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股民财富即将灰飞烟灭,中弘股份的“成仙”之路

反转、逆袭……这两天中弘股份上演的资本大戏精彩纷呈!

中弘股份和银谊资本、加多宝陷入“债务重组罗生门”,剧情可谓跌宕起伏,一个说签约了,一个说没签, 至此,A股最“狗血”剧情上映,身家百亿房地产大佬碰瓷加多宝?

历经与加多宝的“协议真实性争论”后,8月29日,中弘股份开盘即遭资金打压趴上跌停,但随后跌停板打开跌幅逐渐回升,甚至在做多资金介入后成功在收盘前实现涨停,但依然没能改变其“仙股”身份。

最致命的是,这家公司目前逾期债务已经超过50亿,而股价已经连续多日低于1元,面临着被终止上市的危机。

中弘股份在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指出,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6,586名。24万人被忽悠,市场呼声一片,“仙股”虽便宜,交易需谨慎啊!

难兄难弟上演 “狗血”剧情

中弘股份,一家位于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逾期债务超过50亿,早已跌成仙股,已经处于生死时刻。

加多宝集团,注册在香港的“凉茶大王”,曾经是行业里无可争议的王者,但近年来经营每况愈下。

就是这样一南一北,“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两家公司,上演了一场“闹剧”。

8月27日晚间,中弘股份公告,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弘集团、加多宝以及银谊资本共同签署了《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

中弘股份这样一个烂摊子,竟然有人接手,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加多宝,顿时引起了投资者的疯狂追捧。

不过,就在24万股东狂欢着迎接中弘股份焕发第二春之时,加多宝却在官网发布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声明,否认了与中弘股份的合作。

24万股民财富即将灰飞烟灭,中弘股份的“成仙”之路

8月28日上午,加多宝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未参与协议的签署,也未对参与协议签署的黄伟清授权。

8月28日晚,中弘股份公告,公司及相关方签署《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公司及中弘集团参与人为实际控制人王永红和公司财务总监刘祖明,加多宝集团参与人为首席执行官黄伟清,银谊资本参与人为法人代表邓伯淙。

协议于2018年8月27日下午在香港中弘国际会议室签署,协议签署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双方各执一词,迷局待解。

中弘股份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核实相关情况稍后会发公告澄清。而加多宝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不方便接受采访,以加多宝对外声明为准。

曾经王者“掉段”沦为仙股

说起中弘股份,在房地产业内只能算中等规模,但中弘股份实控人王永红的名气很大。这位江西富豪从洗车工到房地产大佬的故事曾被多家媒体报道。

2000年,28岁的王永红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北京东五环外一幅600亩的地块,那时,常营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野。

囤地8年之后,随着北京CBD东扩,那片“荒地”的价格已经翻了10倍,王永红将其打造成了至今还是京城最著名的商住房——北京像素,近万套房子在4年内就销售一空。

年少成名又独具慧眼,卧薪尝胆之后的王永红一举成为身家百亿的富商。

随后的几年里,王永红先后尝试过影视、手游、主题乐园、旅游地产等新生意,但最终没有什么起色。2015年,他在自己的私人会所里,正式提出“A+3”战略转型决策。

噩梦从2017年开始降临,先是中弘股份海南如意岛项目因为擅自填海占用海域面积遭遇处罚和停工,接着公司业绩和债务问题持续恶化,2017年净亏损达25亿元,同比下降1700%。

雪上加霜的是,中弘股份子公司开易控股背书的P2P公司“仟金所”,因为涉嫌徐翔案和为中弘股份提供地产P2P项目违规资金被多次举报,中弘股份彻底失去了互联网金融的现金输血。

从2015转型时一颗地产界的冉冉新星,仅仅两年时间中弘股份就变为了地产死星。

中弘股份在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指出,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6,586名。

持股 5%以上的普通股股东或前 10 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包括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增富1 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国都证券-浙商银行-国都景顺 1 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 5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境内自然人陆珏、陆丽萍等。

就是这样一家股价跌破1元,套死十余家资管计划、基金公司和二十余万股东的企业,近期却又有了起死回生的架势,先是取消了久拖不决的与新疆佳龙转让股份事项,昨天又放出了与加多宝签署《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消息。

24万股民财富即将灰飞烟灭,中弘股份的“成仙”之路

这一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瞬间在A股炸开了锅。

有投资者怀疑这是加多宝集团没有跟中弘股份谈拢,后者放消息出来瞬间加大了加多宝的介入成本,于是前者不想再接手;也有投资者怀疑是主力想逃跑,便用这种手法进行欺骗;也有乐观的投资者认为,这是主力吸筹的手法,待复牌后让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筹码,方便主力以更低的价格入场。

但不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这个事情已经足够奇葩。

仙股便宜但也切勿“乱捡”

包括中弘股份在内,随着市场回调,市场仙股在不断增加。

分析指出,仙股背后多有着业绩下滑、经营违规等利空因素,投资者莫贪图价格低廉或短期反弹而跟风炒作,应注意避开其交易风险。

中弘股份8月14日公告,其因2017年的一季报、中报、三季报涉嫌虚假记载遭到安徽证监局立案调查。

8月15日其以9.26%的跌幅报收0.94元,成为“仙股”。

24万股民财富即将灰飞烟灭,中弘股份的“成仙”之路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弘股份的逾期债务已经超过50亿元,信用评级也被调至最低。

经营方面,中弘股份去年实现营收10.16亿元,同比下滑77.18%,但全年亏损额高达25.11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弘股份继续亏损13.26亿元。

中弘股份并非个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收盘,两市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有3只,分别是金亚科技(0.77元)、*ST海润(0.87元)、中弘股份(0.96元),另外还有24只价格介于1元-2元之间的“准仙股”。

市场观点指出,仙股与准仙股数量增加虽与市场整体走弱有关,但根本上是个股业绩下滑、经营违规等基本面因素所致。

除了中弘股份外,仙股中不乏涉嫌欺诈发行的金亚科技,还有涉嫌多起民间贷款纠纷案、今年遭遇29个跌停板的*ST天马等劣质股。

24万股民财富即将灰飞烟灭,中弘股份的“成仙”之路

分析人士指出,仙股因价格低短期虽存在反弹机会,但长期看大多会被市场抛弃。按照深交所的规则,股票收盘价若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全天停牌的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将存在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可能。

分析人士建议,中小投资者莫跟风炒作仙股,要从公司基本面和行业成长性等角度判断股价合理性和持有空间。

易懂君有话说

中弘股份与加多宝协议是否为真已经不太重要了。

因为这个消息在涨停板上买入了中弘股份股票的投资者的损失到底由谁来承担?

不管是谁说了谎,最终倒霉的还是投资者,投资者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

中弘股份形势严峻,股权转让刚刚终止,目前很难找到再连续停牌的理由,只要再有1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这家公司就将成为A股市场第一家因触发1元退市法则而退市的公司!

仙股在A股历史上大规模的出现只有2次。一次是1996年,一次是2005年。

巧合的是,这2次都是A股历史大底。

中弘股份这次“成仙”,是否预示着“底部不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