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城市建造了很多个“家”,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

2017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统计2170.7万,比2016年同期下滑0.1%,过去17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去年冬天北京一直没下雪,但在刺骨的寒风中,一批接一批的农民工被清退,离京返乡。

“这片要拆迁,赶紧找地方搬走。”房东在电话里的语气毋庸置疑。“好,我明白了。”能说什么呢?陈京心想:还能说不搬不成?来京8年,这是陈京第二次遇上停工令,去年年末他留在北京没走,改行做了几个月外卖小哥,转年同乡们都回来了,又去了建筑工地。可去年只停工4个月,这次据说足有半年。

我为城市建造了很多个“家”,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

陈京想:可能这次,真的要走了吧?

放下手机,陈京坐在小小的饭厅里抽着烟发呆。他看看左右两个房间紧闭的门,不敢肯定媳妇儿、弟弟还有两个小舅子,有没有被刚才的电话吵醒。昨天一家人接了个大活儿,有个单位从海淀搬到百子湾,两个办公区要安装一百多个工位,忙了一天一夜,今天早上天亮了才回来睡觉。

对陈京这个小小的五人团队来说。这儿就是他们在北京的总部。说是两室一厅,三间房加起来还不到40平米,陈京带着媳妇儿在这里住了三年多,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而是因为这里的房租他们负担得起。

我为城市建造了很多个“家”,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

8年前,陈京一毕业就带着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媳妇儿来北京打工。最开始两人都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儿,一个砌砖抹灰,另一个装铝合金门窗,几年下来,两人不知道为城里人建好了多少个“家”。结婚之后,他们又把装铝合金门窗的活儿揽了过来。媳妇儿有了孩子,人手不够,弟弟和两个小舅子也陆续过来了。

日子虽然累,但还能过得下去。过日子嘛,不就是这样一边累着,一边盼着以后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吗?都是从农村来的,陈京说,他喜欢北京,媳妇儿也喜欢。俩人虽然买不起北京的房,至少还租得起。

我为城市建造了很多个“家”,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

可这个中秋节,两人还是因为房子的问题起了矛盾,中秋和留在老家的父母、孩子视频,孩子说想妈妈,问两人啥时候回。媳妇儿的意思,是以后租个大点的房,把孩子和父母都接过来,可这小小的地方,又多三个人,睡在哪儿呢?

“我们以前没钱,哪儿都睡过,建筑工地,旧仓库,热的时候像蒸笼,冷的时候像冰窖。8年了,我们年年都盼着日子好些,现在没日没夜的干活儿,利润薄点儿但还能赚到钱,至少家里的父母、孩子能过得不错。”陈京人憨厚,挠了挠头,他接着说,“那天媳妇儿嘴上说过了,心里还是不舒服,觉得我们还是该省点,把钱花在刀刃上。中秋节两人都没顾得上看月亮,都在生闷气。”

我为城市建造了很多个“家”,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

那什么是刀刃上呢?陈京摇了摇头,他说:“这座城市要赶我们走了,可能是回家买房,陪着父母和家里娃吧。”说着话,他又苦笑着摇了摇头,“媳妇儿不知道这事儿,我还没想好咋和她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