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乾貨不值錢,「入網」才是無價寶

1、絲綢之路-勢能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途經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安息(古波斯)—西亞—大秦(古羅馬),全長1.4萬公里,走單趟完大約需要15個月。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得到”的乾貨不值錢,“入網”才是無價寶

絲綢之路

《伯凡日知錄》中說到:

在羅馬帝國,絲綢的價值比等重的黃金還高,正是有了這種超高的價值,才有了這條“不可能的路”。這是貿易史上的一條規律:一種商品只有在價值上具備“高電壓”,才能克服巨大的“貿易電阻”,在“不良導體”上形成一條“電路”。

同理:把自己修煉成一個高勢能的人,有爆發力的人,才能穿越這不確定的世界,成就自己

2、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

熱力學第二定律 是高中物理的課程

克勞修斯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描述是:

熱量可以自發地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較冷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到溫度高的物體。

機械手錶的發條總是越來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緊,但這需要消耗一點能量;這些能量來自於你吃掉的一塊麵包,做麵包的麥子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陽光的能量;太陽為了提供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氫來進行核反應。

宇宙每個局部的熵減少,都必須以其它地方的熵增加為代價。

對宇宙來說,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一旦達到熱動平衡狀態,就完全死亡。這種情景稱為“熱寂”。

“得到”的乾貨不值錢,“入網”才是無價寶

就廣泛意義而言,第二定律認為,在宇宙封閉系統裡,熵(無序程度)總是增大的,也就是說我們必然消亡。

同理:對照知識和信息,這混沌和無序也是我們自己的 “熵”。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熵增”更是一種宿命。要想讓自己的頭腦避免持續增加的混沌,不斷增加頭腦中的“點”,不僅無益,而且會讓無序更加無序。

3、遞弱代償-代償

王東嶽對遞弱代償理論的描述是:

愈原始愈簡單的物類其存在度愈高,愈後衍愈複雜的物類其存在度愈低,並且存在度呈一個遞減趨勢

隨著存在度的遞減,後衍物種為了保證自身能夠穩定衍存,就會相應地增加和發展自己續存的能力及結構屬性,這種現象就是“代償”

“得到”的乾貨不值錢,“入網”才是無價寶

王東嶽在混沌大學講課

在日益複雜的社會,創業者只有具備創造新的產品實現代償的能力才會勝出。然後,在更大尺度或不久的未來,又不可避免的走向遞弱,而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可能變得越來越短。

4、有用的信息-入網

信息一定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有用的、一類無用的,那麼如何判斷有用還是無用呢?

如果我說是權威推薦、專家點評、機構評估的就是有用的,很多人一定會搖頭。那麼什麼是有用的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主體:那就是“我”,只有對“我”有用才叫有用,也就是說,與“我”無關的知識,肯定是無用的

接下來要明確這個信息與“我”的關係。

我們可以把每個人的大腦想象成一個複雜的公路系統,這個時候新發現了一座教堂,你想經常去這個教堂,因為它對你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你只有新增一條公路,經過它,並且這條新路要與其他的公路互通,同時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這條路要是一個最短路徑或最優路徑。

“得到”的乾貨不值錢,“入網”才是無價寶

喬布斯“語錄”

這個教堂就是新的“知識點”,這條路就是連點“入網”的線,最終通過連點將新的知識納入原有系統,並提升了原有系統的能力。

5、結論

獲取更多知識可以讓我們成為高勢能的人

信息的熵增,讓我們的知識結構日加無序,熵增不可逆

我們需要新的知識結構對抗熵增,並獲取代償優勢

入網可以幫助我們將知識內化為“有用”,升級認知

6、入網三步走:

  1. 刻意獲取超出自己的認知邊界(固有知識結構範圍)的信息
  2. 找出新的、有價值的知識點;
  3. 將知識點關聯到已經續存知識結構中,並優化原有結構。

綜上,過去我們習慣聽方法(套路)、技巧、案例這些乾貨,然而這些很可能只會讓我們陷入一個又一個固有的、無關聯的操作過程模板,而無法升級思維的路網,真正做到拓寬認知邊界,實現能力升級。


本文為鄙人《大尺度產品觀》系列之引言。以下為規劃的完整目錄,作為十幾年的產品老兵,想將自己這些年來對互聯網、對產品、對方法論的理解做個總體的梳理,如果您覺得感興趣或值得一閱,請多多支持轉發,感謝您的關注,以下為草擬的提綱,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會力爭不間斷的完成全部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

“得到”的乾貨不值錢,“入網”才是無價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