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康学松,自1986年任《警察科学文摘》杂志首席摄影记者、《北京晨报》摄影记者,2001转为自由摄影师,曾多次在摄影比赛中获大奖。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个瞬间,一段历史。摄影史是一部人类的生活史,发展史;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而摄影作品本身,就在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徐徐道来。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改变了人类由抽象到具象,让人类的记忆得以客观的表达。因为真实,摄影成为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忠实使者,不管内容是风景,还是事件,都包含了当时的社会信息,同时彰显出摄影师的功力,修养,审美以及对社会的独到看法。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黑白摄影,以它独特的韵味,记录了超越自身生命长度的历史画卷。从小就喜欢摆弄相机的我,从八十年代初就拍摄了大量的黑白照片,并且痴迷于收藏老照片,其中就有为数不多的手工着色的老照片,让我爱不释手。上世纪50—80年代,为获取彩色照片,人们用颜料给黑白照片手工着色。我经过反复试验,后由专人指导,终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掌握了手工着色的技术。我的对于思维的表达,就摄影作品而言,形式与内容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我看来,手工着色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出一个美学标准来回应当前社会的审美标准与现象。我认为摄影师为了唤起并激发观者的一系列情绪,从而更加清楚地看到现在人类生存的本质与现状,引起观者的共鸣。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视觉上的欺骗与谎言,我希望我的作品代表真实,但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原。我试着用色彩讲述故事,给作品染上了一层如童话般艳丽的色彩,通过作品,流露出历史的厚重感。一幅作品,大到氛围,小到细节,用照片承载着斑驳的岁月,唤醒读者的生活记忆。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拍摄古建筑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专题。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北京的一些老胡同开始大面积拆除,有时我前面拍摄完毕之后就被拆除了,这座城市非常需要忠实的记录着,而留存在我脑中的色彩,萌发了我用手工着色来表达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场景。色彩的深沉涵义,赋予了摄影作品的文化寓意,它会给我们一些心理暗示,让心情和感官为之共鸣。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我喜欢黄色,黄色代表曾为皇家御用色彩,它代表着财富和权力,执着与坚定。手工上色作为对摄影作品的二次创作,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空乏,而是通过层层生动的画意般的色彩,解读现实与将来,诠释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诉求,展示一个关于记忆的永恒瞬间。手工着色的无限创造力,赋予黑白照片新的灵魂与生命,同时也饱含了对传统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独特理解,营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情感关系。那是一种质朴的表达方式,是忠实遵循自我内心的情感宣泄口。

如歌的色彩-康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