子玩的水枪,更为可喜的是,平时看着不起眼的风萝卜、荞头、马齿苋,城里人不讲价,不嫌贵,买到了就高兴;特色小吃凉粉、薯包米果,也给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又一个旅游旺季到来,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来到滩尾,既感受了自然风光,也消除了初秋的闷热。本地游客刘春艳说:“这里蛮凉快的,今天玩的蛮开心的。”浙江游客黄冬秀说:“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好,山清水秀,展现了井冈山老区新农村的面貌,确实是不错。”苏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健说:“滩尾建成半年多一点时间,已经接待游客25万人次,带动了我们当地苏溪旅游收入超过了3000万。思路决定出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的脱贫致富的步子会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