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處處念念,我自秉持善心

時時處處念念,我自秉持善心

佛法浩如煙海,實修法門萬千。我們初學佛法,特別是在家還要生活、工作,能專心在佛法學習上的時間、精力都是很少的。我們在面對浩如煙海的經典時,也難免有無從下手的感覺。特別是這個時代眾生三毒心熾盛,偽佛法、歪理邪說紛雜,往往容易產生誤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佛法的基本要領與核心內容,就必須要有在認知上的正確性。有了正確的認知,才能保證我們修行之路不偏不斜。

如何面對現世中的艱辛與困苦,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的傳統教言中,就已經給我們指引了方向——就是我們的“發心”。

“發心”——這是一個佛教用詞,意指發願、發誓或立志去做某事。偉大的佛陀倡導眾生在生活中要發從善之心,從而使自己心存善念、心胸開闊、心態平和,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狀況。

時時處處念念,我自秉持善心

大家都說修行就是煉心,是對自心的一種歷練和改變。為何要改變?正是因為我們處於“無明”之中,時時被困於各種情緒與念頭之中無法自拔。我們的諸多心行導致自心一直滯留於凡夫心,所以我們要改變,所以我們學佛修行。

正如我和我的眾多師兄們一樣,得以機緣在燕來寺初識佛門。燕來寺的獨特清悠環境,對演道法師的無限崇拜等等,都無比吸引著我們常來常往。但有很多人的心只是停留在這些凡夫的貪戀上,表面上是在學佛,實際上這種凡夫心行並不是佛法上的修行。或是帶著凡夫世俗的功利心去親近三寶,也只是為保平安、求福報,這些都是凡夫的心行。如此學佛,實際上是在浪費寶貴的生命。我們要認清自心,要依止佛陀的指引,去實現人身的最大價值,這才是佛法的修行!

時時處處念念,我自秉持善心

我們學佛的起點,就是我們的正確“發心”。要發不只為自己,還要利益眾生的心,要發大願心,發大悲心,發大智心。有了正確的發心做開端,才能修菩薩行,發心得以圓滿就是修行圓滿,最後得證。

時代變遷、世事無常,人心紛雜,世途艱辛。在這個時代,更需要我們發心改善自己,自利利他,去更好地體恤別人、幫助別人,這才是一名正信的佛教徒!

時時處處念念,我自秉持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